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人教版生物中考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训练卷2了解生物圈
一、单选题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生态系统中的( )在发挥作用。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土壤
2.营头中学优美的绿化让校园空气变得异常清新,这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制约生物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影响环境
3.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即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4.柑橘不宜在北方种植,梨树不能生活在热带地区,这说明生物的生活受什么影响( )
A.温度 B.空气 C.土壤 D.阳光
5.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消费者和生产者
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A~D代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C→D可构成一条食物链
B.若B的数量增多,短时间内A和C的数量也增多
C.B,C,D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A合成的有机物
D.过程②可以表示为生物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
7.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的生态系统是( )
A.湿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8.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食物链可以准确的表述为:蝉→螳螂→黄雀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在食物链中,肉食性动物至少处于第三营养级
9.下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 )
A.一片桃园 B.池塘里所有的鱼
C.农田里所有的农作物 D.草原上的羊群
10.如图所示,将生长良好的甲、乙、丙3盆植物放在阳台上,甲盆定期浇适量水,乙、丙两盆不浇水.15天后,甲、丙两盆植物均存活,乙盆植物枯死.对此实验,下列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
A.乙盆植物因缺水枯死
B.仙人掌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变异
C.若给仙人掌定期浇水,其叶会转变成阔叶
D.阔叶植物能进化成仙人掌等叶成刺状的植物
1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兔和植物数量的动态变化,该图不能反映的是( )
A.生态系统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稳定
B.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C.生态系统中生物相互制约和影响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所隐含的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是( )
A.黄雀→螳螂→蝉 B.螳螂→蝉→黄雀
C.柳树→蝉→螳螂→黄雀 D.螳螂→蝉→黄雀→柳树
1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4.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用要途径,也是生物学习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探究温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B.该实验运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
C.该实验应以呼吸次数作为变量进行探究
D.若你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不同,应审视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后,再次实验
15.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无二氧化碳 B.无阳光 C.无有机物 D.水温太低
16.有人在草原上试验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试验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经分析,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试验区加网罩后( )
A.食物链被破坏 B.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C.干旱缺水引起虫害 D.没有了初级消费者
17.关于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互竞争,相互排斥 B.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C.相互依赖,绝对统一 D.相互制约,不能共存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土壤 B.阳光 C.水分 D.温度
19.生物圈的范围为(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0.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蚂蚁一起向一个大型的昆虫进攻,并一起把它搬运到巢穴中,蚂蚁间的关系属于( )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 D.共生关系
二、综合题
21.填空:
(1)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的“细胞学说”,阐述了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主要有 因素和 因素.
(3)常用的玻片标本有 、 和 三种.
(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而 的.
(5)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和 流动的.
22.请你填空: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原因是生态系统自身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具有一定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 。
(2)细胞是生物体 和 的基本单位;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 。
(3)细胞核中能够被染成深色的物质叫 ,它是由 和 组成的。
(4)草履虫的身体由 个细胞构成,它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叫 ,从外界摄入的食物在 (伸缩泡、食物泡)中被逐渐消化。
(5)植物的卵细胞位于 内,一粒花粉能够释放出的精子数是 个,植物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将发育成 。
2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我国唐代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1)诗句中的“落红”为落花,落花“化作春泥”离不开 的作用。
(2)落花中的 化作春泥中的 、 和 等。
(3)专家建议:环卫工人清扫的落叶,不要作为垃圾拉走,最好是堆积在树根附近,原因是 。
(4)“春泥”被植物吸收后,通过植物的 作用合成 供花利用。
24.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再下表中,回答问题:
生物种类 体内食物成分
小鱼 蜻蜓的幼虫
小球藻 ﹣﹣﹣﹣﹣﹣
蜻蜓的幼虫 水蚤
水蚤 小球藻
(1)表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2)根据表中的信息,请写出一条食物链链 .
(3)如果有毒物质DDT沿着食物链积累,在该生态系统中,DDT积累得最多的生物是 .该系统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 能力.
