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劝学》《师说》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劝学》《师说》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4 16:54:44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劝学》《师说》教学设计(一)
一、设计意图
本单元这两篇文言文,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正儿八经地学文言的开端,尽量要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有一个基本认识。
(一)文言文学习的目的、重点及其方法,学文伊始,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
1.学习文言文,具备作为一个经过高中教育的中国公民的基本古代语文素养。从增进古典文化教养的角度来看,文言学习不可或缺,也是无可替代的。学习文言,绝非为了培养现代孔乙己——在现实生活中满口“之乎者也”,也不是为了显摆,原则上也不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文言,更反对不看场合地滥用文言文。
2.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就知识层面而论,对文言词语,尤其是实词,特别是其中的古今微殊现象,对常见的及古人习用的,要重点把握;对实词中的特殊用法,要了然于胸;对一些基本的特殊句式,要非常清晰地掌握。就词语、句式的能力层面而论,一定要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推断词义,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并能够结合词义、虚词用法和句式特点,把文言句子恰切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3.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就价值层面来看,汲取古人的不凡品格、美好感情和人生智慧。尤其重要的是,要把文言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所抒发的情感,放到彼时彼地的情景中考察,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剖析古文所承载的思想。看到古人不凡的一面,也要看到古人不足的一面。要看他们比他们的前代及同代人先进了多少,不要看他们比现代人落后了多少。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都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4.重视朗读和诵读。就文言文学习而言,熟读成诵比做大量的鸡零狗碎的书面作业,要紧很多,也有用很多。比如,现阶段新高考必考的标点题,只要能够读通读顺,估计就能够做对题目。
5.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测,是新高考文言文考试的一个常设能力点。一般看来,这类题目不是考学生的记忆力,而是考学生根据具体语言情景准确推断、周密推理的能力,千万不能让学生淹没在昏天黑地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背诵、记忆之海中,我们为师者,需要将“以人为本”的教育人道主义,落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实处。
本教案篇幅较长,为方便阅读,分两期推送。
(二)《劝学》《师说》的教学价值
1.此两篇文章是谈论从师学习话题的传统名篇,其观点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面对具体问题针对性说理方面,具备比较学习的可能性。
2.这两篇文章又都是议论性文体,在说理内容上,有着历史的进步性;在说理方式上,援喻说理、比较说理、举例说理等方面,有非常精彩、精密之处,值得好好揣摩学习。
3.研读这两篇文章,研习古代智者在学习及从师问题上的独特思想,能够站在批判性思维的立场上,分析文本,寻找证据,精研思想,提高思维品质。
4.解词翻译,析句求是,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培养一字也不轻易放过的认真研读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一)研读这两篇经典文章在阐述学习话题时,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分别采用怎样的论证策略来说理的;研讨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比较其论证方法的异同;
(二)从议论针对性的角度,研究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我们现在面对的学习问题,还有哪些启迪。
三、教学时数 五课时(合备)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高中阶段的文言文了,高中文言文到底该学点什么呢?
1.请大家看下面的文段,小声读一遍,并给它确定标点。
明确:
郈成子为鲁聘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今何迭过而弗辞郈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倍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至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御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孔子闻之曰:夫知可以为谋仁可以托财者其郈成子之谓乎
点读后,郈成子为鲁聘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今何迭过而弗辞。”郈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倍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至,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御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孔子闻之,曰:“夫知可以为谋,仁可以托财者,其郈成子之谓乎!”
2.请大家推断几个词语的意思,并说明推断的依据(理由):
(1)郈成子为鲁聘于晋,聘;(2)右宰谷臣止而觞之,觞;
(3)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向;(4)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酣;
(5)隔宅而御之,御;(6)其子长而反其璧,反;
3.请翻译以下两个句子:
(1)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2)其郈成子之谓乎
4.小结文言文阅读的几点体会。
(二)熟悉文本。
扫除文字障碍,学习根据已有语言积累及上下文语境,准确推断并贴切翻译的方法。
1.脱离课本,面对PPT上的《劝学》原文,无注释当堂口译,其他同学随堂纠正,教师指点。
翻译不到位处,随时指出:
“学不可以已”,以:使,令,让。后面省略了它的宾语“其”。以其,使其、令其。
美方都市报 南都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后两个“青”的含义;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木直中绳”含义时为什么墨绳前必须加上“拉直”的之类的定语? 輮之以之为轮。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虽”是虽然,还是即使,为什么?“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之句式。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前句翻译成“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对不对,为什么?讲清“砺”“再接再厉”之“厉”,附带讲清“硎”——非磨刀石,乃铸刀的模子(《荀子 强国篇》: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而”“乎”的用法,由语境确定。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重点为“而”及所字结构,另及“之”,非取消句子独立性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末一句,能翻译为“能够看得很远”吗?为什么?(上下句的规定性:“招”,下句“闻者”)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选择:疾风劲草,疾言厉色。急速,猛烈。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不假思索,“而致千里”翻译时应该补出怎样的中心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怎么理解?依据是什么?
