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13 16:4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 B.Ca
C.Na D.H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汞元素: B.酒精:
C.2个镁离子: D.60个碳原子:
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化学性质差别很大
C.同种原子通过不同方式结合成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4.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氧气 B.水
C.氯化钠 D.金刚石
6.下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7.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汞 B.水
C.氢气 D.硫酸铜
8.铼及其合金被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发动机上。下图是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铼元素的符号为Re B.铼属于金属元素
C.铼原子中的质子数为75 D.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9.“宏观拼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好酒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C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10.某种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是天然的阳光遮盖物,能够阻挡紫外线。下列关于该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青素属于氧化物
B.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花青素由32个原子构成
D.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表示2个氢元素 B.②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③表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由④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13.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T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8,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i原子核内有22个中子
B.Ti可以表示一个钛元素
C.Ti原子内所含的粒子总数为48
D.钛单质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14.如图所示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硫元素 B.该粒子可表示为X+
C.该粒子的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D.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15.某物质的化学式为R2O3,其中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R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56 B.112
C.48 D.160
16.碘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成分。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B.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碘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17.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 ⑤Mg2+ ⑥2OH-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8.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三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C.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19.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
B.②③⑤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
C.①②④属于原子,③⑤属于阴离子
D.①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20.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C.原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不能转化为原子
D.钠原子和钠离子核电荷数相同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
21.用化学符号填写下列空格。
两个铜原子_____;一个氮分子_____;3个碳酸根离子_____;
_____;_____;2个铵根离子_____;构成氯化钙的粒子_____;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m个氢氧根离子_____。
22.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
(2)图2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_____相同。
(3)图2中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图2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时,则表示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
23.从原子论到分子学说
原子-分子论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
材料二:1811年,阿伏伽德罗引入新的概念—分子,提出了分子学说。对于化合物而言,分子相当于道尔顿所谓的“复杂原子”;对于单质而言,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单质原子。
(1)完成下列表格
物质 葡萄糖 氢气 二氧化硫 氦气
构成物质的微粒(写微粒符号)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上表微粒中符合道尔顿“复杂原子”的是_____(写化学式)。
(3)你同意材料一中加点部分的观点吗?_____,请选用(1)表中的物质说明理由_____。
(4)从原子论的创立到分子学说的提出,谈谈你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有何感想_____。
24.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周期;
(2)上表中有两种金属元素,其金属活动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3)画出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4)上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_______(填序号);
(5)元素①、③、⑥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25.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图为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钙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钙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
(3)由钙和氯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_____(填序号)。
A.佝偻病 B.贫血 C.龋齿
26.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由图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锌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图二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D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E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__周期。
三、科学探究题
27.图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这种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3-4-11所示。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3-4-11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四、计算题
28.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元素锶(Sr)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38,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88,一个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则求:
(1)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__;
(2)求锶元素原子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9.布洛芬缓释胶囊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但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布洛芬的化学式为C13H18O2.请计算:
(1)C13H18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C13H18O2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参考答案
1.A
【解析】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前五位为:氧、碳、氢、氮,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故选A。
2.B
【解析】A、元素符号书写时应”一大二小“,则汞元素的符号为Hg,该选项书写不正确;B、酒精为乙醇的俗称,化学式为C2H5OH,该选项书写正确;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则2个镁离子的符号为2Mg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D、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60个碳原子的符号为60C,该选项书写不正确。故选B。
3.D
【解析】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合成新的分子,分子也可以被完全反应,说法正确;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他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质量几乎不变,化学性质差别很大,说法正确;C、同种原子通过不同方式结合成的分子,相同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法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说法错误;答案:D。
4.B
【解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故选B。
5.C
【解析】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B、水由水分子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C符合题意;D、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B
【解析】A、含有一种直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只有一种原子,即只含一种元素,是单质,不符合题意;B、含有一种分子,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是化合物,符合题意;C、含有一种分子,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是单质,不符合题意;D、含有两种分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
7.D
【解析】A、汞是一种金属单质,由汞原子直接构成,选项错误;B、水由水分子构成,选项错误;C、氢气由氢分子构成,选项错误;D、硫酸铜是一种盐,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选项正确,故选D。
8.D
【解析】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铼元素的符号为Re,不符合题意;
B、由“金”字旁可知,铼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75,不符合题意;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符合题意。故选D。
9.C
【解析】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带有酒香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解释正确;B、一滴水宏观上很小,但其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解释正确;C、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说明加压时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解释错误;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解释正确;故选:C。
10.B
【解析】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花青素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物质由元素组成,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C、分子由原子构成,1个花青素分子由15+11+6=32个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1):(16×6),氢元素占比最小,所以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C
