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灯笼》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灯笼》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3 23:3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灯笼》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组文阅读课
教材:《灯笼》
丛书:《新年怀旧》《除夕情怀》
【学习内容】
1.默读文章,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思,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2.比较阅读,感受“散文的自由笔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学习目标】
预习过关
锵(   )然  焚(  )身   溺(  )炕
神龛(  )   怅惘(  )   幽悄(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qiāng
fén
niào
kān
wǎng
qiǎo
2.根据拼音写汉字。
wò(  )旋   争 sòng(  )  
静 mù(  )   乡 shēn(  )




1.默读《灯笼》,圈点勾画关键信息,概括:围绕灯笼,作者回忆和联想到了哪些事?可分为哪几方面?有哪些有关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
活动一:默读课文,梳理“记忆”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第3自然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第5自然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我”消夜食品;
第6自然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第7自然段,元宵节看灯;
第8自然段,族姐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
第9自然段,在纱灯上描红;
(1)事件 :
参考示例
乡村日常生活
乡村艺术表演
乡村年节欢庆
第10自然段,由宫灯、唱词联想到汉献帝;
第11自然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参考示例
历史文化
(2)“灯笼”在课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①起线索作用,串联起各个材料,文中所有叙事都“灯笼”有关;
②寄托着作者对故乡的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3)作者表达的情感 ,在全文各段中有怎样的变化?
早年乡村生活
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深情
激情
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
内容 分类 段落 相关描述 蕴含的意义
村民日常生活 1
3 5、9 乡村艺术表演 2
6 乡村年节景象 7
8 (4)梳理内容,了解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大人管制小孩“玩火”,但他们自己“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我”夜晚随大人去迎接进城归来的祖父,祖父“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
其他如在村里上灯学,“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以及“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等。
“灯笼”与村民生活不可分离,给人以温暖。
“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
“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
“灯笼”装点了乡村的节日,带给村民欢乐。
历史 文化 7
8 10 11 “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
《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
“‘……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
“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灯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课文所叙之事多而杂,是否给人杂乱无章之感?你怎样理解“阅读提示”中提到的作者的“散文的自由笔法”?
不会给人杂乱无章之感。表面看,作者是顺着自己的思绪写的,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流淌出来,意绪纷繁。实际上,所有的细小事件都与“灯笼”相关,“灯笼”是课文的话题,用“它”拢起各种材料;情感是课文的暗藏线索,它既串联起各种材料,又是课文的灵魂、主旨所在。体现了这类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灯笼》一文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举一例说明。
课文融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于一体,自然而然地交错进行,创造了散文的艺术境界。
第2段叙述早年乡村“灯笼”的一个个影像,末了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这是议论,既总结这一段的内容,又表明脑中相关记忆很丰满,表达了一种怀念的情感。
自读丛书中的《新年怀旧》《除夕情怀》两篇文章,从民俗的价值意义、作者的情思、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效果等角度,任选一两个角度写一段文字。
活动三: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除夕情怀》这篇文章根据需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通过对除夕这种特殊情境下人们多种特别行为的描述,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团圆、喜庆、祥和的有中国味道的除夕画面。表现了人们对时间的留恋,对亲情的看重,对美好文化的歌颂与真挚的热爱。
参考示例:
阅读丛书中的《花灯(节选)》《酒醅子飘香》《中秋团圆》,参看课文后的阅读提示批注自己的阅读思考3至5个。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