“无以至千里”,“无以”的用法,及翻译时补出中心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之”的用法,“上”“用”的意义。
“用心躁也”,“躁”怎么翻译?为什么?
2.脱离课本,面对PPT上的《师说》原文,无注释当堂口译,其他同学随堂纠正,教师指点。
翻译不到位处,随时指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及翻译,“所以”的用法。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整句翻译时注意“其”“解”含义。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即“夫庸知其年(于吾)之先后生乎”。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的词义区别。
“其皆出于此乎”,句式特征,比较: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其李将军之谓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注意句式。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相”的释义。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或“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哪一种点读好,为什么?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齿”、“乃”、“其”的含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通”、“于”的含义。
3.注释、翻译文言文的几点体会:
(1)实词解释,实际上就是义项选择。首先,这个词得有这样的义项,其次,被上下文所规定,要选择或者说推断出最准确的、最合宜的解释;
(2)虚词不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虚词的词性、用法及意义,主要通过关联的词句或在句中所处的位置确定,语言标志明显,如“而”、“之”、“所”;
(3)翻译句子一定要考虑具体的情理,要把隐藏的部分补全(如所字句后的中心词,等),将根据常情补满语意缺失的句子,把倒装的顺序调正。
(三)分别研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1.《劝学》
(1)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下面都是对这个论点的证明。
①第一部分用了那几个比喻?取青于蓝、寒水成冰、輮木为轮。
一问,“青”与“蓝”,“水”与“冰”,“木”与“轮”,它们内部前后之间有什么区别?
唐代学者杨倞解释:“以喻学则才过其本性也。”“过”,即在原有本性的基础上往前、向上发展。
二问,除了上述三个比喻,这一段里还有表达这样意义的比喻吗?请分析其内容和作用。
木受绳由原木斫成直木,金就砺由钝器磨砺成利器,皆意在表明,学对人的改变,突出学习的塑造和超越作用;
三问,对学的作用的阐发,下面文本中还有吗?请简要分析。
下文所述登高所见之高远广博,超越了提足张望之卑下狭隘,突破了人之机能的天然局限;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虽然手臂和声音并没有改变,但其所产生的效果,已完全超乎手臂及嗓子的自然极限;
由土堆成山,其山兴风行雨,气象蔚然;由水生成渊,其渊水势浩荡,蛟龙翻腾,绝非原来点滴之土、涓涓细流的情状可比;
由积跬步而至千里之远,由汇小流而成大江大海,跬步与千里的距离,小流与江海的差异,显而易见;
经过不断的镂刻,金属和石头这样坚硬的东西变成了赏心悦目的艺术品;由于用心不分,蚯蚓突破了软绵无力的身体局限,赢得了左右逢源、自由自在的生命状态。这些均是由学带来的超越,对人的成长来说,可以说是德性再造、生命重塑。
由此看来,第一部分提出的“学”的概念,并用比喻手法强调“学”的作用,意在表明“学”是人为对天然(本然)的超越。
就全文来看,关于学习的作用贯穿全文始终。学习:学以成人。
②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学”的手段,要善假于物。
一问,以“终日”与“须臾”比较的作用是什么?
极言“思”的时间投入极端之长,和“学”的时间投入极度之短,形成非常鲜明的反差,这样,思与学之作用高下立见。
二问,“跂望”与“登高”所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直到本节末尾之“绝江河”,意在强调什么道理?是怎样强调的?
目的是要强调思与学产生反差的原因,就是对外物的态度。具体来说,踮起脚尖,企身而望,即使把自身身体的天然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但仍要受到自身身体的局限,其结果无法与登高博见相比;振臂而招,顺风而呼,手臂的长度及声音的响度,虽然也都努力到了极限,但总是受到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其结果也无法与登高而招、顺风而呼所产生的效果同日而语。“高”“风”及“舆马”“舟楫”,均指自身之外的凭借物。
三问,第一节里有否类似的阐述?
