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第二课时
——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
中图版必修一 第二章 第六节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运用成土过程的原理,归纳影响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说出该因素对土壤形成及特征的影响。
2.通过案例,探究土壤的特性及形成过程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探究一
1、观察课桌上的黑土和红壤样本,描述黑土和红壤的形态差异。
2、对比黑土和红壤肥力差异,结合其分布区域,试分析造成其肥力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温故知新
黑土:黑色,质地稍粘重,为团粒状
红壤:红色,质地较粘重,为碎块状
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
探究二
1、阅读以下材料,说明成土母质对黑土和红壤形态、组成、肥力的影响。
黑土的成土母质以黄土状沉积物为主,主要为黏土层和砂砾,质地均一,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丰富。
红壤的成土母质多样,以第四级红色粘土、砂页岩等风化物为主,含铁、铝等氧化物。
黑土土质较疏松、矿物质较多、肥力较高
土质粘重,富含铁、铝氧化物,
呈现酸性,肥力较低
归纳1
母质的特性决定了土壤的性质(包括土壤物质成分、养分、酸碱度、质地等)
——成土母质
探究二
2、观察对比黑土、红土以及塔里木盆地荒漠土生长环境的区别,完成表格。
气温 降水 生物 有机质含量
塔里木盆地 荒漠土
东北黑土
南方红土
冬季寒冷
冬季寒冷
冬季温和
400-800mm
气候干旱
800mm以上
生物量多
生物量较少
生物量多
高
低
低
东北黑土
塔里木盆地荒漠土
南方红土
探究二
3、结合以上表格内容,分别对比荒漠土与黑土、黑土与红壤的气温、降水、生物差异,试分析气温、降水、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①降水越多、生物量越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
②温度越高,微生物活跃,分解作用越强,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
——气候和生物
探究二
气候对南方红壤的影响:
南方降水过多,淋溶作用强;年平均气温更高,分解作用强。因此南方红壤有机质积累更少。
——气候和生物
淋溶作用:
降水量越多,淋溶作用越强,有机质流失,有机质积累少
土壤肥力
有机质含量
生物
气候
有机质积累和分解
土壤腐殖质
气温、降水
提高
重要
指标
归纳2: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气候&生物
影响
气候对土壤风化造成的影响
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大,风化作用越强。
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气候&生物
【扩展应用】
因为草类根系发达且集中在土壤表层,为表层土壤提供了大量有机质。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是以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
①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比草地低,为什么?
②结合材料试从气候和生物的综合角度判断亚马孙河流域自然土壤肥力低的原因。
亚马逊河两岸密林莽莽。充沛的雨水、湿热的气候和长时间的强烈日照,给亚马逊河流域地区的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繁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有“生物科学家的天堂”和“地球之肺”的美誉。但其土壤有机质含量极低。
气候和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来源方面:热带雨林,四季常绿,枯枝落叶较少,有机质来源少;
流失方面: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地表水土流失多,有机质流失较多;
消耗方面:生物繁茂,生长旺盛,有机质消耗大;
分解方面:气温高,生物循环快,微生物活动活跃,有机质分解多。
【扩展应用】
探究三
1、读图,说明导致南方红壤和东北黑土肥力存在差异的地形因素。
东北:平原为主,流水流速慢,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南方:山地丘陵为主,流水流速快,侵蚀、淋溶作用强
——地形
探究三
2、观察图片中,在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土壤颗粒大小的区别。
3、观察祁连山的阴阳坡植被的区别,说明坡向对土壤的影响。
山地到低平洼地,颗粒由粗到细,依次分布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陡峭的山坡土层较薄;低洼地土层较厚。
阳坡土壤光照条件好,蒸发旺,较阴坡干燥,反之阴坡水分条件更好。
气候
植被
地
形
坡
度
坡
向
地
势
土
壤
山
区
土壤垂直分化
水流速度
陡 坡
平 地
难成深厚土壤
深厚的土壤
光热水分条件
阳 坡
阴 坡
水分状况差
光热条件差
土
壤
归纳3: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地形
探究四
1、土壤的主要功能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可以种植农作物,获得食物
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
人类饲养动物以植物为饲料
探究四
2、阅读课本,说明东北黑土的现状并试分析其原因。
3、阅读课本,人类可以如何保护黑土?这些措施考虑了哪些成土因素的影响?
措施: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控制土壤侵蚀,减少水土和养分流失;作物轮作,种养结合;剥离利用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表土。
现状:东北黑土层厚度已变薄,有机质下降,土壤结构变差。
原因:过度开垦,破坏植被;春秋多大风,侵蚀严重;夏季降水集中,流水侵蚀。
东北地区黑土地的分布
考虑因素:地形、成土母质、气候、生物、人类活动
人类的耕作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成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的影响是双向的
合理利用
良性循环
不合理利用
土壤退化
一些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人类活动,则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肥力下降
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
自
然
土
壤
耕
作
土
壤
耕耘
灌溉
收获
施肥
改变土壤结构、保水性、通气性
改变土壤水分、温度状况
剥夺归还土壤的部分有机质
归纳4: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人类活动
裸露岩石
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低等植物着生
高等植物生长
风化过程
土壤的成土过程
据图总结土壤形成过程,并说明每一过程中影响土壤形成的地理要素
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
地形
时间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人类活动
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
随堂检测
下图为土壤形成不同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b、a、d、c
B.a、b、d、c
C.a、c、b、d
D.a、b、c、d
2.图示反映的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地貌C.时间 D.气候
随堂检测
下图为土壤形成不同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生物 D.成土母质
随堂检测
下表是甘肃省南部某山地不同海拔带上不同坡向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海拔4050m半阳坡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最可能是( )
A.130
B.155
C.105
D.125
随堂检测
下表是甘肃省南部某山地不同海拔带上不同坡向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该山地3580米海拔处土壤有机质含量阴坡高于半阳坡,其根本原因是阴坡( )
A.气温较低
B.太阳辐射弱
C.植被茂密
D.土壤水分多
谢谢聆听!
不足之处 请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