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5.22 在沙漠中心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5.22 在沙漠中心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01 10:00:28

文档简介

22、在沙漠中心
学 科
语 文
课 题
22、在沙漠中心
课 型
新 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过程方法
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态度
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教学重点
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
教学难点
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总第 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探险,是充满危险的活动,当那些勇敢的探险者们身陷困境、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他们是否也有常人一样的恐惧?是什么使他们对探险那样着迷?让我们走进探险家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情怀。
2.本文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家)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人名),其代表作有《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
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
3.词语积累
乙醚(mí) 虫豸(zhì) 硌(gè) 犁铧(lí)(huá)
脐带(qí) 真谛(dì) 噎(yè) 筛糠(shāi)(kāng)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
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
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芸芸众生 )
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筛糠)
二、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课文描述的是圣埃克絮佩里和他的同伴在一次飞行中,盲目地撞在利比亚的沙漠地带。空气湿度百分之十八,残存的饮料不到一升。指望飞机在纵深三千公里地带,从高空搜索出混杂在沙漠中千万颗黑点中的两颗黑点,只是一种幻想。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东奔西走,受尽海市蜃楼的愚弄,寻觅沙上的踪迹,把希望寄托于露水,盼念茫茫沙海中一个悠悠晃晃的驼队来营救。
★★作者的飞机因故障坠毁在沙漠中心时,他面临的危险:寒冷、严重的缺水、饱受寒风的鞭打无处藏身,濒临死亡。
★★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痛苦——绝望——平静——自豪、无悔、乐观——勇气重燃
★★作者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的平静、乐观的原因:
①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②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③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④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⑤20、21节,文中“我”盼望着清晨的露水,以给自己带来生的希望,强调了身处沙漠的我们对水的渴盼。总之表明了“我”信心坚定,继续寻找生路,对生存下去充满了信心。
2.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3.作者是怎样理解探险的意义的?
冒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4.很幸运,最后他们俩遇上商队获救了。他曾写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
飞行员用飞机这个工具,也跟障碍进行了较量。他们飞翔在万里长空,悬挂在满天乱云之间,要与高山、海洋、风暴钩心斗角。绚丽多彩的土地和天空,风吹粼粼的海面,金黄色的晨曦晚霞,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对他们是生命的庇护,还是死亡的诱惑?他们看到的太阳,是经历磨难重重的星夜后看到的光明的太阳;他们看到的大地,是穿越风雨雷电后看到的宁静的大地;他们看到的人,是迷失在冰天雪地、沙漠荒野后看到的亲切的人。
在这种严酷的职业锻炼下,经历多次生与死的搏斗,圣埃克絮佩里向我们展示的人生意义,行动价值,心灵底蕴究竟是什么呢?老师在他身上看到,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责任。我们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①应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②身处逆境应该看到生活的希望。③困境中应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④生命的价值在于发现。⑤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责任。
第二课时(总第 课时)
三、质疑探究,理解关键句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不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沙漠夜晚的低温和严重的缺水使作者感到寒冷难耐,死亡的危险更让作者感到绝望,这是作者所面临的危险的真实写照。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作者镇定乐观的精神。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没有使生命虚度,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他也无怨无悔。)
四、拓展延伸
1.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学生不具有登山运动员的专业素质,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运动,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
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参加登山也是未尝不可的。
2.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对沙漠描写的优美诗句: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了黄沙莽莽的雄奇瑰丽。
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诗则表明了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3.依照下列句子仿写。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示例:我们渴求知识就像饿汉渴求面包,我们渴求进步就像渴求茁壮成长,我们在坎途中寻找理想。
五、课堂小结
1.人生的道路不会一马平川,也不是一帆风顺,每个人喜欢的生活是不同的,每个人对成功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同的,这是人类进步、文化多元的标志。我们不强求一致,只要是有利于个人发展,有利于人类整体的生活、人生态度都是可取的,并且应该得到尊重。我想对于本文的学习,重要的不是对文本的理解,而应把这种精神和理念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和能力。要记住:
面对生活,豁达而不旁观,一如傲霜斗雪的梅花,于素雪晶莹中坦然释放,任凭风云变幻,孤独地守望春天;面对生活,清爽而不冷漠,一如心存高远的溪流,于舒缓低吟中洗涤万物,随时光荏苒,执着地一路欢歌。  
2.什么样的生活是你向往的生活?人生怎样才算成功?
发散角度1:我向往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成就一番伟业是人生成功的标志。古有秦始皇,今有毛泽东,他们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胆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他们是我崇拜的英雄。
发散角度2:我喜欢一种平静的生活,平平淡淡做事就是人生的成功。尽管人类有许多杰出人物,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平凡的。这些人是构成人类群体的基础。没有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的默默奉献,英雄也难以成功。
发散角度3:我喜欢一种拥有大量财富的生活,财富的多少是人生成败的标志。因为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基础就是物质财富,没有财富,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拥有了财富,人类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才会得到促进。
发散角度4:我喜欢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精神的富足和心灵的愉悦是我的追求,以微笑面对世界是我幸福的证明。
介绍作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理解掌握字词。
整体把握课文。
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
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理解关键语句。
拓展延伸,
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名句积累。
小结,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作业
设计
1、搜集体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名句。
2、复习字词。
3、读原著,写读后感。




22、在沙漠中心
???????????? 干渴?????????????????? 幻影 ???????????? 寒风??????? 我???????? 疲倦????????????????? 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 寒冷?????????????????? 呼吸困难????????????? ????????????????? 为人类的责任、人类的命运




