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镇初级中学 物理 学科教案
年级:八年级 设计者:纪 浩 课型: 复习课 授课时间:教案编号: 4
课题
第8章 运动和力
教法
归纳法
练习法等
学法
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本章基础知识
通过练习,巩固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基础知识
学习重点
灵活运用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基础知识
实验器材
教具学具使用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导 学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1、【知识点梳理】(教师要求完成)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点2 惯性
知识点3 二力平衡
知识点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知识点5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订正答案并适当记忆
3、教师点拨
[点拨] (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来的,并不是实验定律;
(2)“一切”是说牛顿第一定律对于所有的物体普遍适用;
(3)“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有两种情况:一是理想状况,即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二是指物体所受各力的总效果为零;
(4)对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或”字,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拨]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但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如受到平衡力作用)。
4、知识对比
(1)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项目
惯性
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区别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无论物体是否受力,无论处于何种运动状态,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定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才成立
(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项目
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二力平衡)
相同点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
同
点
作用对象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没有时间关系
力的作用效果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一般产生不同的效果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
5、典例探究
要求说出解题思路
6、热身反馈
以竞赛形式进行,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有准
7、巩固提升
根据剩余时间情况,留一部分作为课下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知识点梳理】
组内订正答案
加深理解
对比理解并有针对性记忆
学生分析并说出答案
做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复习目标】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熟练运用惯性知识解决问题
3、学会受力分析的方法,会辨析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4、知道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联系实际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5、熟练利用力和运动的关系解决问题。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古
人
观
点
人物
观点
备注
亚里士多德
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通过想象思考
伽利略
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通过实验进一步推理
牛顿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状态
实验→假想→推理→牛顿第一定律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探究方法
______________、转换法
实验过程
①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
②在这一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是接触面的__________,做法是分别将毛巾、棉布、木板铺上,分别进行实验;
③实验中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________来显示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得出结论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________
进行推理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做____________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
________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 惯性
定义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理解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______,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记忆口诀: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质量定,无论动与静
惯性______力,力有三要素,惯性只有大小;所以我们对惯性进行描述时,只能说某物体“具有”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某物体“受到”或“产生”了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有关,质量大,物体的惯性就______,运动状态就不容易改变;惯性大小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快慢、是否失重均无关
利用
如拍打衣服灰尘,体育比赛中的各种投掷项目、跳远等
危害
如大多数的交通事故、绊倒等
知识点3 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和平衡状态
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
定义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状态,称为二力平衡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设计
实验
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的________来探究二力的大小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状态,来探究二力是否在____________
得出
结论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并且作用在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可巧记为“同物、等大、反向、共线”八字口诀
知识点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方法
________________
探究过程
测量原理:____________条件
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做_______________,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得出
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______,摩擦力越大(对比甲、乙两图);压力一定时,接触面__________,摩擦力越大(对比甲、丙两图)
知识点5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目的
方法
增大摩擦
增大______,使接触面变______
减小摩擦
减小________,使接触面变______;变____________,使接触面______
典例探究
类型一 惯性和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图8-1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
(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______运动状态不变。
(3)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例2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时速度增大,惯性增大 B.汽车刹车时速度减小,惯性减小
C.宇航员从地球到太空,惯性不变 D.只有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类型二 二力平衡
例3 [泉州] 如图8-2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类型三 运动与力的关系
例4 [淄博] 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类型四 摩擦力
例5 [齐齐哈尔] 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接下来小伟通过如图8-3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_____________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____________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__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伟要探究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答:__________。小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身反馈
1.如图8-4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速度减小得越快
D.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利用了惯性
B.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C.自行车停止蹬车后,仍继续前行,是因为人和车 都具有惯性
D.地球由西向东转,人竖直向上跳起来,仍落回原地,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3.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平衡力是 ( )
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B.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的重力
C.书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4. [滨州]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天津] 如图8-5甲所示,用尺子猛力将下面的 棋子击出时,上面的棋子不会飞出而是落到正下方,是由于它们具有________;如图乙所示,如果用尺子缓慢击打下面的棋子,紧挨被击打棋子上面的棋子会前移,是因为它受到________的作用。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龙东] 下列是小强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得出的四个 结论,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 )
A.“嫦娥二号”在轨道飞行时,如果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明匀速爬杆时,手对杆的握力和小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行车时司机要系安全带,是为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车中,小明竖直跳起后会落在原地,是因为小明具有惯性
2.[牡丹江] 对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轿车,下列受力分析正确的( )
