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溶解度分层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溶解度分层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14 14:2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2溶解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30℃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将4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2.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110
NH3 70 56 44.5 20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除去CO2中的少量水蒸气、HCl
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C.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D.比较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Q点表示t2°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C时,P点可表示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甲物质
5.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少量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NaCl反应
B 50℃时,将17g 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 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 2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
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D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该气体是CH4
A.A B.B C.C D.D
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将50ga物质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D.若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C时, 将30g b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可以配制130g b的溶液
C.t1°C时, a、c的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相等
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至t1°C,所得到的溶液中a、c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8.在 T ℃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浓溶液
B.温度不变时,不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温度不变时,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9.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D.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10.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水中的空气 将水煮沸
B 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A B.B C.C D.D
二、判断题
1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气体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12.酒精溶于水也能形成酒精的饱和溶液( )
13.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则混合后所得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
14.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
15.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后溶剂质量一定减少( )
三、综合应用题
16.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 (选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是 。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 性。
(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P点的含义是 。
②t3℃时,将2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③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7.有一份由硝酸钾、硫粉和碳粉均匀混合成的样品,请根据下列资料和分离该样品中各物质的实验方案,分析它们的含量。
资料1:硝酸钾、硫和碳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硝酸钾 硫 碳
水 易溶 难溶 难溶
二硫化碳 难溶 易溶 难溶
资料2: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60 80
硝酸钾的溶解度(g/100g 水) 31.6 63.9 110 169
(1)分析硝酸钾的含量。分别在20℃、40℃和60℃下,将10g样品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甲 乙 丙
温度(℃) 20 40 6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84 3.61 2.5
①甲组实验中10g水溶解了 g硝酸钾。
②乙组实验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只需要列式)。
③丙组实验所得溶液是硝酸钾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10g样品中含硝酸钾 g。
(2)分析硫和碳的含量。取上述丙组实验中剩余的固体按下列流程操作。
①操作b的名称是 。溶液c中溶质是 ,溶剂是 。
②10g样品中含碳 g,含硫 g。
③若加入溶剂a的量太少,会对分析结果造成怎样的影响? 。
18.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获取和制备碳酸钠有多种方法。
I、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1溶解度曲线分析,提取碳酸钠的季节最好是 ,配制等质量分数的碳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需要将温度控制在 。
(2)图2流程图,苛化反应时将温度升高至99-100℃的原因是 。
Ⅱ、侯氏制碱法。1943年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性地将制碱与制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模拟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3)操作a名称是 。
(4)步骤Ⅲ中,NaCl、NH4Cl、NaHCO3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写出该步骤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6g纯碱样品,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过滤出的沉淀物经洗涤、干燥后称重得5.0g沉淀。
①判断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向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中滴加 ,若无沉淀生成,则表示沉淀已洗涤干净。
②计算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不符合题意;
C、30℃时,a、b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a、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液质量未知,溶质质量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D、将4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降温后,a、b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降温后,c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20℃时,b的溶解度大于20℃时,a的溶解度大于40℃时,c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据表可知,氨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选项错误;
B.20℃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4.0%,选项错误;
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溶解度降低,有晶体析出,选项正确;
D.NH3是气体,气体的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有关,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所以物质的溶解度的数值大于同温度下该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值。
3.D
【详解】A、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时,氯化氢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除去氯化氢的同时带出水蒸气,该选项通过浓硫酸和碳酸氢钠的顺序错误,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试管口向上倾斜,水蒸气冷凝回流至试管底部时,会炸裂试管,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银和铜分别伸入硫酸亚铁中时,都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最活泼,不能区分银和铜的活泼性,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将相同质量的碘加到相同体积的水和汽油中,水中溶解的碘比汽油少,说明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Q点,故Q点表示t2℃时,甲和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不符合题意;
C、t1℃时,P点在乙的溶解度曲线下方,表示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甲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少量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使装置内气体减小,压强减小,软塑料瓶变瘪,不能得出二氧化碳和氯化钠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B、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已知条件:50℃时,将17g 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说明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7g氯化钾,说明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不符合题意;
