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2 20:5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岷、埃”等8个生字,会写“丸、崖”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红军、征、律”等12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所表现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了解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抓关键词,串连对全诗的正确理解,通过感情朗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教学难点:
体会诗句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 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2. 《红军长征》的录像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学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我们学习《七律 长征》,这是一首诗,不仅我们感到新鲜,而且以前的人们也感到十分新鲜,因为这首诗是在1935年10月21日第一次公开发表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公报》上,是毛泽东在长征即将胜利时写下的一首诗篇。它是一首诗,但也是一部红军英勇无畏的斗争史,也是一幅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的画卷。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首诗吧!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 指名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3. 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 自由朗读课文(试背)。
5. 指名背诵。
三、细读课文,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1.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如:一条逶迤的小路伸向天边。
2. 等闲:平常。如:等闲视之;他在棋艺方面技艺高超,等闲之辈早已成为他的手下败将。也可以表示“轻易、随便”。如:不要等闲开枪打人。本文中的“等闲”表示“平常”。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生动地写出红军把逶迤的五岭看得很平常,“腾细浪”说五岭在红军眼里不过像河里泛起的细小浪花一样,丝毫不能阻挡红军前进的脚步。
3.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如:气势磅礴;磅礴的山川;雄伟磅礴的长城。也可以表示气势磅礴的文字或著作。如:写了一首磅礴的诗篇;这部作品真有磅礴的气势啊!本文中的“磅礴”形容乌蒙山的高大雄伟气势极其浩瀚广大。一个“走”字表现出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腾”“飞”二字使山具有了灵动与气势。“云崖暖”“铁索寒”既表达了红军对敌人的藐视,也反映了红军战胜困难的决心。“暖”“寒”分别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而“只等闲”“尽开颜”则表现了红军战胜困难后的喜悦之情。
4.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庚岭五个山岭,又称五岭山脉,位于江西省、湖南省和广东省境内。“逶迤”“磅礴”写出山岭的广大高耸;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在红军眼里这些山岭如细浪般微小,如走平地一般容易。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胜利喜悦之情。用“暖”“寒”来形容战斗场面的惊险悲壮也是十分恰当的,“暖”字暗示红军巧渡铁索桥(泸定桥)的欢快、喜悦的心情;“寒”字暗示了夺桥战斗的激烈和悲壮。本联写出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表现了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暗示了长征即将胜利结束。这是毛泽东翻越岷山时咏雪而得出的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惊叹和感慨;同时也赞扬了红军不畏艰险的精神以及乐观昂扬的英雄气概和革命情怀;点明了诗人在“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写下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全诗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全诗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既描绘了长征途中的壮丽景色,又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诗句的意义,感受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意义。
四、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七律 长征》这首诗,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要有勇敢面对困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
五、作业布置
1.抄写本节课的生字和词语。
2.背诵《七律 长征》。
3.收集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红军长征的意义是什么?
2.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
二、深入学习课文
1.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诗句的意义和情感。
2.讨论诗句中的关键词,如“逶迤”、“磅礴”等,理解其在诗句中的作用。
3.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如“五岭”、“乌蒙山”等,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三、朗读与背诵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练习背诵,互相检查。
四、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了《七律 长征》,通过理解关键词和意象,更加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我们学会了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五、作业布置
1.抄写本节课学习到的关键词和意象。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七律 长征》。
3.准备下一节课的诗句解析和分享。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七律 长征》这首诗,感受到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