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花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落花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3 20:2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 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文章主次分明,寓理于物,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阐明了深刻而朴实无华的做人道理。课文内容简洁,脉络清晰,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共十五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自然段)写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种花生、收花生;第二部分(第 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作了准备;第三部分(第 3—15自然段)写过收获节时一家人一起尝花生、议花生,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详写了父亲和“我们”的对话,父亲对于花生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悟出了做人的道理。课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通过选取落花生这一平凡事物,围绕全家聚会这件小事展开叙述,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以小见大,引人深思。内容安排详略得当,略写种花生和收花生,详写了父亲与子女之间的对话,没有雕琢和修饰,通俗易懂,父亲和孩子们的一问一答,亲切自然,平易质朴。课文插图清淡质朴。画面展现的是在朦胧的月光下,低矮的花生丛中,一家人聚在茅亭中议花生的情景,令人感觉到一家人言欢惬意、温馨和美的生活情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亩、吩”等 5个生字,会写“亩、播”等 10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 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教学重点】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教师引导:大家看一下屏幕上的谜语,读一读,猜一猜。猜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继续引导:大家都猜出来谜底是什么了吧?对,就是花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教师板书(2落花生)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图片,并继续引导:这个谜语写出了花生的特点,花生也叫落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呢?大家课前都查找资料了吗?谁来说一说?预设:花生幼苗出土以后,经过 18—25天,就开始开花。开过花后的花柄接触到地面,就伸入土中。在土壤里,果实开始生长发育,长成饱满的花生。因此,人们又称花生为“落花生”。另外,花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2. 介绍作者。许地山(1893-1941),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笔名落华生。著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作品。教师引导:作者为什么用这种普普通通的农作物的名称作为自己的笔名 带着疑问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认字。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朗读课文,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识字方法。指名学生读词语,教师相机指导。半亩吩咐榨油石榴矮矮地通过组词“榨油、榨果汁、榨菜”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榨”。
2.学习写字。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交流易错字的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亩 播 浇 吩咐 亭 榨 慕 矮 谈
(1)“播、浇、吩、咐、榨、矮、谈”是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矮:最后一笔变成点。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脉络
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 1:“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开辟出来种花生。花生收获了,“我们”开了一个收获节,父亲和“我们”一齐讨论花生的好处。父亲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预设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们”家在后园过一个花生收获节,父亲和“我们”一起讨论花生的好处,教育“我们”做一个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那个晚上,“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并分别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课文分为几部分,能不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一下呢?
预设 1:第 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了种花生和收花生。
预设 2:第 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了尝花生。
预设 3:第 3到 15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了议花生。教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作者写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都只有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花了很多的笔墨,为什么
预设:课文是要借助落花生说明道理,而道理在议花生部分。
教师小结:课文主要是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叙述上有详略之分,目的是要突出主旨。教师板书(略详)
四、学习第 1—3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边读 1—3自然段,边思考问题:
①写“种花生”和“收花生”时,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②为什么说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提问: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 1:“我”从母亲的话里知道,这里本是荒地,而且姐弟几个又是第一次种花生,时间也仅仅几个月。这种结果当然令“我”感到意外。
预设 2:“居然”的意思是“竟然”,表示“出乎意料”。收获了花生出乎“我们”一家人的意料。
预设 3:这意外的收获,也可以看出花生的好种,易活,生命力强。
(2)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提问:为什么说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
教师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战争失败之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家眷搬到祖籍福建龙溪。他曾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因公务繁忙,很少参与家庭活动。
预设:因为父亲公务繁忙,能跟“我们”一起来吃花生非常难得。
点拨:这些资料帮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作者说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请你们的父亲”“实在很难得”也为后文父亲的出场以及他对孩子的教育打下基础。
五、小组合作学习,聚焦核心问题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学习要求:默读第 4—14自然段,思考从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预设 1:味道很美。
预设 2:可以榨油。
预设 3:价钱便宜。
教师相机指导,花生还可以做肥料和饲料。
教师引导:父亲说花生的最可贵之处时,为什么要说桃子、石榴、苹果?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是什么
预设 1:相同点是都好吃,都对我们有好处。
预设 2:不同点是果实的外表和长的位置不一样。
教师小结:父亲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是想强调花生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特点。
教师提问:你对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怎么理解的?
