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4 15: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敢举烽烟解国忧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联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鉴赏文中的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2.深入文本,体会长征胜利的重大意义,感悟革命大无畏精神、乐观主义精神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把握文章,赏析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表达效果。
2.学习艰苦奋斗

教学方法
情境设置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视频《错位时空》
在革命年代,战火纷飞,国家动荡,有人选择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8岁;有人选择以笔为刀,刺破黑暗的长空;有人选择抛家舍业,历尽艰难,九死一生……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是觉醒者、实干家、铺路人,他们从不后悔,肩扛重任,毅然决然走进了历史的烽烟……
回顾民族复兴伟大而艰难的历程,正是无数革命先辈上下求索,以身化剑,才赢来了黎明的曙光。学习过第一课,感受过国家解放、民族独立的豪情后,下面我们进入第二课的学习。
二了解文体和作者
回忆录:是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
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
亲笔回忆录: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
口述回忆录: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是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完成的回忆录。
杨成武:“百战将星”,“开路先锋”:
在漫漫征途中,杨成武率领红四团多次作为开路先锋,接连突破国民党重兵设防的四道封锁线,参加了血战湘江、激战乌江、抢占娄山关、保卫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探路雪山草地、攻克腊子口等一系列紧要战斗,在绝境中开辟了前进的新通道。
《长征胜利万岁》就是长征的亲历者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见、所思、所感。
聂荣臻:投身革命戎马半生,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技事业鞠躬尽瘁,他将自己的毕生心血奉献给了党和国家。“两弹一星”工程指挥者就是聂帅。
1980年初,已逾80岁高龄的聂帅口述那些风雷激荡的戎马岁月,北京军区成立的聂荣臻传记编写组记录,完成50万字《聂荣臻回忆录》,《大战中的插曲》选自其中。这批文章具有无可替代的最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更具有真实性、广泛性、典型性。
三情景设置
2024年是祖国75周年华诞,“炽热丹心,献礼中国”,系列纪录片拍摄进入第二篇章《披荆斩棘 铭记复兴征程》第一集《长征之路》。杨成武的《长征胜利万岁》和聂荣臻的《大战中的插曲》这两篇文章作为珍贵史料成功入选,以之为蓝本,你会怎么拍摄?请说说你的理由。
(一)明确主要人物、事件:
《长征胜利万岁》:
人物:红军(杨成武、红四团、邓小平、毛主席)
事件: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吴起镇战役胜利;召开干部会,毛主席宣布长征胜利。
《大战中的插曲》:
人物:八路军(聂荣臻、三团一营、美穗子两幼女)
事件:救助日本孤女、照顾送还孤女、美穗子来我国探望聂元帅。
(二)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要把无声的文字转换成有声的影像,需要我们用镜头的语言来表达。那么下面我们就从这些事件中选取典型场面来进行拍摄,并设计特写镜头,说明你的用意。
明确概念: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一个或多个人物活动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例如:劳动场面:《采采芣苢》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诗中写出了整个劳动的场面,充满了劳动的欢欣和热情。
宴饮场面:《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逗乐众人。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示众场面:《巴黎圣母院》敲钟人加西莫多被绑在格雷弗广场示众。在烈日下他遭到鞭打,口渴难忍,高声叫喊要水喝,回答他的却是一片嘲笑、责骂和扔过来的石块、破烂。但就在这时,少女爱丝梅拉达提起水罐,拨开人群,走上刑台,把清水送到加西莫多嘴边。
特写镜头:简称“特写”。电影中拍摄人像的面部,人体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细部的镜头。“特写”其实就是细节的放大。
老师范例:
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的场面:
一个长镜头:背景是一条小河、一排古老的窑洞,蓝莹莹的天,阳光灿烂,宁静祥和。红四团战士各个身穿单衣,冲下小坡。特写一名同志灰头土脸、嘴唇干裂,指着村庄激动地说:吴起镇到了!大家顿时欢呼起来。镜头扫过每个人兴奋的面庞,落在一个窑洞口苏维埃政府的牌子上,特写、定格。传达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时坚定的信念、喜悦的心情、激动的场面。
预设学生回答:
《红军长征胜利》:
场面:
1. 吴起镇战役(紧张激烈、轻松蔑视)
2. 打地主豪绅(大快人心、热爱人民)
3. 邓小平关爱士兵(平易近人、亲切温暖)
4. 干部会(严肃庄重、热烈激动)
特写:
1.沸腾的士兵
2.苏维埃牌子
3.敌人狼狈
4.电报
5.毛主席讲话内容、动作、神态
6.士兵欢呼
重点鉴赏:开干部会时,毛主席动作、神态和讲话内容。
事实是最生动的诠释,是最有力的辩驳!长征队伍中师以上干部的年龄绝大部分都在二三十岁,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仅25岁,战斗员的年龄不足20岁。40%的战士年龄在14岁到18岁之间。然而,正是这群年轻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转战14个省份。渡过大江大河20余条,翻越崇山峻岭40余座,有5条山脉终年积雪,平均海拔5 000米左右,他们面对的不仅是饥饿、寒冷、落后的装备,更是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他们平均每天行军约37公里,每行进300米就有一人献出生命。
即便在最微弱、最困难的时刻,依然坚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损坏庄稼、不虐待俘虏……用石刻标语积极宣传革命理想,沿途留下标语达4000余条,在一个县就建立了4个区苏维埃、8个乡苏维埃、44个村苏维埃政府,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最壮丽的史诗。作文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命运和民族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大战中的插曲》:
场面:
1.三团一营战士救治孤女(战火纷飞,脉脉温情)
2.送还孤女(耐心细致、慈爱担忧)
3.美穗子来我国探望(中日友好、感人至深)
特写:
1.哭声、梨子
2.问名字
3.拽马裤腿照片、美穗子来我国探望照片
4.书信、俘虏
重点鉴赏:书信、俘虏
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程度,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对生命和弱者的态度!《日内瓦公约》有善待俘虏和平民的人道主义措施,只有中国的军队,优待俘虏,不扰百姓。平民,不管是本国平民还是敌国平民,他们都是真的的受害者。就像我们即使是在长征行进过程中,弹尽粮绝,依然坚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正义的战争,不论是目的还是手段都应该是正义的,抱着这样的目的进行作战的军队才是真正的仁义之师。只有这样,才能感召人民的参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
原来我一直知道他们伟大,却依然低估了他们的伟大。革命曾经那么微弱、那么晦暗,但是,一步一个脚印,硬生生闯出了一条路!真英雄,绝不会一手拿着圣贤书,一手屠杀同类,真正的英雄既可以横刀立马,力挽狂澜,也可以温情脉脉、高扬人性的温良!真正的战争不是为了毁灭、摧毁,而是为了守护!英雄既可以流血牺牲,也可以流泪悲悯众生!
(三)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不仅需要占有大量素材并善于选择运用素材,更要学会将零碎的素材整合为一个中心,传达鲜明的主题。例如:《觉醒年代》讲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不同人物的生命历程,但都指向一个中心:青年一代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做出的努力。请你为本集纪录片拟写一个副标题,对本集主题进行限定或补充。
预设:守护、信仰、火种、力量……
结语:
“踏破白云万千重,仰天长喝虏骑穷。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灿若星辰的英模名录凝缩成民族的刀锋,撑起时代的脊梁,标注精神的高度。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洋洋自得,而是永远要记得我们的来路,照亮我们的归途:人间正道,大美至爱。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又将创造怎样的传奇,请大家持续关注。
作业:本集纪录片还需要配乐,请你以“我为革命英烈写赞歌”为主题,创作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