C、通入氧气前,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 但是隔绝氧气,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符合题意;
D、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说明有水生成,但是不能说明该气体是甲烷,如氢气燃烧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状态;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故A选项正确;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50ga物质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故B选项正确; C、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故C选项错误; 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D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掌握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B
【详解】A、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项错误;
B、因为t1℃时b的溶解度大于30g,所以30gb物质在100g水中能全部溶解,得到130gb的溶液,B项正确;
C、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等质量的a、c的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相等,缺少“等质量”这个前提,C项错误;
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至t1°C,降温后,a的溶解度减小,a溶液还是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增加,c溶液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C时,a的溶解度大于t2°C时,c的溶解度,因此,t1°C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2°C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此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项错误。
故选B。
8.D
【详解】A.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选项错误;
B. 温度不变时,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原物质,但可以溶解其他的可溶物,选项错误;
C.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选项错误;
D. 温度一定时,某固体物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一定的,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该物质,选项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错误;B、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物质甲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仍为不饱和溶液,错误;C、由于甲乙两饱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无法比较所含溶质的质量,错误;D、甲乙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正确。故选D。点睛:对于溶解度的意义的表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某温度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某物质;另一种是在某温度时,100g水里溶解多少克某物质,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10.D
【详解】A、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水煮沸,能除去水中的气体,此选项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B、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除去过量铁粉,得到FeCl2溶液,此选项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C、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一氧化碳,此选项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D、碳粉和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此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1.错误
【详解】气体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汽水会自动喷出,说明气体在水中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填:错误。
12.错误
【详解】酒精和水可以以任意比互溶,在水中不管加多少酒精,都可以溶解,很难形成饱和溶液,故说法错误。
13.错误
【分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详解】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由于二者均可以互相溶解在其溶液中,故混合后所得溶液为二者的不饱和溶液。
14.错误
【详解】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溶解度的单位是“g”,故错误。
15.错误
【详解】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若通过增加溶质的方法,则在溶解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增加,但溶剂的质量不会改变。
16.(1) b 2:1
(2) 软水 煮沸
(3)吸附
(4) 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2.5 乙>甲>丙
【详解】(1)由图示可知,a试管内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b试管内的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填:b;2:1;
(2)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生活上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填:软水;煮沸;
(3)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故填:吸附性;
(4)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2.5g甲物质,所以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62.5g,故填:62.5;
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次之,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温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1℃时的溶解度计算,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降温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填:乙>甲>丙。
17.(1) 3.16 或 不饱和 7.5
(2) 过滤 硫或S 二硫化碳或 1.2 1.3 测出碳的含量偏大,硫的含量偏小
【详解】(1)①在2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1.6克,说明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1.6克硝酸钾,10克水中最多溶解3.16克,故填3.16;
②在4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63.9克,说明在40℃时10克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6.39克,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即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或;
③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说明在60℃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1克,而溶解后剩余固体为2.5克,说明10克水中溶解了硝酸钾质量为(10-2.5)=7.5克,还未达到饱和状态,故填不饱和;
④在60℃时10克样品溶解在10克水中,根据硝酸钾在60℃时的溶解度得出硝酸钾完全溶解,剩余固体2.5克,说明10克样品中含硝酸钾质量为(10-2.5)=7.5克,故填7.5;
(2)①操作b是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实验,所以操作名称是过滤;根据题干中资料,硫能溶解在二硫化碳中,碳不能溶解,丙组实验剩余的固体是硫和碳,分离硫和碳选择二硫化碳作溶剂,所以固体溶解在二硫化碳中过滤得到溶液c,溶液c中的溶质是硫(S),溶剂是二硫化碳(或CS2);
②丙组实验剩余的固体是硫和碳,总质量为2.5克,用二硫化碳作溶剂,硫溶解碳不溶解,过滤得到固体d是碳,质量为1.2克,则溶解的硫的质量为(2.5-1.2)=1.3克;
③ a是二硫化碳,若加入溶剂a的量太少,硫不能被完全溶解,最后过滤出来的固体质量就偏高,测出碳的质量偏大,硫的质量偏小,故填测出碳的含量偏大,硫的含量偏小。
18.(1) 冬季 t2℃
(2)温度较高时碳酸钠溶解度大,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更多
(3)过滤
(4) 碳酸氢钠/NaHCO3 CO2+NH3+H2O+NaCl=NaHCO3↓+NH4Cl
(5) 硝酸银溶液 解:设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有
x=5.3g
则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
【详解】(1)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提取碳酸钠的季节最好是冬季;
t2℃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配制等质量分数的碳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需要将温度控制在t2℃;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温度较高时碳酸钠溶解度大,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更多,所以苛化反应时将温度升高至99-100℃;
(3)操作a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即为过滤操作;
(4)步骤Ⅲ中NaCl、NH4Cl为液体,NaHCO3为晶体,故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NaHCO3;
氯化钠、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O2+NaCl=NaHCO3↓+NH4Cl;
(5)①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沉淀中可能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钙,所以判断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向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表示沉淀已洗涤干净;
②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