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专题四 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图像题的思路(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微专题四 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图像题的思路(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12 19:2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微专题四 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图
     像题的思路
第六章
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常以图像题的形式出现,在相关图像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能出现的物理量有物质的量、浓度、时间等。解题时,重点是理解图像的意义和特点。
1.关注图像中的“点、线、面”
(1)关注“面”——明确研究对象
理解各坐标轴所代表量的意义及曲线所表示的是哪些量之间的关系。弄清楚是物质的量,还是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2)关注“线”
①弄清曲线的走向,是增大还是减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
②分清突变和渐变;理解曲线“平”与“陡”即斜率大小的意义。
(3)关注“点”
解题时要特别关注特殊点,如坐标轴的交点、几条曲线的交叉点、极值点、转折点等。深刻理解这些特殊点的意义。
2.联系规律
如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等。
3.正确判断
根据题干和题目要求,结合图像信息,正确利用相关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
1
2
3
4
跟踪训练
1.(2023·杭州高一检测)在2.0 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HCl和0.3 mol O2,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4HCl(g)+O2(g) 2Cl2(g)+2H2O(g),HCl、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v正=v逆
B.t3时已处于平衡状态,升高温度平衡状
态不会发生改变
C.t1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比t2时的大
D.t3时,容器中c(Cl2)=c(H2O)=0.4 mol·L-1

5
1
2
3
4
跟踪训练
5
t2时反应还没有达到平衡,v正≠v逆,A项错误;
t3时HCl和O2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反应已经达到平衡,但升高温度改变了原有条件,旧平衡会被破坏,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故升温平衡状态会发生改变,B项错误;
该反应反应物气体分子数大于生成物,
t1时,反应物较多,气体总分子数较大,
t2时,反应物较少,气体总分子数较小,
故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内,t1时气体的总压强比t2时的大,C项正确;
1
2
3
4
跟踪训练
5
t3时,列三段式:
4HCl(g)+O2(g) 2Cl2(g)+2H2O(g)
起始/mol 1 0.3 0 0
转化/mol 0.8 0.2 0.4 0.4
平衡/mol 0.2 0.1 0.4 0.4
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使反应SO2(g)+NO2(g)
SO3(g)+NO(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1
2
3
4
跟踪训练

5
1
2
3
4
跟踪训练
5
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且保持不变,c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A错误;
a点到b点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不断减
小,B错误;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但正反应
速率增大,说明体系温度升高,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
1
2
3
4
跟踪训练
5
因为反应一直正向进行,且a~c段正反应速率一直在增大,故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D正确。
3.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t min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反应开始到10 min,用X表示的反
应速率为0.079 mol·L-1·min-1
C.反应开始到10 min时,Y的转化率为79%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2Y(g) 3Z(g)
1
2
3
4
跟踪训练

5
到10 min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错误;
反应进行到10 min时,X、Y均减少
了0.79 mol,Z增加了1.58 mol,用X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0.039 5 mol·L-1·min-1,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X(g)+Y(g) 2Z(g),B、D错误;
1
2
3
4
跟踪训练
5
4.(2022·河北邯郸高一期中)某学生用纯净的Cu与50 mL过量浓HNO3反应制取NO2 (不考虑NO气体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定,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1
2
3
4
跟踪训练
5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像可知0~A、A~B、B~C段的反
应速率最大的是______。1 min后A~B段
反应速率逐渐加快,除产物可能有催化作
用外,其主要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min后B~C段反应速率又逐渐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跟踪训练
5
A~B
该反应是放热反
2 min后反应物硝酸浓度的减小成为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变慢
应,1 min后溶液温度明显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1
2
3
4
跟踪训练
5
相同时间内,A~B段产生的气体最多,
故A~B段反应速率最快;反应速率还
与浓度、温度有关,1 min后A~B段反
应速率逐渐加快,除产物可能有催化作
用外,还可能因为反应放热,体系温度升高,2 min后反应物硝酸浓度的减小成为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变慢。
(2)计算在1~3 min内的反应速率: v(H+ )=_______ mol·L-1·min-1。
1
2
3
4
跟踪训练
5
0.225
(3)若开始向反应溶液中加入固体KNO3,则1 min时测得V(NO2)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或“不确定”)84 mL。
1
2
3
4
跟踪训练
5
大于
向反应溶液中加入固体KNO3,硝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1 min时测得V(NO2)大于84 mL。
(4)下列措施不能加快v(NO2)的是___(填字母)。
A.使用Cu粉代替Cu块
B.使用含有石墨的粗铜代替纯铜
C.使用稀硝酸代替浓硝酸
D.在硝酸中加入少量浓硫酸
1
2
3
4
跟踪训练
5
C
1
2
3
4
跟踪训练
5
使用Cu粉代替Cu块,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题意;
使用含有石墨的粗铜代替纯铜,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
使用稀硝酸代替浓硝酸,反应产生NO,不产生NO2,C符合题意;
在硝酸中加入少量浓硫酸,H+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不符合题意。
5.(2023·山东烟台高一期中)恒温下在2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
2
3
4
跟踪训练
5
3X(g)+Y(g)
2Z(g)
1
2
3
4
跟踪训练
5
根据图像可知,5 min内X的物质的量减少0.6 mol、Y的物质的量减少0.2 mol 、Z的物质的量增加0.4 mol,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5 min后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说明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g)+Y(g) 2Z(g)。
(2)从开始至5 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X的转化率为_____。
1
2
3
4
跟踪训练
5
0.02 mol·L-1·min-1
60%
(3)反应达平衡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
____倍。
1
2
3
4
跟踪训练
5
(4)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容器内温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Z(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⑥容器内X、Y、Z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3∶1∶2
⑦某时刻v(X)=3v(Y)且不等于零
⑧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Z,同时生成3n mol X
1
2
3
4
跟踪训练
5
③④⑤⑧
1
2
3
4
跟踪训练
5
恒温容器,温度是恒量,容器内温度不变,
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①;
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
密度是恒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反应
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②;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之和不同,容器体积不变,压强是变量,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③;
1
2
3
4
跟踪训练
5
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气体分
子数之和不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是变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
变,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④;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浓度不再改变,
Z(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⑤;
容器内X、Y、Z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3∶1∶2,不能判断浓度是否改变,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⑥;
1
2
3
4
跟踪训练
5
某时刻v(X)=3v(Y),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
率是否相等,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
不选⑦;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Z,同时生成3n mol X,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故选⑧。
(5)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填字母)。
A.加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体积不变,充入X
D.体积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Y
1
2
3
4
跟踪训练
5
AC
1
2
3
4
跟踪训练
5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选A;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故不选B;
体积不变,充入X,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选C;
体积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Y,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故不选D。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