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教读引领课
谁是最可爱的人
【学习内容】
教材:《谁是最可爱的人》
丛书:《战士》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脉络,体会本文直接叙述与引用受访者的话相结合写法的表达效果。
2.批注阅读,把握文章的抒情方式及作用,感受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1.积累文学常识
本文是作家 从 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志愿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2.给下列红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什物(shí) 覆灭(fù) 聚歼(qiān)
B.军隅里(yú) 过瘾(yǐn) 坚韧(rèn)
C.犁耙 (lí) 奔流(bèn) 淳朴(chún)
D.掰断(bāi) 谦逊(xùn ) 兴奋(xìng)
B
魏巍
朝鲜
jiān
bēn
xīng
预习通关
第1课时
1950年10月1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越过三八线向北进军
美军B-29轰炸机编队轰炸朝鲜和我国东北边境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发表讲话:打败美国侵略者的任何挑衅!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邻邦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渡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一、初读故事,理清结构
1.阅读文章,看看文中记述了被作者称为“最可爱的人”的志愿军战士的哪些英雄事迹,从中感受到他们身上哪些精神品质。
松骨峰战斗
(第 4—7 段)
火中救孩子
(第 10—11 段)
洞中对话
(第 13 段)
奋勇杀敌
舍生忘死
舍己救人
热爱朝鲜人民
爱国奉献
无比忠诚
谁是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战士
2.这些事例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次序能否调换?
消灭敌人
——首要任务
保护朝鲜
——主要目的
保卫祖国
——核心思想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3.阅读文章讲述故事以外的段落,看看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并从内容与表达方式两方面做做批注。
第1-3、8-9、12、14-15自然段直接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运用反复、呼告、排比、设问、反问等方法,把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抒发出来。
2021 年热播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为背景,为我们重现了 1950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战的场景,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今天我们借助战地记者魏巍的通讯报道走近这些“最可爱的人”,感受到他们的美好心灵、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课后作业】
阅读丛书“保家卫国”单元的《船夫曲》《无线电话机旁》《游击队员宋二童》三篇文章,概括文章内容,为筛选演讲的爱国故事准备。
第2课时
一、深入揣摩,品味手法
1.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又引用受访者的话,找一找文中哪些语段运用了这样的写法,两种方式相结合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示例
【用作者的话】叙述、描写战斗经过,便于集中笔墨展现壮烈的战斗场面,推动情节发展;
【引用营长的话】(包括转述和直接引用),不但使人感到事件真实可信,而且也使文章富于变化。
【用作者的语言】介绍人物,推动情节发展;
【引用马玉祥的话】进一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展示志愿军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
【直接引用战士对作者所提问题的回答】中间穿插作者对战士的举止、神态的描写。既便于直接表现战士的幸福观,表现他们的美丽宽广的胸怀和爱国主义精神,还使读者感到战士仿佛就在眼前,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感。
2.本文具有强烈的抒彩,不仅在事实的记叙中包含感情,有些段落更集中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使人读后产生强烈共鸣。请你结合相关段落,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示例
第 1 段,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感受:“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 2 段用设问,明确提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直接点明本文的写作对象。
第 3 段针对部分读者对战士接触太少、缺乏了解的情况,用一组排比句赞扬志愿军战士。这组排比句饱含作者对志愿军战士崇高思想境界的热烈赞扬,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有利于感染读者。
本文通过对志愿军战士英雄事迹的叙述,歌颂了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高贵品质,不怕苦、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赞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激励大家热爱最可爱的人。
主旨概括
二、拓展阅读,迁移运用
运用所学的知识,阅读丛书中孙犁的《战士》一文,注意叙述的语言和小战士的话,批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与全班同学交流。
参考示例
1.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小壶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4—6 段)
【批注】作者用自己的话叙述第二次来访,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2.“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8 段)
“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难道我能一辈子干这行当吗?”(13 段)
【批注】引用小战士的话,刻画了一个乐观的小伙计、小战士形象,真实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硝烟弥漫之际有那些最可爱的人在战场上为我们保驾护航,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在各自的“战场”上
奋斗的“可爱的人”。
【课后作业】
1.阅读丛书“保家卫国”单元的《船夫曲》《无线电话机旁》《游击队员宋二童》三篇文章,概括文章内容,为筛选演讲的爱国故事准备。
2.推荐阅读:王树增《朝鲜战争》,搜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