(共28张PPT)
被压扁的沙子
了解作者
9:16
艾萨克·阿西莫夫(英语: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同时也是著名的门萨学会会员,并且后来担任副会长。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和两项阿西莫夫奖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1992年4月6日清晨逝世于纽约大学道奇医院,享年72岁。4月22日,在道德文化中心举行了阿西莫夫的悼念仪式
生字词
词语解释
陨石(yǔn shí):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追溯(zhuī 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毫无疑问(háo wú yí wèn):没有一点可疑的地方。即非常明确、肯定。
潮汐(cháo xī):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周期性运动;特指海潮。
课文分层
(1)第一部分
引出说明对象。
(2—6)第二部分
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7—11)第三部分
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
(12—17)第四部分
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恐龙的灭绝原因
6500万年前的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嬉戏,觅食。
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
恐龙们惊慌失措,争相逃命。可撞击激起的灰尘布满了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
大量恐龙因寒冷而聚集取暖,但任免不了被冻死、饿死的厄运
“撞击说”
本文对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理论,分别是?
“火山说”
了解“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
(第2段):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毁灭性的撞击。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
(第3段):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撞击说”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作者支持哪一种理论,依据是什么?
“撞击说”的依据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证据1: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斯石英。(12段)
证据2:“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14段)
“斯石英”是怎么形成的?
如果二氧化硅(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选被压扁的沙子因此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遇高温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的沙子。
斯石英”只出现在什么地方?
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什么现实意义?
“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一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第5段)
说明顺序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科学发现 → 观点产生 → 科研成果→ 印证观点
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指按照人们思维发展的顺序,进行合理的推论而得出科学结论的思维过程,写作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是通常会采用这种符合思维顺序的方法作为行文思路,这就使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共同成为说明文的三大说明顺序。
发现了6500万年前的斯石英。
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变成为致密的“斯石英”如陨石撞击、原子弹爆炸。
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地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所以,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恐龙灭亡的原因也许是陨石撞击,而非火山爆发。
逻辑顺序---作者是如何推理的?
教师总结
《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特性等的介绍,证明了外星体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新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对文段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斯石英在高温下形成的变化过程。
B.说明斯石英的特性和成因。
C.说明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进程是缓慢的。
D.说明斯石英是在高压下形成的二氧化物。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语言富有逻辑。文章开头介绍什么是“斯石英”,然后介绍了“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制造,最后介绍自然界也存在“斯石英”。
【解答】本题考查对文段主要内容概括。文段主要介绍了斯石英的特性和成因。故选:B。
【点评】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介绍说明对象的某些特征,让读者对其有本质上的认识和理解。所以说明文的说明内容一般指的就是说明对象的某些特征。概括说明内容时,一般文本当中会有关键性的词句,或是出现在文首,或是出现在段首。认真阅读,然后提炼概括即可。
知识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选出没有运用说明方法的一项( )
A.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B.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C.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D.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让学生学会能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运用较准确明白的语言,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解答】
A.列举“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的例子,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B.由“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可判断,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850℃、30分钟”运用准确的数字,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没有运用说明方法。
故选:
D。
【点评】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 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④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 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⑥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知识点
说明
《被压扁的沙子》对斯石英的说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斯石英是普通沙子经强烈挤压而形成的。
B.斯石英原子间既结合得紧密又互相排斥。
C.斯石英一遇高温就会马上恢复为普通沙子。
D.巨大陨石撞击,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是斯石英形成的原因。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语言富有逻辑。文章开头介绍什么是“斯石英”,然后介绍了“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制造,最后介绍自然界也存在“斯石英”。
【解答】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温度要足够高,才会使这种变化加快。
故选:C。
【点评】概括说明内容时,一般文本当中会有关键性的词句,或是出现在文首,或是出现在段首。认真阅读,然后提炼概括即可。
知识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