预设:父亲是借花生教育“我们”,做人不要只看重外表,要做有用的人。教师板书(做有用的人)
教师小结:没错,这就是借物喻人,由花生的品质总结出做人的道理。
教师追问:父亲为什么这样教育“我们”?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补充背景资料,点拨:
父亲的价值观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系。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因清政府的腐败,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作者许地山的父亲鄙弃荣华富贵,反对浮华虚荣,毅然抛弃家产,携全家回福建定居,宁可过清贫的生活。也正因为他崇尚质朴,力求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而也会教育子女为人做事要踏踏实实,不求虚荣。
2.教师相机补充有关“借物喻人”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借物喻人:借助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本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由物及人,借物喻人。借助具体事物“花生”,抒发了对于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追求。
3.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学生交流时,教师相机作以下提示: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一、什么是“体面”?生活中哪些人比较体面?二、什么是“好处”?生活中哪些人是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预设 1:体面就是有面子、有身份。比较体面的人有衣着光彩的人、样子好看的人......
预设 2:好处就是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像清洁工、义工、老农、边疆战士等,看着虽然不起眼,但一直在为他人和社会默默奉献。补充资料,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体会课文中的道理。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作者心上,对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就是为了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能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或体会加深理解,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
4.在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第 4—14自然段。朗读指导:对话中没有人物的心情、神态、动作等提示语,可联系第 1自然段,读出大家种花生、收花生的喜悦,再揣摩父亲说话的语气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读出父亲的语重心长,在读中体会大家对花生的喜爱。学生先在小组内练习朗读,再全班展示朗读。
六、分享收获,布置作业
1.教师引导: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吗?
教师小结:老师看到了体谅父母的同学,理解老师的同学,能替他人着想的同学等等,老师真的很欣慰,让我们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处的人。课下请你拿起笔来尝试着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写你身边像落花生一样的人。叙述时要注意说清楚事物的特点和由此想到的人的品质,抒发感受时不用大段议论或抒情。
七、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落花生》是一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训练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流程,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现总结如下:
1.猜谜激趣,实物再现,拉近距离。本节课在导课时我设计了猜一猜的环节:“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稍微有点生活常识的孩子一下子便猜出来了:花生。在学生猜出来后我迅速拿出好几样花生,有单粒的,双粒的,还有四个粒;有生的,有熟的;有圆粒的,还有长粒的......孩子们看到花生顿时兴致高昂,我借势而为,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说说对它有哪些了解?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花生在孩子们的心中便有了较重的分量。“你们真是作者许地山老先生的知音,他用文字写下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赶快去拜读吧!”孩子们很快进入角色,朗朗书声不绝于耳!
2.自读自悟,理清文章脉络。学生在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之后,我又引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围绕落花生,作者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列一列小标题。”此时学生们快速浏览,去搜索关键字词,在取舍中快速判断哪些词语更关键更准确,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和提升。然后班内交流,达成共识:种花生、收花生、做花生食品、议花生。我将孩子们的收获板书出来,让他们快速识记,既理清了本文的层次也为将来写文章列提纲夯实基础。
3.层层推进,体悟做人道理。此环节我分了五个层次去教学,层层递进,情感一步步得到升华。首先,侧重我们的话题主要凸显的是什么;其次,感受爸爸的话语中包蕴的内涵是什么;再次潜心阅读,感悟爸爸的话语运用的典型方法;紧接着拓展,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谈一谈相关的人和事;最后各抒己见,谈自己的理想。学生由内容到方法,由话语到做人,由他人到自己,情感在一步步升华。二、成功之处
通过猜谜、实物再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以读代讲层层深入。口语交际环节的创设使学生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真正落实了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教学目标,也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三、不足之处
对话的内容处理得比较匆忙,也没有涉及写话,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没有落实好。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学习,我会带着孩子们在分角色朗读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再仿造文章对比的写法进行小练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