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写作:学习仿写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写作:学习仿写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3 23: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写作:学习仿写
【教学目标】
1.参考教材中的写作指导和丛书中的范例、类文,完成不少于200字的心理描写片段仿写。
2.模仿《社戏》《安塞腰鼓》《灯笼》,自选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介绍家乡民俗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
对仿写的重要性有进一步认识,把握仿写的方面,学习仿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最大的一种,因为它描写的对象“无声无形”“无影无踪”。让我们先回顾学过的课文中几个心理描写的片段,梳理一些写好心理活动的有效方法吧!
二、温旧文,探技巧
1.重读《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师举例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说说这两段文字分别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哪些词句把心理活动呈现得特别细腻丰富。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由急切渐趋陶醉,彻底放松,融入自然,享受宁静和自由……)
——《社戏》
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极度恐惧,仿佛灵魂出窍,不甘于现状,终于无法战胜自己的无奈……)
——《走一步,再走一步》
(此环节教师在学生结合文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相机引导其细读文本,读出表层意思外的深层意蕴。不设固定答案,鼓励个性化解读。)
2.小组交流从课文中学到的心理描写的方法。
教师设疑引导:短短的两句话,却能将难以明辨、难以明言的心理活动写得真切可感,极易引发读者共鸣。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
学生分组研讨交流,各组长梳理归纳。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心理描写的方法。
(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各抒己见即可,不设固定答案。)
(1)借景物描写烘托心情。(2)巧用副词增加意蕴。(3)用看似不合情理的描述增加新奇感。
三、读范例,学新招
1.阅读丛书《社戏(节选)》片段和《故乡的路》。
教师举例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说说这两段文字分别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哪些词句把心理活动呈现得特别细腻丰富。
我深愧浅陋而且粗疏,脸上一热,同时脑里也制出了决不再问的定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厌恶、烦躁、极力忍耐、彻底失望、谴责……)
——《社戏(节选)》
一股热浪倏地涌上我的心头。我是一个山里娃,是在这大山里爬滚大的。我家屋前一座山,叫洪界山;屋后一道岭,叫花山岭。花山岭是一座石头山,长不出大树,也开不出鲜花,只长了漫山遍野的茅草。(瞬间感动,欣喜,眷恋故土,惋惜、无奈……)
——《故乡的路》
(此环节教师在学生结合文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相机引导其细读文本,读出表层含义外的深层意蕴。不设固定答案,鼓励个性化解读。)
2.小组交流从《社戏(节选)》片段和《故乡的路》中学到的心理描写的方法。
教师设疑引导:上面两段文字都传达出极丰富而蕴藉的情感,但文段中直接描写心理的文字似乎并不多,那么这些难以言传的复杂情感是通过什么方式传达出来的呢?
学生分组研讨交流,各组长梳理归纳。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间接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
(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各抒己见即可,不设固定答案。)
(1)“大词小用”,强化感彩。(2)用看似没有必要的排比铺陈无聊、无奈、厌烦等负面情绪,极具感染力。(3)用能产生画面感的词语传情达意。(4)改变常规表述方式,增强语言意蕴。
四、学以致用,片段写作
1.学生自主完成片段写作。
选择自己熟悉的写作素材,最好是亲身经历过的心路历程,仿照课文、范例或类文的写法完成一个200字左右的心理描写片段。
2.小组交流分享,互相评改。
参考句式:
此片段中的“______________”还可以写得更______________。建议作者这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布置作业
重读教材中的《背影》《秋天的怀念》和丛书中的《陕北的春》《故乡的路》《观舞记》,关注文中平凡的事件、平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为下节课的仿写做准备。
【板书设计】
心理描写的方法
词语   修辞   表述方式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心理描写的片段仿写,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整篇仿写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一次仿写训练。
二、读教材,探技巧
阅读教材“学习仿写”相关内容,阅读丛书文章《陕北的春》《观舞记》等,探讨:仿写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1.小组成员讨论,组长梳理讨论结果。
2.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点拨。
(1)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2)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
(3)模仿范文的写作视角等。
教师小结:
好的篇章结构可以更好地展现文章中心,如《回延安》用“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的顺序来结构全诗,篇章结构清晰,从多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的深情;写作手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如《安塞腰鼓》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对“好一个安塞腰鼓”四次反复,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的赞美和西北人民渴望摆脱贫困和束缚的强烈渴望;恰当的写作视角可以更好地叙述和表达,如《社戏》以儿童视角叙述儿时在家乡看社戏的经历,表达了“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
三、温习旧文,尝试写作
重读《社戏》《安塞腰鼓》和《灯笼》,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借鉴其中一篇文章的结构方法,加以变通和创新,选择合适的视角写一篇介绍家乡民俗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题目自拟。
要求:
1.调动记忆,选取能寄托亲情的物件,呈现精彩的细节。
2.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四、写作实践
学生构思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收交习作,学生按照评价量表互批
学习仿写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等级及标准 自评 他评 修改建议
选择合适的篇章结构进行仿写 优秀:能仿照某篇文章的布局进行写作,还能有自己的变通和创新
良好:能仿照某篇文章的布局进行写作
一般: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中有仿写的意识
选择合适的写作手法 优秀:能仿照某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还能有自己的变通和创新
良好:能仿照某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
一般:文章写作时用了1~2处写作手法的仿写
展现人物的心理 优秀: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
良好:比较具体、真实地展示了人物心理
一般:有体现心理描写的语句
【板书设计】
仿写
仿结构 仿写法 仿视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