“青”的萃取须借助于蓼蓝,水凝结为冰,外在条件是冰点的气温;直木成轮,离不开外在“輮”的功夫;受绳斫直之绳,就砺成利之砺,也是这样。
荀子认为学习就是要借助自身之外的外在世界来凭借、推动、激发、提升和拓展。
③第三部分继续着重论述“学”的方法:学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的过程。
一问、有人说,荀子的学习方法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积”,请说一说,本小结中是如何体现的。
积土、积水、积善,积跬步、积小流,是积;驽马十驾、锲而不舍,也是积;蚯蚓一心,用志不分,仍是积。
二问、请梳理并概括本节里所表现的荀子“积”的特点。
积的对象是细小的,从细微点滴处做起,积不厌小,积不厌少,积少成多,聚小成大;
积的行为是持续的,不浅尝辄止,而是自始至终,绝不放弃;
积的态度是专心的,不浮不躁,用心专一;
积的成果是巨大的,成就万千气象。
(2)研习全文主旨及论证特色。
①阅读下面这份材料,考虑荀子所主张的学的对象和目的。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劝学》)
这里对学的开始和结束,荀子从两个方面来述说。一是数,即学习的科目和先后次序,从诵读经书发端,到诵读礼经结束。参之下文,此经书当指《诗经》《尚书》儒家经典。荀子之所以把礼经置于学习的压轴地位,是因为礼经高居于道德的巅峰,也体现了荀子十分看重的隆礼的旨趣。二是义,亦即学习的目的和取向。从起始成为士,到最后成就圣人。由成为士、君子,到学以致圣,在荀子看来,学习是一个渐次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学不可以已”到“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学习与个人的生命成长和道德完善相始终。
因此,在荀子看来,“博学”不仅仅是学一般的诗书知识。“始乎诵经,终乎读礼”,礼指百王承传相因的礼义之道、律法之制,它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它所包含的礼仪法度,就是化性起伪的核心内容。只有从礼入手,用法律约束、礼仪教化才能使人向善,也才能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在这一点上,荀子与思孟学派不一样:“他们从《诗》《书》中引出的主要是注重内省的心性之学,而不是荀子所看重的礼学,因此荀子才批评思孟是“不道礼宪”的散儒。”从荀子对“士”、“君子”和“圣人”德性成长阶段的划分看,他所主张的“学”,其终极目的是成圣。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考虑荀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
孟子提出“性善论”,主张人皆有天赋本性,即“性善”或“不忍之心”。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可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同:人是可以持善、向善的。
异:“孟子认为人之性善,只要存心、养心、尽心,便会感到万物皆备于我矣;所以孟子反求诸身而自足的意味特重。但荀子认为性恶,只能靠人为的努力(伪)向外面去求。在荀子看来,人都是不自足的,而“学”是弥补人的天生缺憾的手段,是化性起伪的核心枢纽。”(徐复观)荀子所持 “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也就是坚持不断的学习是能改变人的本性的,是能除恶迁善、改邪归正的,最终可以为圣人、为禹舜、为汤武。而这也是荀子“劝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③比喻论证
请结合“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一句,谈谈本文比喻论证的作用。
“輮”需要把握角度、掌握火候、控制力度、持之以恒。一句话,輮的功夫,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种工艺耗时必然会长。煣木为轮至少在朝夕之间是无法做到的。用心熏染,慢慢使力,渐渐改变。不能着急,不能过火,不能用力过猛、过轻或不匀,行动默契配合,和谐协调;成型过程,要防止反弹,注意反复,等等,既是工序,又是艺术。它精准形象地揭示了学(教育)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整个句子也说明学的巨大的长远的塑造作用。这样的比喻,把深刻的道理说得明白、直观和深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高中语文《劝学》《师说》教学设计(二)
一、设计意图
本单元这两篇文言文,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正儿八经地学文言的开端,尽量要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有一个基本认识。
(一)文言文学习的目的、重点及其方法,学文伊始,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
1.学习文言文,具备作为一个经过高中教育的中国公民的基本古代语文素养。从增进古典文化教养的角度来看,文言学习不可或缺,也是无可替代的。学习文言,绝非为了培养现代孔乙己——在现实生活中满口“之乎哉也”,也不是为了显摆,原则上也不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文言,更反对不看场合地滥用文言文。