【解析】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①表示 2 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B、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②表示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不符合题意;C、③质子数=原子序数,12号元素是镁元素,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③表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符合题意;D、由④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不为g,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D
【解析】A.由图示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层,故选项说法错误。B、Li、Be均为金属元素,但硼(B)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镁原子、氢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氢离子,则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8和0,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分别易失去1个、3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铝离子;则Na+和Al3+核外电子数都为1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13.D
【解析】A、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根据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T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8,可以计算得出Ti原子核内有26个中子,选项A不正确;B、元素是宏观概念,不可讲个数,因此Ti可以表示的是钛元素,选项B不正确;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见Ti原子核外22个电子,因此一个Ti原子内有22个质子,26个中子, 22个电子,一个Ti原子内所含的粒子总数为70个,选项C不正确;D、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建筑物外表面的金属板应该具有抗腐蚀性好的性质。根据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可见钛单质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选项D正确。故选D。
14.C
【解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由题中信息可知,X元素的质子数为17,是氯元素;该微粒的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小1,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符号为X-;该粒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8,已达到稳定结构;由题中信息可知,该微粒的质子数为17,故核电荷数为17;选C
15.D
【解析】设R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由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100%=70%,解得x=160。故选D。
16.A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B、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碘元素和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17.B
【解析】①2H:2个氢原子; ②2NH3:2个氨气分子;③SO2:每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④: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⑤Mg2+: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⑥2OH-:2个氢氧根离子;⑦H2O: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选项说法错误;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选项说法正确;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选项说法错误;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18.A
【解析】A、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可构成氧分子、臭氧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变为离子,离子也能变成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19.C
【解析】A、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此选项表述正确;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当最外层是8电子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此选项表述正确;C、原子不带电,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带负电,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阳离子带正电,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①②④属于原子,③属于阳离子,⑤属于阴离子,此选项表述不正确;D、①对应的元素是F,④对应的元素是Na,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此选项表述正确。故选C。
20.D
【解析】A、原子的原子核不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原子质子数为1,无中子,说法错误;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离开化学变化,原子是可以再分的,说法错误;C、原子得失电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也能转化为原子,说法错误;D、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核电荷数不变,核外电子数少1,说法正确。故选D。
21.2Cu ; N2 ;3CO32- ;S2- ;Mg ; 2NH4+ ; Ca2+、Cl- ; H2O2 ;mOH-
【解析】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铜原子表示为2Cu;一个氮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表示为N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3CO32-;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是离子,由于该离子核内有16个质子,所以该离子是硫离子,表示为S2-;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是原子,该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所以该原子是镁原子,表示为Mg;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铵根离子表示为2NH4+;构成氯化钙的粒子有钙离子、氯离子,分别表示为Ca2+、Cl-;
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过氧化氢分子,表示为H2O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m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mOH-。
22.(1)原子;(2)质子数/核电荷数;(3);(4)
【解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所以①是原子。故填:原子。(2)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图2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3)图2中A是17号元素为氯元素,元素符号为Cl,A最外层7个电子,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A是12号元素为镁元素,元素符号为Mg,B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2,所以中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4)D中当=16时,即质子数=16,电子数=2+8+8=18,则电子数比质子数多2个,即带2个单位负电荷,质子数=16的元素是硫元素,元素符号为S,所以表示该粒子的符号为。
23.(1) C6H12O6;H2; SO2; He;(2)C6H12O6、SO2;(3) 不同意;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两个相同的氢原子构成;(4)科学理论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
【解析】(1)葡萄糖由葡萄糖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6H12O6;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氢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其化学式为H2;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由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SO2;氦气属于稀有气体,由氦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He;(2)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上述物质C6H12O6、SO2分别由C、H、O,S、O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其属于复杂原子;(3)材料一中提到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而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两个相同的氢原子构成,故不同意其观点;(4)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在道尔顿的原子论上推陈出新,表明科学理论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
24.(1)三;(2)Na;(3) ;(4)④; (5)Mg(OH)2
【解析】(1)硅元素是14号元素,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4,有三层电子,元素所在周期数与对应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所以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可知,①是氢元素,②是碳元素,③是氧元素,④是氖元素,⑤是钠元素、⑥是镁元素,钠、镁是金属元素,根据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可知,钠元素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符合为Na。(3)②是碳元素,是6号元素,则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列为2、4,结构示意图为 。(4)元素周期表最后一列为0族,对应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所以上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④。(5)元素①、③、⑥分别为H、O、Mg,则可组成的化合物Mg(OH)2。
25.(1)金属;(2)20;(3)CaCl2;(4)A
【解析】(1)钙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2)由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20,表示质子数,故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0;(3)由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故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由钙和氯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4)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故选A。
26.(1) 65.38;微量;(2) AC/CA; C1-;四/4
【解析】(1)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38。锌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2)最外层8个电子(氦是2个)的结构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所以图二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C。据图二可知,D是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D形成离子是带1个负电荷的氯离子,符号是。据图二可知,E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4,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所以E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27.(1)进行对比;(2) 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3)分子是客观存在的,并总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解析】(1)E试管放有酚酞的目的是做空白对照,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影响;(2)D试管用热水加热,可以加速分子的运动,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3)由B试管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分子是客观存在的,并总在不停的运动;由C试管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给物质加热,可以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尽量防止氨气逸出,也可以更直观的说明分子运动速率的快慢。
28.(1)38;50;(2)1.462×10﹣25Kg。
【解析】(1)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38,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38。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88,核内中子数=88﹣38=50。(2)设锶元素原子的质量为x,则=88,x=1.462×10﹣25Kg。
29.(1)206;(2)26:3
【解析】(1)C13H18O2的相对分子质量=;故填:206;
(2)C13H18O2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故填: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