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安塞腰鼓》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安塞腰鼓》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3 23:2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安塞腰鼓》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组文阅读课
教材:《安塞腰鼓》
丛书:《望秦俑》《陕北秧歌》
【学习内容】
1.朗读文章,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生命力量,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思。2.品味语言,赏析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修辞手法和短句句式的表达效果。【学习目标】预习过关
jiá(  )然而止 耳 pàn(  ) 磅 bó(  )  tóng(  )仁 huì(  )暗  mò(  )然   jī(  )绊  震 hàn(  ) miǎo(  )远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②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晦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③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市的安塞区最为盛行,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其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链接资料1.大声朗读课文《安塞腰鼓》。活动一:朗读课文,体会情思2.边朗读边思考:(1)有一个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是哪一句?有何作用?第13 段:好一个安塞腰鼓!第17 段:好一个安塞腰鼓!第22 段: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第24 段: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参考示例(2)“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好一个安塞腰鼓!”多次反复出现,使文章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反复强调,层层递进,把情感逐步推向高潮,突出作者对西北汉子的阳刚之美,对渴望冲破束缚的磅礴力量,对痛快淋漓的生存状态、生活态度的由衷赞美。(3)为什么第22段前面,“好一个安塞腰鼓”前面加了一句“好一个黄土高原”?作者热爱和赞美安塞腰鼓,更赞美黄土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赞美黄土高原民众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赞美中华传统民风民俗的深远影响。1.(1)朗读以下语段,看看它与《安塞腰鼓》中的哪段话内容相仿。一捶起来就忘乎所以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狂舞在你的面前,鼓点急促,流苏飞扬,脚步蹦跳着,瞳仁闪射着光芒,风姿强健。安塞腰鼓在黄土高原上爆出了一场壮阔、豪放的舞蹈。活动二:品读语句,赏析手法(2)朗读《安塞腰鼓》第7段,说说自己的朗读感受与读上面一段话时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安塞腰鼓》第7段读起来感觉汪洋恣肆、排山倒海、慷慨激昂、酣畅淋漓,这种效果得益于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排比极力铺陈,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反复回环往复,强调了文章的主旨;比喻生动形象,使描写直观可感,形神兼备朗读以下语段,看看它与《安塞腰鼓》中的哪段话内容相仿。2.自选语段,朗读并体会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删改语段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改后在小组内大声朗读。(2)小组齐读删改段对应的原文段落,比较体会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3)组内交流,结合具体语句说出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将鼓点比作骤雨,将流苏比作旋风,将脚步比作乱蛙,将瞳仁比作火花,将风姿比作斗虎,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腰鼓的急促、迅疾、变化多姿、富有力量。运用暗喻,比喻词“是”更肯定,更坚定,更有力量。作者把喻体放在前边,本体放在后边,喻体就特别有冲击力。“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是递进式排比,情感越来越强烈,“没命了” 是夸张,写出了后生捶打腰鼓的巅峰状态,拼尽全力,用生命在敲鼓。参考示例1:3.关注运用丰富多样的句式的表达效果。(1)朗读以下语段,看看它们与《安塞腰鼓》中的哪段话内容相仿。语段1:这腰鼓,使空气、阳光、世界变得燥热、飞溅、亢奋了。语段2: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光影变幻。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2)朗读《安塞腰鼓》第8段和第23段,说说自己的朗读感受与读上面两段话时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安塞腰鼓》的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短句急促有力,长句酣畅淋漓,且句式的使用紧密配合氛围的变化,而不是为长而长,为短而短,为变而变。4.自选语段,朗读体会综合运用多种句式的表达效果(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将段中的语句改成相仿的句式,改后在小组内大声朗读。(2)小组成员齐读改写段对应的原文段落,比较体会综合运用多种句式的作用。(3)组内交流,结合具体语句说出多种句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参考示例1:第8段在第7段(一组以描写为主的急促有力的短句)之后出现,使行文节奏变缓,抒情意味渐浓,引导读者从壮阔火烈的场面中暂时退出,感受安塞腰鼓对周围环境的改变,体会其磅礴的力量。第27段写腰鼓表演临近高潮,用一连串灵活跳跃的动词,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沸腾的群舞中,应接不暇。参考示例3:第23段的一组排比句,句式由短变长,极力铺陈,最终汇成排山倒海之势。参考示例2:阅读丛书中《望秦俑》《陕北秧歌》两篇文章,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两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与《安塞腰鼓》相似的情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活动三:拓展阅读,感受民俗《陕北秧歌》“你听,鼓点又响起来了,那群男女老少早就迫不及待了,扭吧,疯了一般地扭,不要命了地扭,扭出陕北人的好心情,扭出一个人人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参考示例:《望秦俑》“经过亿万斯年的风吹,那天南地北的纤沙细沙,堆积成了黄土高原;同样,你们从四面八方来,汇集成一支骁勇的大军。黄土高原,雷劈不倒,电砍不摇;你们抵得住明枪,防得住暗箭,永远列成一个坚强的战阵。你们和黄土高原,有着何等相似的凝聚力啊,秦俑!”2.两文中的哪些语句有与《安塞腰鼓》相似的民俗元素?《望秦俑》:“一看见你,就看见黄土高原了,秦俑,望不见的恢宏,望不尽的壮阔,望不尽的苍苍茫茫起起伏伏,碰碰撞撞的塬、梁、峁、河谷。山疙瘩连着山疙瘩,沟壑连着沟壑,重叠着,间杂着!向东、向西、向南、向北,迷迷蒙蒙地展示着一个字:黄,黄,黄,直到天的尽头……”《陕北秧歌》“哦,一群英俊的后生和俊俏的姑娘踏着鼓点,个个生龙活虎,活灵活现……”3.两文中哪些语句呈现出与《安塞腰鼓》相似的风格?《望秦俑》:“啊,秦的将士!你们‘扫六合’的呐喊声,漫漫几千年,即使埋藏于地下,也一定总是持续不休,激越而粗犷,深沉而洪亮,凌厉而悠长。我想,当人们揭开地表之时,你们只是由于惊异,呐喊声才戛然而止。”《陕北秧歌》“忽听铿锵的锣鼓声从天而降,似千军阔步前行,有排山倒海之势;似众仙齐奏鼓乐,有醉人的天籁之音;又似万马奔腾,有激越大地之威。阅读丛书中的《云南的歌会》《北平的零食小贩》《火把节之歌》,批注3-5个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修辞手法和短句句式的表达效果。【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