25.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
(2) 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片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 。
(4)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落花传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细菌和真菌,即分解者。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2.【答案】D
【解析】【解答】营头中学优美的绿化让校园空气变得异常清新,这说明生物影响环.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3.【答案】C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南北方温度不同,柑橘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南方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生长不好,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5.【答案】B
【解析】【解答】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消费者。
故答案为:B。
【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其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6.【答案】D
【解析】【解答】图中可以看出,A为生产者,D为消费者,BC为消费者,形成的食物链为A→B→C,A说法错误。
B、食物链A→B→C中,若B的数量增多,那么A会因B的增加而减少,C会因为食物增多,会增多,B说法错误。
C、B,C,D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A固定的太阳能,C说法错误。
D、过程②可以表示为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为基础题,在碳循环过程中,双向箭头两端是二氧化碳和生产者,指向二氧化碳的箭头数量最多,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湿地生态系统 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没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动植物种类少,B不符合题意;
C.海洋生态系统 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笑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也没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森林生态系统 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
分布 特点 作用 主要生物
自然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较稳定,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提供大量木材及林副产品,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被誉为“绿色水库”,最能维持生态环境稳定。 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动物以树栖、攀援生活为主。
草原生态系统 较干旱地区 动植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简单且变化剧烈。 提供丰寓的生物资源,如药材、动物皮毛等。能够保持水土。 植物以草本为主,动物以善于奔跑者和挖洞穴居者为主。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 水盐度高,受阳光、温度、含氧量影响大,藻类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 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生物资源丰富。 植物以微小浮游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多且大多可游动。
湿地生态系统 多水或过湿之地(潜水海洋、沼泽) 动植物种类多,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 很多种类的沼泽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湿地还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湿地中的植物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动物种类也异常丰富。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湖泊或池塘等 藻类植物和动物的种类很多。 调节气候,作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进行淡水养殖等。 淡水生物
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人工建立 生物种类较少,以农作物为主,人的作用非常突出,结构简单、易退化。 提供人类所需要的农作物及副产品。 农作物
城市生态系统 人工建立 人起主导作用,高度依赖其他生态系统,强烈干扰其他生态系统,自动凋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环境问题。 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主要是人,植物种类和数量很少,植被覆盖率低,不稳定。
8.【答案】D
【解析】【解答】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其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物种类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自我调节能力强,A错误。
B.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该链状结构没有生产者,不是一条食物链,B错误。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C错误。
D.食物链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书写为: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最高级消费者。所以,食物链中,肉食性动物至少处于第三营养级,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9.【答案】A
【解析】【解答】解:A、一片桃园,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B、池塘里所有的鱼,只有部分消费者,缺少生产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C、农田里所有的农作物,只是部分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D、草原上的羊群,只有部分消费者,缺少生产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所以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一片桃园.
故选:A.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甲盆定期浇适量水,乙盆不浇水.15天后,甲盆植物存活,乙盆植物枯死.通过甲乙做对比可知,乙盆植物因缺水桔死,水是影响乙生活的因素.符合题意.
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了刺,面积减小,大大降低了蒸腾作用,减少了水分的散失,因此能生活在缺水的干旱环境中.可见仙人掌能存活不是因为发生了变异,而是自身的特点能适应干旱的环境.不符合题意.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了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给仙人掌定期浇水,短期内不可能使其叶转变成阔叶.不符合题意.
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了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实验无法证明阔叶植物能进化成仙人掌等叶成刺状的植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还涉及仙人掌等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实验答题.
