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时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件(共43张PPT)2023-2024学年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3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时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件(共43张PPT)2023-2024学年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14 10: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课时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八上 物理
北师版
新课引入
趣味实验:浇不灭的蜡烛
所谓浇不灭的蜡烛实际上是镜前蜡烛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


1.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2.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镜中像的位置
3.体验用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的研究方法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 —— 平面镜
新知学习
梳妆镜
穿衣镜
浴室镜
生活中的平面镜








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镜子里的“你”与真实的你会有所变化吗? 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何特点呢?
显而易见,像肯定和镜前的物体一样大呀!
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不见得吧,我练舞时从大镜子里看自己,感觉都比本人小一些呢!
可能是因为你离镜子比较远。
物体与镜子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像的大小吗?会影响像的位置吗?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选择镜面
3 镜面摆放
2 比较像物
实 验 准 备
1 选择镜面
普通镜面:
镜后的尺子被完全不透光的镜面挡住了
成像可“观察”
成像不可“测量”
成像可“观”不可“测”
1 选择镜面
透明/半透明玻璃板:
半透明玻璃板比玻璃板成像更清晰,因此本实验中选用半透明的玻璃板。
成像可“观察”
成像可“测量”
成像可“观”也可“测”
2 比较像物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呢?
2 比较像物
比较像物大小关系
2.用物体B“替代”镜前物体A,
移到镜后与物体A的像做对比。
镜前物体A
镜后物体B
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模型蜡烛。
2 比较像物
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物距: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距: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距
像距
3 镜面摆放
镜面与桌面垂直
桌面
镜面
支架固定
3 镜面摆放
镜面前倾
像“悬浮”在空中
镜面后倾
像“沉降”至桌面下
3 镜面摆放
3 镜面摆放
用三角板确认镜面与桌面相垂直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带支架的玻璃板、
大小相同与不同的物体若干、坐标纸、三角板等 。
实验器材
实验开始前的准备
探究一: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序号 物体 物体的像
1 1号物体
2 2号物体
3 3号物体
更换不同大小的物体,观察A的像与物体B是否重合
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观察A的像与物体B是否重合
A物体
B物体
从正面观察
从侧面观察
如何确定A的像与物体B是否重合?
探究一: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从各个方向观察,物体B与像都能重合!
探究一: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序号 物体 物体的像
1 1号物体 与物完全重合
2 2号物体 与物完全重合
3 3号物体 与物完全重合
观察到:
当物体大小发生变化时,像的大小也随着变化。且像与物总是完全重合。
实验结论1:像与物大小相等。
探究二: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
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寻找并标记像的位置。
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1
2
3
4
5
探究二: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
探究二: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
观察到:
当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随之变化。
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1 3 3
2 5 5
3 7 7
4 4 4
5 6 6
实验结论2:像距等于物距。
探究二: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
实验结论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小结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


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
课堂练习
小明同学身高1.7 米。
(1)当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米处时,他的像高____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米。
1.7
1.5
课堂练习
小明同学身高1.7 米。
(2)若小明朝着远离平面镜的方向运动。当他到平面镜的距离变为3米时,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米;平面镜中像的高度会发生变化吗?
3
像的高度不变
想一想
镜中的像为什么看起来比同学小呢?
观察到:
当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大小
1 3 3 与物等大
2 5 5 与物等大
3 7 7 与物等大
结论:像的大小与物距无关。
想一想
镜中的像为什么看起来比同学小呢?
一叶障目
视觉上“近大远小”的效应
手指看起来比太阳还大
在平面镜成像中,观察者距离物体较近,而距离像较远,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只是“看起来很小”而已。
做一做 看一看
将笔尖轻轻按压在镜子表面后仔细观察
实验现象
1. 有两个像:一个清晰,另一个比较模糊。
2. 当用笔尖抵住镜面时,像和物之间还隔着一段距离。
分析:
涂层
玻璃厚为h
玻璃表面
像1
像2
2h
涂层
玻璃
h
h
分析:
当我们把手指抵在镜面上时,手指到涂层处的距离即为物距。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之间隔着一段距离。
玻璃面
涂层面
因此,实验中应选择半透明的薄玻璃板。
半透明的玻璃板前表面的涂层所成的像较为清晰;
玻璃板后表面也能成像,只是成像不够明显。
由于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两次所成的像并不能完全重合。
课堂小结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注意:像的大小不随物距而变化。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1.一个运动员站在平面镜前,下列四幅图中,哪幅图是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
A
B
C
D
C
随堂练习
2.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使用透明玻璃板而不是用平面镜的目的是
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
(2)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
板,你应选择__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位置

较暗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
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
玻璃板的__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
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
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前侧
等效替代法
不变
3. (2022益阳)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
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人面镜时,他的像变大
B. 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变小
C. 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他的像位置不变
D. 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
D
×
不变
×
变大
由于人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当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时,他的像位置不变。
×
像会“悬浮”在空中
4.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视力表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
0.4m
视力表
平面镜
2.7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2.7m,
人到平面镜的距离
2.7-0.4=2.3m
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可以在较小的房间内检查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