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在经济领域的核心任务,是围绕“耕战”目标,推行重农政策,强化国家经济汲取力与社会动员力。比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措施,就体现了这一任务。据此判断,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
A.意图平衡各国实力 B.着眼于改变经济结构
C.旨在实现富国强兵 D.以重构大一统为目标
2.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唐太宗采取了( )
A.互惠互利的对外政策 B.开明宽松的民族政策
C.为国理财的财政政策 D.求贤纳谏的人才政策
3.作为北方民族政权,辽朝并非匈奴、突厥一类纯粹游牧帝国,亦不像北魏那样完全移入中原农业区,而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国家,反映到政治制度上,也有其独特的特征。这一特征是( )
A.南北面官制 B.猛安谋克制 C.驿站制度 D.四等人制
4.1759年乾隆帝平定了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 )管理新疆军政事务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5.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
A.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B.使中国开始“开眼看世界”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中国丧失了领事裁判权
6.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在回忆录中写道:“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的解职和袁世凯的登台而结束,实际上是失败了,”这里的“失败了”是指辛亥革命( )
A.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B.未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造成了政局动荡不安
7.据统计,1927年党的五大召开时,57967名党员中工人成分占50.8%;1928年6月,130194名党员中工人成分占10.9%;1929年工人党员占比降为7%,1930年7月降为5.5%,1930年9月下降为1.6%。这反映( )
A.农村革命根据地工人革命性不足 B.中共革命重心向农村转移
C.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不重视工人 D.中共党内的“左”倾错误
8.在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的三湾改编中规定:党支部建在连上(此前营、连、排没有党组织),排设党小组;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十二月)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上述规定旨在( )
A.确立党指挥权的建军原则 B.明确革命军队的政治任务
C.把发展党员定为中心工作 D.强化革命军队的军事纪律
9.1937年4月,天津北宁足球队赴日本参赛。比赛前,领队结合时局激励全队;比赛中,华侨和留日学生高呼爱国口号。北宁队迎战四支日本劲旅,获得全胜,归国后受到数万民众热烈欢迎;《大公报》予以连续报道,称“为中华争得无上光荣”。这能够说明( )
A.当时中国重视发展竞技体育事业 B.体育比赛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大门
C.国家综合实力影响体育竞技结果 D.民族危机赋予体育更多精神内涵
10.报刊头版是每期报纸最重要的内容,下表为1945年国内重要报刊的部分头版标题。
报刊名称 类别 文章标题
《解放日报》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 《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坚持和平、民主、团结,建设新中国》
《新民报》 重庆最大的民营报纸 《蒋主席广播向民主团结大道前进》
《中央日报》 国民党党报 《国父指引民族合作实现永久和平》
这表明抗战胜利后( )
A.国共两党建国方针基本一致 B.共产党主张解放全中国
C.和平建国是人民的普遍愿望 D.国民党披上“宪政”外衣
11.1956年的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则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变化主要源于( )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发展变化 B.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调整
C.适应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 D.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探索
12.1962年初,湖南长沙的一些公社生产队自主探索各种形式的“联产记酬责任制”,湖南省委为此专门派驻工作组到生产大队了解情况,探寻乡村发展道路。这种探索的背景是( )
A.农业合作社已全面推行 B.人民公社体制遭到否定
C.国民经济调整已经完成 D.责任制利于解放生产力
13.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幅度降低了5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这一举措( )
A.助推“走出去”战略的制定 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C.推动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 D.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4.下面内容节选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A.强调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公有制相结合
B.明确了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C.主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冲击了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元化的观念
15.自1990年以来的32年中,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官兵近5万人次:中国维和官兵的足迹遍布柬埔寨、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黎巴嫩、塞浦路斯、南苏丹、马里、中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中国( )
A.团结发展中国家并积极推进全球化
B.严格遵守和执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逐步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16.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围绕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点主张,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这体现出当代中国( )
A.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B.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推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时势,以利相倾”。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
——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
材料二:宋代政府把商业看成是国家财政的巨大宝库。对于国家而言,一味地压制商业,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同允许商业有一定发展,给商人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以获得高额商业利润相比,后者更能适应处于转型时期的宋代社会的发展。民间商人阶层已崛起成为整个宋代社会中一支重要而又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大大便利了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从而活跃了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也由此而直接导致了国家商税的不断增加。
——摘编自冯葚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从1905年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宪政,政治改革被提上日程。统治阶层的想法其实很明确,就是既想迎合人们改革的呼声,又能保证皇权的延续巩固。考察团回国给慈禧报告,当然也尽可能捡好听的话讲,以打消她对立宪的犹疑;为皇家利益计,清政府自然选择德式君主立宪制为模板,开展预备立宪……1908年光绪和慈禧的先后离世,使得这个改革的变数大增……之后登台的载津等人,甫一掌权,就开始自掘坟墓。罢免袁世凯,收军权,就是第一步臭棋。之后跟着上,铁路国有、皇族内阁,终于将清王朝的气数掐断。本来,宪政的方向是要限权、分权,但他们做的却是抓权、集权,完全背道而驰,而且做得火急火燎,极不高明。这样做的唯一效果是使1860年代以来支撑了清王朝半壁江山、一直对清王朝保持忠心的汉族地方实力派与清廷离心离德了。