11.【答案】B
【解析】【解答】A、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平衡的状态。也就是生态系统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稳定,不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是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利用,但能量会沿着食物链逐级损耗、递减,符合题意;
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有的生物出生,有的死亡,有的迁入,有的迁出等,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但这种变化只要不超出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所以,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叫做生态平衡。
12.【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蝉吸取树汁,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故选:C
【分析】由所学知识可以知道:食物链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13.【答案】D
【解析】【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圈的相关知识,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范围方面来切入。
14.【答案】C
【解析】【解答】 A、该实验要“探究温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需要计对照实验:不同温度,不符合题意;
B、调查法是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因此,要“探究温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要运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探究温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应以温度作为变量进行探究,符合题意;
D、若你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不同,要尽量要设置重复组,以确认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得出科学的结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照实验的设置: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5.【答案】B
【解析】【解答】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绿色植物生存。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上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它们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着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合作等关系。
16.【答案】A
【解析】【解答】 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 昆虫→ 食虫鸟的食物链,农作物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导致农业害虫大量繁殖,使粮食减产。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网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网状营养关系。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是具有复杂的食物网,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相应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弱。在一个具有复杂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一般不会因为一种生物的消失而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但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17.【答案】B
【解析】【解答】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相互联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如食物链或食物网中任何一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因为其中某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由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食物链中的生物有:绿色植物(生产者)和动物(消费者);(2)消费者大都直接或间接的以生产者为食,消费者的数量依赖于生产者,食物链彼此交织形成食物网,食物网内的各种成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某一物种数量突然变化,就会影响食物网内其他生物的数量,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食物网内的某一物种的数量不仅只受所处食物链中上一营养级和下一营养级的影响,所有生物的数量变化都会对它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18.【答案】D
【解析】【解答】根据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可知,因春天到了气温回升,江水变暖,鸭也开始在江水里活动。这句诗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故答案为: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9.【答案】D
【解析】【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
20.【答案】C
【解析】【解答】许多蚂蚁一起向一个大型的昆虫进攻,并一起把它搬运到巢穴中,蚂蚁间的关系属于合作关系,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内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内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21.【答案】(1)细胞
(2)生物;非生物
(3)切片;装片;涂片
(4)薄;透明
(5)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解答】解:(1)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其中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3)生物玻片标本根据保存时间可以分为永久玻片和临时玻片两种;根据制作材料和方法可以分为切片、涂片、装片三种.从固体材料如茎切取薄片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切片.如:椴树茎切片;从物体上用挑取、撕取、刮去的方法而制作的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装片.如: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就是用牙签轻轻刮去制成的;用液体的材料如血液或非常微小的生物如细菌用吸管吸取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就叫涂片.如:血液涂片、细菌涂片.(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必须使光线能够依次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所以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为的是让光线能够通过.光线透过物体的结构进入人的眼睛,能够看到物体的结构.(5)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故答案为:(1)细胞(2)生物;非生物(3)切片;装片; 涂片(4)薄;透明(5)食物链;食物网
【分析】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3、生物玻片标本根据保存时间可以分为永久玻片和临时玻片两种;根据制作材料和方法可以分为切片、涂片、装片三种.4、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所选用的材料的特点是薄而透明.5、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随着吃与被吃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
22.【答案】(1)自动调节;限度;遭到破坏
(2)结构;功能;受精卵
(3)染色体;DNA;蛋白质
(4)一;表膜;食物泡
(5)胚珠;2;果实
【解析】【解答】(1)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3)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其DNA上有遗传信息,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4)草履虫的身体由1个细胞构成,它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叫表膜,从外界摄入的食物在食物泡中被逐渐消化。
(5)植物的卵细胞位于胚珠内,一粒花粉能够释放出的精子数是2个,植物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
故答案为:(1)自动调节;限度;遭到破坏;(2)结构;功能;受精卵;(3)染色体;DNA;蛋白质;(4)一;表膜;食物泡;(5)胚珠;2;果实
【分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强.
单细胞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是一定的.DNA呈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一朵花开发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23.【答案】(1)细菌、真菌
(2)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3)落叶可被细菌、真菌分解为无机盐,作为肥料促进树木的生长
(4)光合;有机物
【解析】【解答】(1)诗句中的“落红”为落花,落花“化作春泥”离不开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2)落花中的有机物化作春泥中的二氧化碳、水 和无机盐等;
(3)专家建议:环卫工人清扫的落叶,不要作为垃圾拉走,最好是堆积在树根附近,原因是落叶可被细菌、真菌分解为无机盐,作为肥料促进树木的生长;
(4)“春泥”被植物吸收后,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花利用。
故答案为:(1)细菌、真菌;(2)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3)落叶可被细菌、真菌分解为无机盐,作为肥料促进树木的生长;(4)光合;有机物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是分解者.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24.【答案】(1)小球藻
(2)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
(3)小鱼;自动调节
【解析】【解答】解:(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由表可知: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小球藻,消费者是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如: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3)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2)的食物链可知,小鱼是该池塘的最高级消费者,因此它体内汞含量最高.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故答案为:(1)小球藻;(2)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3)小鱼;自动调节.
【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包括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25.【答案】(1)生态因素
(2)气孔
(3)叶绿体
(4)生物圈
【解析】【解答】解:(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2)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3)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光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可见,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不见光部分的细胞无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片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叶绿体。(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生态系统,整个的生物圈包括所以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所以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家园。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分析】1、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还指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2、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从气孔进出叶片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
3、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利用其叶绿素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
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含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不是截然分开,生物圈与大气圈 、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