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生活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件(共51张PPT)2023-2024学年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生活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件(共51张PPT)2023-2024学年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14 09:0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5节 生活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八上 物理
北师版



















物态变化三角形
新课引入
1.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能辨别不同的物质变化形式
2.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现状,认识水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
3.通过阅读教材及观察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了解高压锅的工作原理。知道电冰箱制冷技术中的汽化和液化知识,了解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难点
学习目标
重点
新知学习
一、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云、雨、雪、雾、露、霜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们都是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各种自然现象具体是如何形成的呢?

水蒸气
液化
凝华
小水滴
小冰晶

熔化
(高于0℃)
小冰晶(云)
小水滴(云)
变大下落
水(雨)
水(雨)

(雪)
(低于0℃)
变大下落
冰晶
(云)
小冰晶
冰雹
凝聚
小冰块
变大下落
(冰雹)
小冰晶
(云)

(雾)
水蒸气
液化
小水滴
地面附近

水蒸气
液化
小水滴
(露)
花草上

凝华
(霜)
小冰晶
低于0℃
花草上
水蒸气
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江河,平静的湖泊,皑皑的冰山雪岭,还有那飘浮的云彩……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写出物态变化名称






试一试
自然界中的水的循环
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水蒸气


凝 固
液 化
放热
放热
汽 化
吸热
熔 化
吸热
凝 华
放热
升 华
吸热
针对训练
1.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冬天,水蒸气在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成雪花飘向大地
C.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D. 雪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B
水资源如此丰富,且能够循环。为什么还会缺水?
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大,但是淡水少。
二、珍贵的水资源
淡水大部分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
全球可利用、不可利用淡水储量比
资料1: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 × 1012 m3,居世界第六位。
资料2: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国家的人均水量,如下图。
请结合资料分析,我国的水资源情况。
资料3:我国人均水量为2048 m3。
资料4:各地区(香港、澳门、台湾暂未列出)人均水量,如下图。
请结合资料分析,我国的水资源情况。
我国人均水量
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水量少且分布不均。
干涸的土地
目前,我国有上百个城市缺水,有的地区地下水位已下降几十米,接近采用的极限。
自然界的水
地球上
重要作用
我国
总储量多
淡水少
总量多
人均少
人类工业、农业、生活用水
具体
分布不均
小结
爱护水资源,我们能做什么?
国家节水标志
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世界水日: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节约用水
在生活中,你有哪些节水妙招?
注意细节,随手关水。
“雾化喷嘴”的节水原理?
将水雾化,增大了接触面积,用更少的水将手洗净。
节约用水
选择节水器具
在生活中,你有哪些节水妙招?
节约用水
家庭用水,一水多用。
在生活中,你有哪些节水妙招?
节约用水
在农业上,你有哪些节水妙招?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分别可以节水40%和70%以上。
节约用水
工业上,某节水工艺,你能看懂其中的原理吗?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20%提高到40%,每天将节水1.3 × 107 t。

节约用水
人类生活、
工业、农业用水
自然界的水
大自然给予人类
排入自然界
节约用水
自净能力
超出水体自净能力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危害
日本水俣病患者
日本的水俣病
20世纪50年代,化工厂将含有汞的废水排入港湾。水中的汞经食物链富集到鱼和贝类中,当地居民因长期食用富含汞的鱼和贝类而造成慢性汞中毒。患者出现语言不清,走路不稳,四肢麻木,严重的眼睛失明,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与工厂排放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关。
爱护水资源,我们能做什么?
水污染使鱼大量死亡
防治水体污染
防治水体污染
结合水体污染的来源,谈谈如何防治?
1.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生活用水水费单
2.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达标后再排放。
污水处理
——“变废为宝”
城市景观
绿化用水
爱护水资源,我们能做什么?
合理开发水资源
阳光
海水淡化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重视雨水、洪水、微咸水的开发利用
1. 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
针对训练
(1)构造:如图所示为高压锅的结构,它主要包括锅身、锅盖、易熔片、放气孔和安全阀等。
锅身
食物
锅盖
易熔片
放气孔
安全阀
三、高压锅
(2)高压锅使食物易熟的原因
高压锅由于封闭性强,对食物加热时,蒸发出来的水蒸气仍留在锅内,使得水上方的气体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一般家用高压锅内部温度可达110~120 ℃,这样很容易把食物煮熟。
(3)高压锅的安全装置
高压锅的易熔片是用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制成的。当锅内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易熔片熔化,锅内气体从易熔片处喷出,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四、电冰箱
1.电冰箱内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
2.电冰箱所用的制冷物质有什么特点?
易汽化和易液化的物质
3.电冰箱是如何达到制冷的目的?
蒸发器里汽化吸热,冷凝器里液化放热
冰箱的制冷原理与吸热、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关。
蒸发器内
低温低压气体
被压缩机
抽出
温度较高压缩气体
冷凝器
(液化放热)
低温低压液体
蒸发器
(汽化吸热)
电冰箱中的制冷物质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经历了汽化 → 液化 → 汽化的物态变化.
电冰箱的构造
五、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液化: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氢气和助燃剂(氧气)就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之液化,贮存在燃料箱和氧化剂箱内。
(2)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加热时,表面部分材料熔化、蒸发、升华或分解汽化带走大量热量。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和比热容大的金属吸热材料,通过吸热材料的熔化过程来吸收大量的热量,
以保护飞船不致因高温而损坏。
(3)火箭发射升空时向下喷出的火焰可能使发射架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人们在发射架下建有大型水池,利用水汽化吸热来防止发射架温度过高。
(4)热管:当对热管一端加热时,吸收芯一端的液体吸热而汽化,蒸气由热端跑到冷端,在冷端放热而液化,冷凝的液体进入吸收芯,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热端。如此反复,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液化把热量从热端“运送”到冷端。
课堂小结
固态
液态
气态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凝固(放热)
六种物态变化
1.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下列图标表示节水标志的是(  )
C
随堂练习
2. (2023青海改编)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之称。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 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B. 洗脸、刷牙、洗手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C. 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 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
C
3.请指出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吸、放热情况。
(1)吃雪糕感觉比较凉爽。________,________。
(2)洗澡后出来风一吹感觉比较凉爽。________,________。
(3)向空中撒干冰,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后空气温度降低。_____,_____。
(4)蜡泪滴在手上可能会将手烫伤。______,______。
(5)利用高温水蒸气蒸饭,饭很快就熟了。______,______。
(6)冬天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雪,而下雪前感觉不是特别寒冷。
______,______。
熔化
吸热
汽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凝固
放热
液化
放热
凝华
放热
4. 我国“神舟”五号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A.它的硬度大,不易烧坏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与空气的摩擦
C.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C
活动与探究
用水小调查
1. 询问家长,了解家庭水表的位置,通过观察记录家庭一天/一周/一月的用水情况。
2. 查询网络,了解你所居住的地区水费征收方案。
3. 调查家庭中哪些地方需要用水,估算用水量(如厨房、卫生间等)。
4. 请设计一个生活节水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