课件24张PPT。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唐·白居易
漠漠沙堤烟,堤西雉子斑。——唐·温庭筠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伏懒。——唐·岑参在沙漠中心  美国的莱特兄弟俩于1902年设计出了他们的第一架飞机航空奠基者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飞机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如果说飞机的发明和制造经历了一个曲折而艰难的漫长过程,那么飞行员的试飞和新航线的开辟也同样经历了一段艰辛的时期。 在20世纪初,飞机的制造技术还不完善,同时,天气预报也不准确,信息技术也不发达,对于较早一代的飞行员来说,每一次驾驶飞机上天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 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最早的飞行员之一,是撒哈拉航线的飞行员。在1935年的一次飞行中,飞机坠毁在利比亚沙漠。作者简介 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的作家,但他的一生主要是在航空线上度过的。从1921年服兵役学习飞行;1926年进入法国的一家航空公司工作;1929年协同法国著名飞行员梅尔莫兹、吉约梅开辟非洲?——?拉丁美洲航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流亡美国;1943年潜回北非,参加法国抵抗运动,至驾驶侦察飞机殉难为止,他的一生是飞行员的生涯。他的小说特点是围绕他本人的航空经历,描述了当时法国飞行员的惊险豪迈的生活。他的代表作有
《南线邮航》 (1928) 《夜航》 (1931)
《人类的大地》(1939)《空军飞行员》(1942)
《小王子》(1943) 《堡垒》(1944) 本文选自《人类的大地》,是圣埃克絮佩里除《小王子》《夜航圣埃克絮佩里》以外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曾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英译本名为《风、沙和星星》,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是他以飞机为书房以身体力行为座右铭的心灵自传。作品简介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圈画本课中的生字新词,进行识记,积累。
2.本文采用的是第几人称写作?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3.读课文,圈画出作者坠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4.在这些困难中,作者的有哪些生理上的不适?从文中
找出原词语,做上标注。
5.面对这些困难,作者的思绪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6.从这篇课文中,你有什么感悟?硌 噎住 辐射?????筛糠
遮蔽 幻影 疲倦 协奏??
躯壳 脐带 犁铧 真谛
卷土重来 芸芸众生 死得其所正音识字,记忆积累。gèyēfúshāikāngqíhuádìyún1.触着凸起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或受到损伤。
( ) ???????????
2.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
3.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 )????????????
4.形容众多的人。(??????????? )
5.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词语积累硌筛糠卷土重来芸芸众生死得其所整体感悟2.用一句话概述文意(提示:将标题扩展为完整
的一句话表述文意。)“我”在恐怖绝望的沙漠中心的感受和思索。1.本文用第几人称写作的?这样写作的好处是什么?第一人称;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
的内心活动,更亲切感人。 请同学们找一找,作者坠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1.因血液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
2.寒风越刮越猛,吹得他团团转。
3.感到呼吸困难。
4.找不到任何水,连露水也没有。在这些困难中,我有了哪些生理上的不适?
1.产生幻影。
2.感到疲倦、错乱 。
3.呼吸困难。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在沙漠绝境中,“我”为了求生,做了哪些努力?效果怎样?求生的努力——
喝酒精解渴;
埋在沙里取暖;
收集露水……努力的结果—— 全都失败! 从作者遇到的困难与思索中,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1.感受到作者遇险后碰到了一系列困难,很惊险。
2.感受到感受到了沙漠的可怕。
3.遇险后,作者展开了一系列自救活动。
4.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有过一系列的斗争。
5.感受到遇险后,作者有了一系列心理活动,并贯穿全文。
6.感受到“我”强烈的求生欲望,以及“我”对责任、事业、
生命的思索 面对困境,“我”的思想情绪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痛苦:绝望:平静:乐观:没有水汽—干渴—寒风的鞭打。
跑不动了—大限到了—冻死的想法——不喜欢
像奴隶那样忍受鞭打。一种超越希望的平静——回忆所从事的工作、接触的人。乐观中的幸福——我没有一点遗憾——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作者为什么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的平静、乐观的呢?
1.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
2.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
3.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
4.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想一想,说一说说一说,议一议 苏轼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让我们去发现作者更多的“坚忍”的闪光点。
找找文中富含人生哲理的句子,评论“我”是个怎样的英雄形象。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缺水寒冷寒风幻影疲倦,错觉呼吸困难痛苦 绝望平静 乐观对生命
对事业为了人类的事业尽一点责任
热爱生命,毅力坚强议一议,想一想
有人说,冒险是毫无意义的,搞不好还是生命危险,是对生命的轻蔑,出书愚蠢之举。作者曾在《人类的大地》中说:“他的伟大,在于他有责任感······他手中掌握着他们的痛苦和欢乐,对他应参与的人类崭新的建设事业负责。在他的工作范围以内,也对人类的命运尽一点点责任。”对这两种观点,围绕“冒险:是愚蠢,还是壮举?”谈谈你的看法。冒险,不是一种简单的、寻求刺激的行为,不是说只要
有了胆量或年少冲动就可以去实行的,也不是为了冒险
而冒险、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一种对于责任
的勇敢担当,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
感!品味语言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这里的寒冷有什么含义?
既写沙漠极度的寒冷又写出了“我”生命面临缺水的寒冷,在这双重威胁下我心中觉得死神即将来临的感觉。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述出夜晚沙漠寒风对“我”生命的威胁。 4.我没有一点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一种为事业而牺牲,死而无憾的心情。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飞行员的期待:寻找真理,探索人生意义。写作练习 如果此时此刻圣埃克絮佩里来到我们的身边,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

人生启示
有意义的一生是履行人的职责的一生。
因为有了这个坚定的信念,
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也决不能放弃生的职责,行动的职责。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于战胜了看来 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 ——[英]卓别林 3.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 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 ——[美]卡耐基 探 险 名 言教 师 寄 语1.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2.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
3.相信天地间唯一可能的救赎就是 自救。
4.挺住本身就意味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