——《清末新政与帝国的毁灭》
材料二 清末新政的一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在革命运动高涨之际,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为此,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
——《清末新政的最后十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从清末社会改革失败的命运中得到的启示。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18年,列宁颁布的第一部苏维埃宪法废除了私有制,宣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在这部宪法中得到保障,选举和罢免是人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还赋予人们出版、集会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摘编自邢晨晓《列宁宪法思想研究》
材料二 1953年底,毛泽东一行乘专列离京,前往杭州起草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为了做好“立国安邦”这件大事,毛泽东和起草小组一头钻进了宪法堆里,阅读、钻研各国宪法。虽然在起草过程中困难重重,反反复复,几易其稿,但毛泽东仍主张坚持实事求是、简单明了。毛泽东说,“除总纲外,其他各章都写得比较简单。文字尽量通俗易懂,便于群众了解和掌握。”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了社论号召开展广泛讨论。一场轰轰烈烈的宪法草案讨论随即遍及全国,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宪法学界编写了30多本小册子,全国各地成立了各种机构来引导宪法草案的讨论,这为人民更好地认识宪法打下了基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摘编自《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等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18年苏维埃宪法颁布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1954年宪法制定的背景,说明宪法的起草过程有什么特点。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世界层面上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是以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开始。与此同时,中国却在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固步自封,与世界现代化浪潮失之交臂。直至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在传统思想与先进技术的激烈碰撞之下,中国有识之士为了救亡图存才开始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在此期间,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参与其中,并以西方工业化发展模式为依据,分别尝试了三条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但这些努力终究缺失相应的社会环境和政权保障,纷纷夭折,使得中华民族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还未萌芽,就已陷入迷茫。
——摘编自彭维珍《从迷茫到超越:史学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材料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中贯彻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逻辑,对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加以否定和渗透。与西方现代化道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强行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其本质上蕴含着“仁”“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表明中国在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刘纯明等《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与世界意义》
(1)以具体史实分别说明各阶级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中的尝试。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在经济领域的核心任务推行重农政策,强化国家经济汲取力与社会动员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旨在实现富国强兵,以便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C项正确;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并在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并非为了平衡各国实力,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通过推行重农政策,着眼于提高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排除B项;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大一统,也有防止被其他国家兼并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应以德泽来对待少数民族,因此,他采取了开明宽松的民族政策,故选B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A项正确;B项是金朝,排除B项;CD项是元代的,排除CD项。
4.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在新疆的管理措施是设立伊犁将军,D项正确;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排除A项;安西都护府是唐朝时期,排除B项;驻藏大臣是对西藏的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换约”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开放了汉口、九江等通商口岸,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故A项正确。使中国开始“开眼看世界”的是鸦片战争,B错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和使中国丧失了领事裁判权都是鸦片战争的影响,C和D错误。
6.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上台后实行专制独裁,甚至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可见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目标,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A项正确;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排除C项;政局动荡不安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影响,不是“失败了”的内涵,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27年党的五大召开时,57967名党员中工人成分占50.8%;1928年6月,130194名党员中工人成分占10.9%;1929年工人党员占比降为7%,1930年7月降为5.5%,1930年9月下降为1.6%。”可知,反映了1927年至1930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构成结构中工人的比重不断下降的信息,说明了中共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变化,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农村革命根据地工人革命性不足的信息,排除A项;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不重视工人,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中共党内“左”倾错误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材料信息“党支部建在连上……排设党小组”“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表明党强化了对红军的领导权,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表明红军的政治任务是什么,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发展党员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党和红军的关系,但没有体现红军的纪律建设,故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从材料“1937年4月”可知,当时处于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中日民族矛盾尖锐,从材料中天津北宁足球队赴日参赛的场景和《大公报》称“为中华争得无上光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赋予了体育更多精神内涵,D项正确;当时中国民族危机加剧,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反抗日本侵略,不可能重视发展竞技体育事业,A项排除;B项中“开启”的说法无从得出,B项排除;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不如日本,C项排除。
