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敢叫日月换新天 ——《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联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把握消息和通讯两种新闻体裁的不同特点
2.通过物象感受新闻作品传递出来的意义价值和人物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思想品质;感受焦裕禄的伟大人格,学习其高尚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物象去解读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焦裕禄的伟大精神。
教学方法
情境设置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进行以英雄为主题纪录片的拍摄准备工作,在《长征胜利万岁》和《大战中的插曲》我们感受到了战争时期先辈们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又是怎样的形象?中华民族又如何从独立走向富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两篇新闻去感受中国如何于转折中孕生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篇新闻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米字旗、五星红旗、紫荆花旗、泡桐树
一个是兰考焦桐,一个是紫荆花红旗,它们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两者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任务一
探知紫荆花旗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1.梳理本则消息,为纪录片画出时间轴(标注时间、地点和事件)
根据时间轴,《别了,“不列颠尼亚”》这则消息围绕香港回归,主要是以告别为中心,视角独特。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感受到到消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2.这篇消息围绕“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选取了很多意味深长的物象,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你认为哪一个物象最能体现这一重大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
港督旗帜、黑色劳斯莱斯、港督府、不列颠尼亚号、五星红旗、米字旗、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预设如下:
港督旗帜降旗:标志今后的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统治
英国国旗米字旗的降旗;五星红旗升起(国旗:一个国家主权的标志,代表了主权和独立)
第二次降旗+第三次降旗: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0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英国对香港统治的结束、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不列颠尼亚号:英国皇家游轮,1953年下水,1997年退役,英国女王和皇室国外访问的正式私人寓所,40年间造访了130多个国家,标志着大英帝国昔日的雄风和英国王室的尊荣。它象征了英国及英国的殖民统治,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游轮便把一个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时代的开启,一种无限的伤感和一种抵制不住的喜悦表现地淋漓尽致。
白色建筑(港督府):曾经是豪华辉煌的,如今是历史的陈迹,也是英国统治的象征,说明香港被英国统治的时代将结束,一切将成为历史,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越下越大的雨;衬托了英国人的悲伤无奈失落。
广场上渐暗的灯火;
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是他们的骄傲,象征着大英帝国的辉煌。
一闪而过的“不列颠尼亚”号与紫荆花图案交相辉映的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背景。
情感:对英国殖民者的暗讽,对于香港回归的急切渴望,祖国强大、英国殖民统治结束、告别屈辱历史、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喜悦和自豪。
任务二
探知焦桐背后的故事和精神
1. 梳理本则通讯,画出时间轴(标注时间和事件)
2. 这篇通讯中也有很多物象,哪一个最能体现焦裕禄的精神呢?
《毛泽东选集》、棍子、藤椅、《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章、自己的照片
预设如下:
棍子:乐观坚定,身先士卒、心系群众
藤椅:坚韧顽强、勤政为民、公而忘私、无私奉献
自己的照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总结焦裕禄精神:
知难而上、乐观坚定
求真务实、身先士卒
心系群众、亲民爱民
坚韧顽强、公而忘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课外拓展:臧克家《有的人》
总结语
斯人已逝,风骨永存,焦桐,如今已成为了一个熠熠生辉的“精神坐标”,兰考人民永远记得焦裕禄同志的奉献,焦裕禄精神也永远泽被后世。
思考:《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则消息,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一篇人物通讯,二者一个是报道香港回归,一个是记述了一位英雄干部焦裕禄,教材编者为何要把内容差异如此之大的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呢?
一则是消息,一则是通讯,他们同属于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中作者用客观冷静的笔调简要概括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但是我们依然能从中读出作者扬眉吐气的自豪感,正所谓微言大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作者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方法为我们展现了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事迹和精神。历史是有记忆的,历史的写作是有温度的。我们都能从这两篇新闻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内在联系:一个是焦桐,代表了焦裕禄改天换地的伟大信念、艰苦奋斗的志气、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一个是紫荆花红旗能够和五星红旗一起冉冉升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紫荆花红旗升起的背后是靠着无数焦桐精神的支撑。
结语:正是无数像焦裕禄这样的英雄先辈秉持着改天换地的伟大信念,保持着艰苦奋斗的志气和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一步步推动中国富起来,我们才能在国际上扬眉吐气,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我们传承英雄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之路。
学习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个英雄干部的光辉形象,那么时间来到现代,我们又书写了怎样的英雄史诗呢?我们到下一节课再继续揭晓。
作业
选择这两篇新闻中的其中一个物象为《富强之道》这一部分纪录片写一篇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