A. 轿车所受的牵引力与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轿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与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与轿车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济南] 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①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③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这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
A. ②③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
4.[和平区] 如图8-6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
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 木块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
图8-6 图8-7 图8-8
5.[2013·郴州] 如图8-7所示,一辆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以下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
A.小车的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 B.推力F和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C.小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 D.小车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
6.[南充] 一杯水放在做直线运动的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情形如图8-8所示,则列车的运动状态 可能是 ( )
A.列车向左匀速运动 B.列车向右匀速运动
C.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7.[杭州] 小吴、小王和小杨在一艘速度为v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海轮上玩抛球游戏。小吴以速度v将球竖直上抛,小王以速度v将球竖直下抛,小杨以速度v将球垂直于海轮航行方向水平抛出。若球落地时,落地点均在船上,且不计任何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吴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B.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C. 他们三个抛出的球落地点均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D.只有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8.[邵阳] 某人沿水平方向用50 N的力,推着一辆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向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车受到的阻力小于50 N,方向向东
B.车受到的阻力等于50 N,方向向西
C.车受到的阻力等于50 N,方向向东
D.车受到的阻力大于50 N,方向向西
9.[泰安] 大雪过后,往往给车辆和行人出行造成了极 大的不便,交通部门提醒大家“雪天路滑,请注意交通安全!”下列关于冰雪道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雪天路滑”是指下雪后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了
B.同一车辆在冰雪地面上行驶比在没有冰雪的路面上行驶惯性大一些
C.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险
D.人在冰雪地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
10.[南京] 如图8-9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 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选择木板作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小车从斜面上开始下滑到撞击木块后静止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先变大后变小
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最终木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
11.[广州] 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 ( )
A.始终静止不动 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
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 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12.[株洲] 下列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 D.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13.[陕西] 下列做法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它上面的浮灰
B.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
D.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14.[恩施]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这个问题曾 经困扰人们很长时间。其实,利用如图10-10所示的实验装置做实验,然后经过合理的推理,我们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要确保实验成功,下列关于三次实验的一些描述错误的是 ( )
A. 所用的斜面是相同的 B. 所用的小车是相同的
C.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是不同的 D. 小车从斜面出发的高度不同
二、填空题
15.[烟台] 在溜冰场上,甲推乙,结果甲、乙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如图8-11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人不能马上停下来,而是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
16.[株洲] 冬季运动会上“冰壶”项目中,一运动员将冰壶推出之后,冰壶由于____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而另运动员在冰壶前进途中,不断地刷冰,是为了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
三、实验探究题
17.[邵阳] 杨帆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 验时,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棉布、木 板、玻璃),装置如图8-12所示,让小车先后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观察到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他的实验记录如下:
物体表面
表面状况
小车运动的距离
棉布
粗糙
20 cm
木板
较光滑
45 cm
玻璃
光滑
76 cm
根据杨帆同学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由此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____________运动。
本节反思:
课件43张PPT。第八章 运动和力(复习)东都镇初级中学 纪浩 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控制变量法 速度 粗糙程度 距离 越长 越慢 匀速直线 一切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知识点2 惯性 属性 不是 质量 大 知识点3 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和平衡状态
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2.二力平衡的条件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数量 同一直线上 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上 知识点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 二力平衡 匀速直线运动 压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越大 越粗糙 知识点5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压力 粗糙 压力 光滑 滑动为滚动 分离 知识纵横1.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典例探究类型一 惯性和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
(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______运动状态不变。
(3)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速度 远(或长) 小 匀速直线 牛顿第一定律 例2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时速度增大,惯性增大
B.汽车刹车时速度减小,惯性减小
C.宇航员从地球到太空,惯性不变
D.只有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C 类型二 二力平衡 例3 [泉州] 如图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C类型三 运动与力的关系 例4 [淄博] 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C类型四 摩擦力 例5 [齐齐哈尔] 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接下来小伟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1)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_____________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____________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__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匀速(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甲和丙 接触面越粗糙 (3)小伟要探究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答:__________。小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靠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方法锦集力的合成 ①同向共线求合力:F合力=F大+F小, 合力与二力同向;
②反向共线求合力:F合力=F大-F小,合力与大力同向;
③合力的范围:F大-F小≤F合≤F大+F小,合力与大力同向;
④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热身反馈D2.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利用了惯性
B.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C.自行车停止蹬车后,仍继续前行,是因为人和车 都具有惯性
D.地球由西向东转,人竖直向上跳起来,仍落回原地,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BCD摩擦力惯性B 巩固提升BAA4(和平区)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 () A. 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 木块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 力 D. 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 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 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DBCBDDDD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具有惯性 惯性 减小 远小 匀速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