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赵州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精准简练又生动。全文结构清晰,按“总—分—总”顺序分为三个部分,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等。第二段写赵州桥巧妙的设计。把赵州桥的独特的外形特点清晰的展现在人们眼前,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第三段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第四段写了赵州桥的地位,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篇课文还从建筑艺术这个侧面,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认识“赵、省、县”等 10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 13个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 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 2自然段,了解赵州桥巧妙的设计。
4.能向他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和写字。
2.理解第 2自然段,了解赵州桥巧妙的设计。
3.能向他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首课教育
1.欣赏歌曲——《工匠精神》,体会工匠精神的内涵。
生自由发言,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2.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3.提出问题: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就应有工匠精神。在学习的时候,要用一种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用心地学习,将学习中的任务当做工艺品去雕琢。在生活当中,承担职责,把自己当下的做好,脚踏实地,传承工匠精神。
二、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师: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新课,首先,请同学们看图片,这是什么形状?对,这是圆形。那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新图形,这种图形叫拱形,它可以是圆的一半,也可以是圆的一部分。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了解一座用石头砌成的拱形的桥,他就现在我国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我们一起来叫叫它的名字(出示课件)
生:赵州桥。
师:孩子们,赵县在古代叫做赵州,所以这座桥叫做——赵州桥。同学们。要注意赵的写法,赵是我们本节课要会写的生字。
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赵”。(左下包围结构,重心偏左,走的撇短捺舒展,最后写撇点)在你的本子上把这个生字写两遍。
三、活动引路,学习字词
出示本节课任务——做一名小导游,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1.非常了解所介绍的景点。
2.口齿清楚,无常识性错误。
3.用解说的语气,表情自然。三项要求都达到的为五星级小导游!小导游们有信心吗?那就来接受老师的挑战吧!
第一个挑战任务——识字关
1.出示生字词,生开火车读
2.生找生字词排列规律。提问引读:第一行交代了赵州桥的位置在——赵州桥又名——它的设计者——它的地位是——它的价值是——总结:这一段告诉了我们赵州桥的基本信息。告诉了我们这是一座怎样的石拱桥?世界闻名(板书)
3.区分多音字:爪
4.请一位小导游介绍赵州桥的基本信息。
四、精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挑战任务——课文关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是围绕哪几个关键词来写的。(生读课文并圈画。)指名回答——课文是围绕雄伟、坚固、美观来写的。
(板书:雄伟、坚固、美观)
2.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1)数一数: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
(2)想一想: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呢?(赵州桥非常雄伟。)
总结:这句话其实就是课文的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放在一句的开头,叫总起句。这种构段方式就叫总分。
3.作者是怎样把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写具体的?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1)雄伟你是从哪里发现了它的雄伟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图片。结合学生实际,了解 50多米,9米多的长度有多长。
(体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读句子。
(2)坚固你是从书中的哪里看到了它的坚固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总结:这么坚固的赵州桥横跨在 37米多宽的河面上,是多么雄伟啊!此时此刻,赵州桥出现在我们面前,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4.赵州桥巧妙的设计是指什么?
过渡:赵州桥闻名于世界,不仅在于他的雄伟,还在于他巧妙的设计。那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设计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指名回答,接着提出问题:
(1)大桥洞左右两边为什么还要设计小桥洞呢?这个小桥洞都有什么作用呢?(播放视频,直观感受赵州桥巧妙的设计。)生谈感受。
(2)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既......又......)5.联系上下文、古代的各类型桥理解“创举”的意思。
五、回归整体,介绍赵州桥
1.找几位小导游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教师评价)
2.总结本节课内容。
六、作业布置
其实赵州桥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了解的地方,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下请同学们完成本课的字帖。
七、板书设计
11 赵州桥世界闻名雄伟长宽坚固设计美观智慧才干
《赵州桥》评测练习
一、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石拱(ɡǒnɡ gōng) 横跨(hèng hénɡ) 设计(sè shè)
前爪(zhǎo zǎo) 省会(xǐnɡ shěnɡ) 安济(jǐ jì)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县( ) 省( ) 设( ) 济( )
具( ) 雀( ) 没( ) 挤( )
三、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创举:
2. 将文中带括号的句子补充完整。
3. 用横线画出本段的关键句。
四、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世界闻名、石拱桥、雄伟、创举”这些词语,向游客介绍一下赵州桥。
《赵州桥》课后反思
本节课,开篇以首课教育《工匠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踏实认真。在教学中,字词教学是讲读课文的常规性任务,本节课的字词我进行了分类,将生字与课文内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又通过具体语境帮助学生区分多音字,初步扫清生字书写障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我以学生当小导游的方式贯穿课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是课文学习的重点。由于是第一课时,我重点讲解了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的是围绕赵州桥雄伟坚固来写的。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这两段话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我先让学生了解了本段的结构:总——分,又以问题“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入手,让学生找到课文中相关语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教室的长宽,让学生直观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引导学生自己到课文中去获得信息,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我适时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创举”,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先利用视频展示了小桥洞在洪水来临时如何减轻大水对桥身的冲击力,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这种设计的好处,又出示了古代常用样式桥的图片,由此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产生敬佩之情。但是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例如:评价方式单一,在学生当小导游介绍时,应让学生互相评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课堂的有效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