10.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抗战胜利后,社会各界人士期盼和平民主建国,故C项正确;据表格可知,国共两党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一致,而不是“建国方针”一致,排除A项;在表格中,不仅有中国共产党机关报,还有国民党党报、民营报纸,排除B项;到1948年,国民党才打出“行宪”招牌,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排除D项。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56年的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则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知,中共八大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提出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在中共十九大上,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提出主要矛盾的变化,这都是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项正确;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没有调整,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96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62年初,湖南长沙的一些公社生产队自主探索各种形式的‘联产记酬责任制’”及所学可知,1960年底中共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调整就是谋求解放生产力,“联产记酬责任制”属于“解放产生力”的尝试,D项正确;农业合作社在1956年已经全面推行,排除A项;人民公社体制在1983年才被废除,排除B项;1962年仍是国民经济调整的前期,调整完成是在1965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表述的是我国降低进口关税,是积极参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故选B项。降低关税有利于外国商品进口,A项错误,这是经济措施,与政治和外交国际关系不相关,故C、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最终确定了积极发展私营经济政策和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此后不同所有制联合而成的企业联合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的公有制形式纷纷出现。因此,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中共十五大作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论断,中共中央跳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元化的旧观念,故D项正确。这一论断把公有制实现形式与公有制加以区分,A项错误。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在中共十四大上已得到明确,B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于中共十四大,C项错误。
15.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材料可知,A项“推进全球化”不符合题意,排除;题目中没有涉及“中国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故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维和行动在推进和平解决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安全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故D项正确。
16.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外交部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的12点主张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体现出中国在乌克兰危机面前作为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和担当,A项正确;B项中的“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不结盟政策,排除C项;乌克兰不是中国的邻国,排除D项。故选A项。
17.答案:(1)特点:强化对工商业的控制;集中于生产与流通领域的管控;影响:缓解了财政危机;打击了地方富豪,强化了中央集权;一定程度遏制了土地兼并,促进自耕农的发展;不利于工商业的健康发展。
(2)原因: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统治者财政意识的转变。
意义:促进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间商人阶层的崛起;促进商品流通,活跃市场;有利于吸引商业资本;增加国家的商税收入。
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盐铁官营、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得出强化对工商业的控制;从所属领域角度分析,得出集中于生产与流通领域的管控;影响:依据材料“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得出缓解了财政危机;依据材料“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得出打击了地方富豪,强化了中央集权;依据材料“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得出一定程度遏制了土地兼并,促进自耕农的发展;从长远角度分析,得出不利于工商业的健康发展。
(2)原因:依据材料“后者更能适应处于转型时期的宋代社会的发展”,得出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从统治者的角度分析,得出宋代统治者财政意识的转变。意义:依据材料“给商人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以获得高额商业利润相比,后者更能适应处于转型时期的宋代社会的发展”,得出促进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民间商人阶层已崛起成为整个宋代社会中一支重要而又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得出有利于民间商人阶层的崛起;依据材料“大大便利了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从而活跃了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得出促进商品流通,活跃市场;有利于吸引商业资本;依据材料“也由此而直接导致了国家商税的不断增加”,得出增加国家的商税收入。
18.答案:(1)特点:中央统筹领导;渐进性;改革内容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具有保守性,专制色彩浓厚;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2)启示:要善于把握时机,及时推进社会改革;改革要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全方位地进行;改革的发展成果应由全体人民共享;改革要破除既得利益,改革者要有牺牲精神。改革必须要上升到制度层次的变革。
解析:(1)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中国)。根据材料“从1905年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宪政,政治改革被提上日程”可知,中央统筹领导;根据材料“统治阶层的想法其实很明确,就是既想迎合人们改革的呼声,又能保证皇权的延续巩固”“ 为皇家利益计,清政府自然选择德式君主立宪制为模板,开展预备立宪”可知,具有保守性,专制色彩浓厚。根据材料“之后登台的载津等人,甫一掌权,就开始自掘坟墓。罢免袁世凯,收军权,就是第一步臭棋。之后跟着上,铁路国有、皇族内阁,终于将清王朝的气数掐断”可知,渐进性;改革内容广泛,涉及各个领域;根据材料“ 清末新政的一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可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2)启示: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中国)。根据材料“本来,宪政的方向是要限权、分权,但他们做的却是抓权、集权,完全背道而驰,而且做得火急火燎,极不高明。这样做的唯一效果是使1860年代以来支撑了清王朝半壁江山、一直对清王朝保持忠心的汉族地方实力派与清廷离心离德了”“清末新政的一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从要善于把握时机,及时推进社会改革;改革要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全方位地进行;改革的发展成果应由全体人民共享;改革要破除既得利益,改革者要有牺牲精神。改革必须要上升到制度层次的变革等方面分析。
