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本文是学生升入高中以后第一次学到现代散文。我们先谈谈读现代散文的几点认识。
(一)散文阅读教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什么是散文,有个一个粗浅的认知。就虚构性的文学体裁而言,小说是旁叙体,作者塑造人物和结构事件,通常不会直接露面;戏剧文学则是代言体,倚靠戏剧人物自身的语言,营造戏剧冲突,塑造人物。相对来说,散文则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自叙状”,即散文之所以是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对自我的叙述。梁实秋曾说过:“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掩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露地表现出来。”
由于散文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我们的教学就应该着力于作者的情感思想的存在,直接聆听作者的心声,就是与作者直接对话。因此,教学散文,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散文写了什么人和事(景),作者对自己所写具有怎样的情感倾向,读者怎样从散文语言现实中感受到作者的看法和情感,以及读者对散文所写之人之事及其感情的看法。一般说来,散文作者的感情是往往隐藏于文本事实、字里行间之中,需要细心体会才能有所领悟。
(二)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怎么教?中国现代文学著名作家群体中,郁达夫是一位有着名士气质而又不耽于凌空蹈虚的人。他的散文具有他这个人不一般的个性和才情。且写作此文的身世、时代也应该在文中著上鲜明的情感印痕。
故此,王荣生教授说:“我们在看郁达夫对秋的感受的时候,一定要看作者感受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他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感受。这才是我们在做散文教学设计的一个起点所在。”(《散文教学教什么》)
(三)关于散文学习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层次和维度,建议参照近几年全国卷此类散文高考的能力要求。虽然,我们不能把课堂教学窄化为考试,但是不考虑考试因素的课堂教学很可能走向虚化。
二、教学目的
(一)对本文所描述的景物、人情等物象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二)经由文本细读,理解郁达夫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及其缘由。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ppt:
郁达夫(1896 -1945)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创造社里跟鲁迅私交最深的作家。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个性化的自我表现。在他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郁达夫的好友、艺术大师刘海粟:达夫感情饱满细腻,观察深切,才思敏捷,古典文学、西洋文学根基都雄厚。从气质上来讲,他是个杰出的抒情诗人,散文和小说不过是诗歌的扩散。他的一生是一首风云变幻而又荡气回肠的长诗。这样的诗人,近代诗史上是屈指可数的。在新文艺作家的队伍中,鲁迅、田汉而外,抗衡者寥寥。
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及《故都的秋》等。他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被日寇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丛林。
他说:“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到新加坡:“最后胜利,当然是我们的,必成必胜的信念,我们决不会动摇。”《沉沦》:“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这些材料可以作为作文素材积累)
(二)文本阅读
1.速读全文,找出文章的最关键的一句话。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1)结合全文考虑这句话有几层意思:
①作者通过江南与北国之秋的比较,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
②从形、态、情三个方面渐次写北国之秋的特征;
③以江南之秋衬北国之秋,用“特别”表示程度的区别,用“来得”表示状态的证候,强调北国之秋的别致情韵。
(2)为什么第一段里写作“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是否可以直接简化为“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为什么?
2.初步研读作者是怎样写“清”“静”“悲凉”的。主要研读三四两段。
(1)第三段中,先研读前前5行句子。提示点拨:
本段主要写后面的院中静坐之所见所闻,为什么先要写陶然亭等句子?
写院中静坐时为什么在屋子及腰壁时要加上“破”?
泡一碗茶,院子里坐,可以简化为“喝茶静坐”吗?
对照前后看,为什么要强调皇城人海?
(2)再研读日光和牵牛花。
为什么要在“日光”前,加上“一丝一丝”?还有要“槐树叶底”“朝东细数”?
为什么要在牵牛花后面附注“朝荣”呢?对牵牛花颜色优劣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秋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用它作为陪衬?
(“朝荣”其实是指木槿花,牵牛花应该为“朝颜”。强调这种植物花期的短暂,展示了一个从盛放到枯萎的生命过程。秋草:数量上,仅有几根,稀零;布局上,疏疏落落,衰落 ;形态上,尖细且长,凋零。)
(3)第四段中,主要研读槐树。
本段最后一句“深沉的地方”,其深沉到底体现在哪里?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为什么要选择槐树的落蕊?
从细微处,显示北国之秋的特征:朝荣夕灭,旦飞暮沉;槐树蕊极易飘落,在凋零之后铺满地面,但它却用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与清浅的扫帚丝纹表达着那一份秋的清闲与细腻。槐树花从盛开满枝头到飘飘洒洒落地,是生命从绽放到衰败的过程。
秋蝉、秋雨、果子,也用这样的读法,自行读读议议。
3. 研读作者怎样写出“特别”。
研读“特别”之一,主要研读第二段及都市闲人相关内容——人的比较;对秋蝉的深入分析。
(1)研读第二段及第七至第十段相关内容。
先比较南国之人与北国之人的称呼之别。
为什么称做“市民”?又为什么叫做“都市闲人”?
(前者,繁华热闹的大都市民众生活紧张忙碌;“闲人”则突出其悠闲自得、优哉游哉之状态)
在看这两类人的典型的动作。南国之人是“夹”在“市民”中间。而“闲人”则是“咬着烟管”,立上桥头,“微叹互答”。请学生分析这些行动都表现什么?
