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提升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5分)
“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山区 40多年,默默地 gēng yún( ),不舍 zhòu yè( ),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守护着大山里的“花朵”们。山中斑斓的hú dié( ),金色的 mà zha( )和可爱的 piáo chóng( )都纷纷为她喝彩。
二、查字典,按要求完成练习。(4分)
亮亮在读文章时,读到了这样一句话:“为了挣钱供他上学,他的父亲什么脏活儿、累活儿都肯干……”他不知道“供”字怎样读,便运用 查字法查字典,查到下面两个读音。根据解释,这里的“供”应读 。他想用“供”的另一个读音写一句话,以便掌握这两个读音,请你帮他写一写: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2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拔草 拴住 B.逛街 破晓
C.榆树 承认 D.铲子 蜻蜒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理解,懂得) B.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子和女儿)
C.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 D.山衔落日浸寒漪(水中的波纹)
3.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丝绸之路已经沉寂了许久,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她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A.虽然……但是…… B.不仅……而且……
C.只有……才…… D.因为……所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到老师把问题的答案公布出来,他才恍然大悟。
B.我们班上的丽丽同学能书善画,多才多艺。
C.雪白的山峰高高地耸立着,与蔚蓝的天空相映成趣。
D.我在看书时,弟弟在一旁不停地捣乱,让我不厌其烦。
5.下列句式变换或调整语序后,句子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B.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凡是在太阳下的,难道都是健康的、漂亮的吗?
C.来黄山的客人已住进了旅馆。——黄山来的客人已住进了旅馆。
D.在这里,谁都不值得相信。——在这里,没有一个人不值得相信。
6.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在横线上,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月亮上来了,是一轮满月。 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响遍了
整个海滩。
①海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 ②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③那些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一下子看得清清楚楚。 ④嗬!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⑤大海里泛着银波。
A.⑤②④③① B.③①④②⑤ C.①④③⑤② D.②⑤①④③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6分)
①漆黑的夜晚,除了钟表的嘀嗒声和树枝摇摆的声音,什么都听不到。
②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晒软了柏油马路,晒卷了路边的树叶。
③稻子熟了,田地里,大人们挥舞着镰刀,小孩也跟在大人身后,帮着捡稻穗,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
(1)各用一个字概括上面句子描写的情景,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
A.静 辣 快 B.静 热 忙 C.闹 热 忙 D.闹 辣 快
(2)体会上面句子的特点,想象画面,照样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4分)
①运动员在赛道上跑得真快, 。
②天真冷啊! 。
2.随着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桂海潮”这个名字刷爆了朋友圈。同学们为他做了一个专栏,其中人物介绍中有1个错别字、1个错标点符号、2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改正。(4分)
带着一副近视眼镜,黑瘦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这就是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首个载荷专家——桂海潮。桂海潮从小就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他少年时代最心爱的科普读物。他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就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9月,通过层层严格的选拔,加入了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
五、语文与生活。(9分)
1.暑假,力力和爸爸妈妈去一个江南古镇游玩。在影视城古代生活体验活动中,他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2分)(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2.在游览的过程中,力力看见一老一少。小女孩正坐在小池边,用脚使劲儿把水踢到天上去,并大声喊着:“下雨啦!下雨啦!”而老爷爷满眼慈爱地看着小女孩。看到这样的情景,力力想到了自己学过的 (作者)的《 》,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正是因为祖父的宠爱,才有了作者 的童年。(3分)
3.随后他们又来到了慈母亭。慈母亭中的石碑上刻着一首诗,因为常年被人触摸,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了,但是一位小朋友把整首诗背诵了出来。请按要求完成练习。(4分)
(1)请把小朋友背诵的内容和诗人名字补充在上面恰当的位置。(2分)
(2)妈妈说从小朋友的背诵中,她感受到了诗人对母亲的爱。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方法能够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2分)
。
六、课内对比阅读。(11分)
【语段一】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菜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语段二】“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语段一将他乡的月亮和故乡的月亮进行比较,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
2.外祖父为什么说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用“——”在语段二中画出原因。(2分)
3.根据语段内容,把下面两位同学的对话补充完整。(4分)
4.下列关于两个语段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很适合用来形容语段一中作者表达的感情。
B.语段二中,外祖父不仅是在赞颂梅花,更是在赞颂像梅花一样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C.两个语段中,作者都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9分)
童年的梦想
【材料一】 调查报告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梦想,或大或小。长大后,有的人仍在坚持,但大多数人或满足于现世的安稳,或受限于现实的平庸,最终放弃了小时候的梦想。你小时候的梦想还在吗?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曾进行过一项调查。
儿时的梦想都是关于什么的?调查显示,49.9%的受访者是想从事某职业,36.8%的受访者是想赚很多钱,23.2%的受访者是想实现某个目标,11.7%的受访者想环游世界。
有多少人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调查中,75.8%的受访者表示并未实现。至于没有实现梦想的原因,47.1%的受访者表示是生活现实所致,18.4%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没有毅力和决心,18.2%的受访者表示梦想本身太幼稚,还有人表示是由于父母家人阻拦。21.6%的受访者表示还在努力中。
【材料二】 让梦想飞
树苗长得旺不旺,主要靠的是内力,即意愿。孩子的意愿来自他的梦想,他更愿意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所以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壮大他的梦想,什么话都可以跟孩子说,但决不能打击、嘲讽他的梦想,梦想就是他的灵魂。
所以在孩子以后的成长中要以梦想撬动孩子的言行。在课堂上激发出梦想,并写下实现梦想的理由。他们因为有了充分的理由,更愿意采取行动。见识、经历得越多,越易激发梦想。
【材料三】 追逐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所谓梦想,就是内心世界里处于主导地位的精神支柱。有了这个支柱,内心就会充实,生活就会精彩,人生就有目标,人们就会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现在的问题是,实现梦想会遇到很多困难,并非轻而易举。如何克服困难,去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呢?
