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13 18:5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知识巩固
1.眼和视觉
(1)眼球的结构。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⑦_________⑧_________。
⑨_________⑩_________。
(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睛,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经过_________等的折射,落在 _________上形成一个物像。
2.近视及其预防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_________,或者_________曲度_________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_________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_________。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_________透镜加以矫正。
3.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⑦_________⑧_________。
⑨_________⑩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_________传到____
_____,鼓膜的振动通过_________传到_________,刺激了_________内相应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二、基础通关
1.当你从电影院里刚出来的时候,瞳孔的变化是( )
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大小没有明显变化 D.无法判断
2.“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感光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玻璃体 B.视网膜、视觉中枢
C.瞳孔、视觉中枢 D.角膜、视网膜
3.下图是生物实验小组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设计的一个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装置,其中水透镜相当于眼球结构的( )
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
4.人在注视由远而近的物体时,眼球内的主要变化是( )
A.视神经不断把冲动传向大脑皮层
B.瞳孔逐渐扩大
C.不断移动物体的位置,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D.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
5.人在注视由远而近的物体时,眼球内的主要变化是( )
A.视神经不断把冲动传向大脑皮层
B.瞳孔逐渐扩大
C.不断移动物体的位置,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D.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
6.如图为某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经调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为51.3%,保护视力,降低近视率刻不容缓。下图中属于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② D.③④
7.某人出现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大脑和耳的结构并无损伤。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
A.听觉神经 B.中耳
C.鼓膜 D.耳蜗
8.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 )
A.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
B.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
C.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
D.大口呼吸,增加氧气
三、能力突破
9.关于眼和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B.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
C.为保护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口、堵耳
D.近视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
10.晕车、晕船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体验。下列与晕车、晕船有关的结构是( )
A.眼睛、大脑皮层
B.小脑、脊髓
C.晶状体、视神经
D.前庭、半规管
四、素养达标
11.图一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某同学利用光具座设计的一个探究视觉形成的实验。A处为白屏,B处放置凸透镜,C处是点燃的蜡烛。保持AB距离不变,移动蜡烛至适当位置时,A处白屏上便呈现一个清晰的倒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处凸透镜模拟的是眼球的[___]__________,A处白屏模拟的是眼球的[___]__________。
(2)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蜡烛,使BC距离变小,此时要使A处物像清晰,需要更换曲度较大的凸透镜,这个过程是模拟眼睛看__________处的物体时的调节情况;向相反方向移动蜡烛,使BC距离增大,此时要使A处物像清晰,需要更换曲度__________的凸透镜,这个过程是模拟眼睛看__________处的物体时的调节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依靠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的曲度来实现的。
(3)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昏暗的电影放映厅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但渐渐地,我们就能分辨周围的物体,这是由于眼球中的[___]_____
_____变大,进入眼睛的光线增多,调节其大小的结构是__________。
(4)完成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光线进入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__________和玻璃体,经过__________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刺激光敏细胞获得图像信息,信息再经视神经传到 __________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参考答案
一、1.(1)
(2)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晶状体 视网膜
2.过长 晶状体 过大 晶状体 前方 凹
3.(1)
(2)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内耳 耳蜗
二、1.A 2.B 3.C 4.D 5.B 6.B 7.A 8.B
三、9.B 10.D
四、11.(1)② 晶状体 ④ 视网膜
(2)近 较小 远 晶状体
(3)①瞳孔 虹膜
(4)晶状体 晶状体 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