“夹”在市民之中,说明路上行人之多,人流之拥挤;没有情感色彩,也没有人情温度;为生机奔波,步履匆匆。
“咬着烟管”,立上桥头,“微叹互答”:行动缓慢,心态悠闲,沟通互答,充满人情味。 再看作者的感受:一是“混混沌沌”,一是“缓慢悠闲”。
作者感受中的南国之人是拥挤、忙碌、冷漠(相互不太搭界)的,而北国之人是清闲、自在、有情的。“清”既是人的状态之清闲自在,也是人们之间关系的清晰沟通。作者把“清”写到了人情深处。
研读“特别”之二,分析文字第五段,看南国北国之蝉的比较。
(2)南方非要到郊外,才能听到蝉鸣,这表达什么意思?
(3)北方的蝉鸣,为什么要强调“衰弱的残声”?
(南国之秋,城市里无法听到蝉声,只有到郊外或是山上这种比 较安静的地方才能听到,其实是以静衬动,暗示南国的城市过于吵闹,掩盖了蝉鸣。)
(说明北国秋蝉的叫声是轻微的,而这样细微的声音“到处”都能听见,以动衬静,用秋蝉的嘶叫反衬北国之秋的静谧。)
所谓的“清”“静”并不是“冷清、寂静” 的意思,而是指“清闲”“静谧”的舒适感受。“特别”两字显示了不一样的程度。
研读研读“特别”之三:
(4)研读第十一段,为什么说“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作者持有怎样的生命观,联系前文的描述,请分析一下。
在作者眼中,秋日的果实最美之时并非完全成熟之日,而是将熟未熟之时——果子成熟到八九分的时候。何以故?郁达夫觉得果子成熟就意味着生命的衰败和消亡。
联系前文,蝉在初秋时节发出“衰弱的残声”,表明它们也经历着由响亮的鸣叫彰显生命到发出衰弱的残声显示生命逝去的过程。从牵牛花、槐树蕊、果实等事物中也都能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过程性;这个过程从盛放到逐渐走向衰败。
(5)第十二段提问:
①本段以议论入文,它要表达什么并起什么作用?
A.秋总能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亡,这是没有国别也没有阶级差异的。这是作者描摹故都之秋的文化背景。
B.中外诗文中都有关于秋的描写,而秋的深味在北方最彻底。这是作者描摹故都之秋的文化铺垫。
C.从文学成就的角度看,描写秋的成就为最高,最出色,也最有味。这是作者描摹故都之秋的文化背景。
D.对秋天景色的感觉,其实世界各地是一样的,不过,由于中文有“秋士”的说法和经典的作品,故此,与秋的关系特别深切。这是作者描摹故都之秋的文化铺垫。
②既然古今中外关于悲秋的叙述已经很多,郁达夫再写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审美价值呢?请同学们联系文本内容分析。
本文所写是“特别”的秋味。郁达夫笔下的悲秋之“悲”,固然与“悲秋”文化有关,但是,更有他自身的价值。
它所写的生命虽然由盛转衰,看似悲凉,但实际上却蕴含着一种特别的“悲凉”之美。牵牛花朝开夕败,但它依旧恣意地盛放——即便在破壁腰中,还有让其底下长着几根不茂盛、不茁壮而生命也行将终结的秋草(比较:如果写牵牛花长在竹篱笆上,境况就完全不一样,那是没有生命的。),虽然渲染了深深的悲凉,可它依然去自然地张扬秋意,显示充满悲情的生命状态。
盛夏已逝,秋蝉的嘶叫已经“衰弱”,但它依然“声嘶力竭” 地嘶叫,用它的生命作最后的歌唱;秋果亦复如此。
面对生命由盛转衰的结局,它们并不放弃、颓废,反而格外努力地绽放其生命的光彩。即使“清、静、悲凉”,但绽放了触动郁达夫情思的别致的美。
4.作者写出这样特别的悲秋体验,跟他创作时的生活有否关系?
(1)读背景材料
展示:
郁达夫是一个积极投身于新思想、新文学的时代青年。曾于 1913年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与郭沫若等人发起并成立了创造社,勇敢地投身新文学运动,直到1922年由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1919年9月,回国参加政府组织的外交官和高等文官的选拔考试,他把这视为报效祖国的难得机会。但是两次考试的落榜使他愤懑难忍。此后,辗转南北多所大学任教,他的儿子于1926 年6月在北京病逝,当时他正在南方,匆匆北上却没见到儿子最后一面。
据《达夫日记》,郁达夫于1934年8月15日刚到北平,即去拜访旧友,“问故人生前身后事,为之凄然”;又去到东安市场,“卖旧书之伙计某,还记得我十年前旧事,相见欣然,殷殷道故,像是他乡遇见了故知”。他来到北平, 一切似乎与十年前一样,但一切似乎又都变了,故人之事,谈起凄然,即使卖旧书的伙计还记得“我”,也早已物是人非。 8月17日晨,写下《故都的秋》。
(2)用简要语言概括郁达夫当时的境遇,并结合课文讨论郁达夫的审美价值取向。
①考试落榜,报国无门,儿子夭折,物是人非。
②故都给郁达夫许多悲伤的记忆。人生境遇从满怀热情到激情熄灭,从家人团聚到爱子离去,从友朋相聚到零落凄然,人生境遇由盛转衰。但是即便凄然悲凉,人间仍有温情。他把这种经历当做一种审美:无论是秋蝉还是牵牛花,是果子还是槐树蕊,面对生命的凋零仍然展现出最美的生命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