实现梦想需要。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实现水稻高产的梦想,克服了许多困难。曾经,用于实验的秧苗被人全部拔除,他没有放弃;在将野生稻与栽培稻做杂交试验时,稻谷没有明显的增产,他没有退缩。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袁隆平让中国的杂交水稻享誉世界。
实现梦想需要 。球王贝利很小的时候就渴望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但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于是,他在袜子里面塞满破布和旧报纸,做成“布球”踢。虽然遭到他人的嘲笑,但他并不在意,最终练就了精湛的球技。
实现梦想还需要 。成为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是乒坛传奇人物邓亚萍儿时的梦想。她知道,自己的身材不高,与乒乓球运动员的标准相距甚远;但她也知道,自己灵活性强,爆发力好。于是,她发挥优势,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终于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类因为有梦想而伟大。梦想是发动机,梦想是助推器,梦想是催化剂。走在实现自己梦想路上的人,每天都将活得信心十足,生气勃勃。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3分)
2.材料二中的两段话是对谁说的?(多选)(3分)( )
A.老师 B.家长 C.学生
3.下列对材料二中的观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孩子更愿意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
B.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够打击、嘲讽他的梦想。
C.用孩子的梦想撬动他的言行,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D.孩子梦想的激发与见识、经历没有多大关系。
4.根据材料三中所列举的事例,选择恰当的语句填入文中横线上。(填序号)(3分)
A.创造条件,排除干扰 B.认识自我,挑战自我 C.锲而不舍,不懈努力
5.材料三中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迹?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6.你的梦想是什么?现阶段你将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作哪些准备?(4分)
八、习作。(30分)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少年》这首歌曾火遍全国,唱出了许多成年人对自己少年时代的怀念。如今的你正处在少年的黄金时段,拥有最美的年华和最热忱的心灵,你或许已然成长为一位乐于助人的热心少年、一位孝顺父母的暖心少年,抑或成长为一位坚持到底的恒心少年……请以“我是 的少年”为题,选择一件最令你对成长有所感悟的事情完成这篇习作。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写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以及这件事带给你的成长感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耕耘 昼夜 蝴蝶 蚂蚱 瓢虫
二、部首 gōng 示例:在警察锐利的目光下,这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三、 1. D 2. B 3. A 4. D 5. A 6. D
四、1.(1)B (2)示例:①快得像离弦的箭,快得像一阵风,快得都看不见人影。②人冷得裹紧了身上的大衣,鸡冷得挤在了一起,狗冷得不知如何是好。2.①把“带”改为“戴”;②把引号改为书名号;③把“成就”改为“成绩”;④在“加入”前面加上“他”。
五、1.B 2.萧红 祖父的园子 自由快乐
3.(1)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2)示例: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孟郊,感受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六、1.运用衬托的表达方式,突出故乡的月亮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更能表达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旁的花,大抵……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3.深深怀念故乡对梅花精神的赞扬,以及眷恋祖国 4.C
七、1.示例:调查受访者儿时的梦想是什么以及儿时的梦想是否实现了。2.AB 3.D 4.C A B 5.列举了袁隆平、贝利和邓亚萍的事迹。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袁隆平、贝利和邓亚萍的赞赏和敬佩之情。 6.示例: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航天员,在太空中遨游,探索太空的奥秘。现在我是一名小学生,我会认真学习知识,锻炼身体,为实现梦想打好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