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蜘蛛开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单元整体分析
《蜘蛛开店》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围绕着“改变”这一主题,安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4篇课文,故事生动有趣,语言幽默。《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围绕“改变”讲了妙趣横生的故事。《青蛙卖泥塘》一文则讲述了因为不断改变,而使烂泥塘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好地方的故事。《小毛虫》展示了因为不断努力,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的经历。 “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蜘蛛开店》一课,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讲故事。《小毛虫》一课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的词语讲故事;《青蛙卖泥塘》一课,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演一演故事,这些都是“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进行了一些有意的安排。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学生先按顺序把图片连起来,再借助这些图片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玲玲的画》引导学生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本单元教学要依托已有的基础指导学生借助提示,梳理故事的内容,按顺序讲述故事,不遗漏重要的内容。
本课教材分析
《蜘蛛开店》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蜘蛛因为寂寞、无聊决定开一家商店。他卖口罩,来了一只河马;卖围巾,来了一只长颈鹿;最后改卖袜子,竟然来了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结构相似、简单有趣的故事情节,展示了蜘蛛开三次店都遇到了大困难,从而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件事情做起来都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要三思而后行。童话故事类课文,语言生动有趣,形象活泼可爱,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学讲故事。所以在教学时,我重视学生的朗读,为复述课文打好基础。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然后细细品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蜘蛛心情的变化;最后小组合作读,让学生找出故事的相似之处,发现故事反复的结构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朗读,《蜘蛛开店》的故事已经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让学生在讲故事的时候进行二次创造,讲生动,讲出自己的特点,避免照本宣科。
【教学目标】
1.认识“店、蹲”等 15个生字,会写“店、决、定、商”等 9个字,正确读写“决定、商店”等 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蜘蛛的想法及心情变化。
3.能根据示意图、借助关键词,发现故事的结构特点,尝试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4.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感受童话故事的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
能根据示意图、借助关键词,发现故事的结构特点,尝试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教学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感受童话故事的生动、有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猜谜导入
1.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一看谁最先猜出来。(出示课件,生回答)教师引导:你们的小脑袋转得真快,马上就把谜底猜出来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跟蜘蛛有关的课文。
2.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蜘蛛开店,学生齐读课题。
3. 指导书写“店”,从字音,字形、组词学习。
板块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再读题目,提出疑问,引导初读课文: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标自然段序号。
(3)思考:蜘蛛开了几次店,用直线画出来。
2.学字词
(1)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指导易读错字的字音。
(3)齐读生字。
3.识字方法(出示课件)
(1)加一加:亻+寸=付
(2)换一换:唤-口+扌=换;遍-辶+纟=编。
4.识字游戏(出示课件)
5.整体感知(出示课件)教师提出问题:读课文,说一说:蜘蛛先后开了几次店?卖什么?顾客是谁?(生答)
板块三:走进课文,精读细研
(一)教师引导:蜘蛛为什么要开店?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1. 指名回答。
2. 指导朗读,如果你是蜘蛛天天如此,你有什么感觉
3. 生读。
(二)开店的经过教师提问:蜘蛛开店第一次卖的是什么商品?(出示课件)
1.指名回答。
2.思考:蜘蛛为什么要卖口罩?(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蜘蛛第一次开口罩店,就因为口罩织起来简单,蜘蛛的决定很随意、草率(板书)
4.教师提问:蜘蛛有了想法后,它付出了什么行动?(出示课件)
(1)齐读文段。
(2)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蜘蛛的想法可真简单。
5.提问:蜘蛛的第一位顾客是谁呢?他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并回答。
(2)播放课件,体会河马嘴巴大。教师板书:河马
(3)教师提问:河马的嘴巴非常大,它的口罩织起来容不容易呢?你从哪里能看出来?(出示课件)
(4)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一整天
(5)教师提问:蜘蛛还会觉得口罩编织起来很简单吗?
6.蜘蛛想改变自己的想法,于是又开了第二次、第三次店(出示课件)
(1)默读相应段落回答问题。
(2)为什么换 招牌写什么?顾客是谁?结果怎样?
(3)体会长颈鹿和蜈蚣的特点,完成表格。
(三)再读课文
1.思考:蜘蛛开店为什么失败了?(出示课件,思考生答)
教师小结:教师小结:因为蜘蛛想法简单。决定草率:认为什么织起来简单就卖什么。按“每位顾客”计价,不论种族,不计大小、长短、多少,所以它开店失败了。
2.讨论:你认为蜘蛛的招牌应该怎么写?(出示课件)
3.你想对蜘蛛说些什么?(出示课件)
板块四:拓展阅读,续编故事(课后作业)
1.(出示课件)完成课后第二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47)播放视频《小蜘蛛织网》。
【板书设计】
20 蜘蛛开店
卖什么 口罩 围巾 袜子
原因 简单 简单 简单
招牌 每位顾客只收一元钱
顾客 河马 长颈鹿 蜈蚣
结果 一天 一个星期 吓得跑回网上
《蜘蛛开店》课后反思
《蜘蛛开店》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蜘蛛因为寂寞、无聊,想开一家编织店,它从“卖口罩”改成“卖围巾”,再改成“卖袜子”,想的都是“织起来很简单”;他卖东西的价格,总是“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蜘蛛思维方式简单,处事方式简单,偏偏迎来了三位特殊的顾客:嘴巴最大的河马,脖子最长的长颈鹿,脚最多的蜈蚣,导致口罩、围巾、袜子织起来都很不简单,让他吃尽了苦头。本课在结构上有反复的特点。“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本课就要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来讲故事。我对本课反思如下:
(一)落实低段重点多样高效识字根据生字所承担的不同学习任务,灵活采用集中、随文相结合的识字教学策略,使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习得识字的方法,形成识字能力。
(二)细化语文要素搭建梯度教学一个语文要素的落实单靠一个教学活动、一次呈现,很难让学生学扎实。所以本课教学中,将“借助示意图讲故事”这一语文要素细化为几个小要素,滚动推进、螺旋上升。首先,在初读课文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读——圈——摆”的方式理解课后示意图的来历。随后在“卖口罩”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研读,发现小故事的结构(“卖什么——只需付一元钱——顾客来了——结果”),为学生迁移复述“卖围巾”“卖袜子”搭好梯子。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讲一讲,也就变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三)咀嚼童话美好提升思维品质优秀的童话如同乳汁一样滋养着童心成长,塑造着健康人格。
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讲中内化、编中提升,充分咀嚼童话美好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思维品质。我也感觉有些欠缺:板书上可以更为精细一些,重点突出口罩的大、围巾的长、袜子的多,这样可以让孩子一目了然,知道蜘蛛的想法简单,这样在续编上会有极大的启发性。这节课后,我发现自己要学习,要提高的地方实在很多。
日后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一定要注意明确教学目标,并采用多种方法有效的落实。要以提升学生的素养为导向,扎扎实实进行语言的运用练习,让学生习得方法,做到“用课本去教,而不要只教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