19.答案:(1)意义:维护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实行民主制度,维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保障了劳动人民的权利;以法律形式废除了私有制;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提供了借鉴。
(2)背景: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逐步展开;人民的民主需求与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共同纲领》不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
特点:借鉴各国宪法;起草过程虽困难重重,仍然坚持实事求是;群众广泛参与讨论;宪法学界编写众多小册子。
解析:(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918年苏俄。关于1918年苏维埃宪法颁布的意义,据材料“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在这部宪法中得到保障”可知,1918年苏维埃宪法保障了劳动人民的权利;据材料“列宁颁布的第一部苏维埃宪法废除了私有制”可知,1918年苏维埃宪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了私有制;据材料“选举和罢免是人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还赋予人们出版、集会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宣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可知,实行民主制度,维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据所学可知,法律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重要方式,1918年苏维埃宪法颁布与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当时的苏俄政权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这样背景下颁布的宪法具有维护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现固了苏维埃政权的意义;1918年苏维埃宪法是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宪法,这会给以后的社会国家的宪法提供借鉴。
(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954年左右中国。第一小问,关于1954年宪法制定的背景,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颁布之前,我国已经于1952年完成了土地改革、恢复了国民经济,1953年我国已经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五年计划;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权的稳定,人民的民主需求与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共同纲领》不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
第二小问,关于宪法的起草过程有什么特点,据材料“毛泽东和起草小组一头钻进了宪法堆里,阅读、钻研各国宪法。虽然在起草过程中困难重重,反反复复,几易其稿,但毛泽东仍主张坚持实事求是、简单明了。”可知,借鉴各国宪法;起草过程虽困难重重,仍然坚持实事求是;据材料“一场轰轰烈烈的宪法草案讨论随即遍及全国,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可知,群众广泛参与讨论;据材料“宪法学界编写了30多本小册子”可知,宪法学界编写众多小册子。
20.答案:(1)地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农民阶级:颁布了《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民族企业/兴办实业。
(2)有利: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推动/工业革命。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科技的传入/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兴办实业。中国有志之士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不利: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缺乏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保障(或政局动荡)。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自身“先天不足”小农经济占主导。
(3)意义:打破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模式的桎梏(固有观念),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榜样示范;推动世界各国用和平发展方式追求现代化发展新道路;有助于世界各国发展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往来;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解析:(1)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参与其中,并以西方工业化发展模式为依据,分别尝试了三条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并结合所学可知,地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了《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民族企业/兴办实业。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中国。利:据材料“世界现代化浪潮”得出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推动/工业革命。据材料“直至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得出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科技的传入/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据材料“中国有识之士为了救亡图存才开始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得出中国有志之士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入侵的冲击下,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结合所学,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兴办实业。不利:据材料“缺失相应的社会环境和政权保障”得出缺乏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保障(或政局动荡)。结合所学,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小农经济占主导,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华进行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发展艰难。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和世界。意义:据材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中贯彻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逻辑”并结合所学得出打破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模式的桎梏(固有观念),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榜样示范;据材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仁’‘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出推动世界各国用和平发展方式追求现代化发展新道路;据材料“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得出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完善。此外还可以从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往来,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