2.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就知识层面而论,对文言词语,尤其是实词,特别是其中的古今微殊现象,对常见的及古人习用的,要重点把握;对实词中的特殊用法,要了然于胸;对一些基本的特殊句式,要非常清晰地掌握。就词语、句式的能力层面而论,一定要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推断词义,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并能够结合词义、虚词用法和句式特点,把文言句子恰切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3.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就价值层面来看,汲取古人的不凡品格、美好感情和人生智慧。尤其重要的是,要把文言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所抒发的情感,放到彼时彼地的情景中考察,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剖析古文所承载的思想。看到古人不凡的一面,也要看到古人不足的一面。要看他们比他们的前代及同代人进步了多少,不要看他们比现代人落后了多少。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都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4.重视朗读和诵读。就文言文学习而言,熟读成诵比做大量的鸡零狗碎的书面作业,要紧很多,也有用很多。比如,现阶段新高考必考的标点题,只要能够读通读顺,估计就能够做对题目。
5.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测,是新高考文言文考试的一个常设能力点。但是,一般看来,这类题目不是考学生的记忆力,而是考学生根据具体语言情景准确推断、周密推理的能力,千万不能让学生淹没在昏天黑地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背诵、记忆之海中,我们为师者,需要将“以人为本”的教育人道主义,落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实处。
(二)《劝学》《师说》的教学价值
1.此两篇文章是谈论从师学习话题的传统名篇,其观点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面对具体问题针对性说理方面,具备比较学习的可能性。
2.这两篇文章又都是议论性文体,在说理内容上,有着历史的进步性;在说理方式上,援喻说理、比较说理、举例说理等方面,有非常精彩、精密之处,值得好好揣摩学习。
3.研读这两篇文章,研习古代智者在学习及从师问题上的独特思想,能够站在批判性思维的立场上,分析文本,寻找证据,精研思想,提到思维品质。
4.解词翻译,析句求是,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培养一字也不轻易放过的扎实研读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一)研读这两篇经典文章在阐述学习话题时,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分别采用怎样的论证策略来说理的;研讨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比较其论证方法的异同;
(二)从议论针对性的角度,研究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我们现在面对的学习问题,还有哪些启迪,是为思想积淀。
三、教学时数 五课时(合备)
四、教学过程
接上期推文设计(一)
2.《师说》
(1)研究文章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一问,“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一篇大纲领”,它要表明什么观点?文中有哪些跟它照应的句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强调学必有师,乃古来传统。它言从师之道,或曰师道。
文中,“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讲的是从师之道;后面的“圣人无常师”,及“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前者强调,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应向他学习,后者强调的是学无常师,讲的仍然是从师之道;至于文末“李氏子蟠”所行的“古道”,依然是从师之道。从师之道,统率全文,首尾相应,一以贯之。
二问、既然“古之学者必有师”是中心论点,下面行文时为什么不采用反复强调的句式,而是要换做不同的说法?
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措辞,表达“从师之道”,论述始终辐合集中,而行文颇具摇曳之态。
三问,“传道受业解惑也”讲的又是什么?请结合下文对其具体所指予以解释。
“传道受业解惑也”所指的是古之学者之师的职能和使命。如果说上一句讲学必有师,那么这一句便是强调师贵传道。
“传道”,即传圣人之道。“受业”,即受六艺经传等儒家经典之教,“业”还指《师说》提及的以鸟命官、音乐、弹琴、问礼之类,还有“授之书习其句读”的童子之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经验和技术,为“术业”之“术”也宜归入此列。
四问,“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从行文思路看,在全文中怎样得到层层深入的论证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说明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根本原因;而“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惟有从师方能解其惑,无师则惑终难解,表明不从师的后果,强调从师的必要。至于“生乎吾前”以下几句,说明古之学者之道存师存的择师标准,只有符合这个闻道标准的人,才能够担当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责任和使命。下文“今之众人”和“古之学者”的对比,及以孔圣人为典型例子,也都是针对开篇的两句话阐发的。
由此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师说》论述的核心。韩愈坚信,假如能够坚守这个核心,那么,儒家的道统就有望得到维护。
(2)研究文章论证方法。
①古人云:“无贵无贱,见不当挟贵;无少无长,见不当挟长;圣人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见不当挟贤。后即此三柱而申之。”你觉得有道理吗?请结合文本加以具体阐述。
师与弟子之间,其身份之贵贱、年龄之少长、德性之贤愚,是今之学者认识糊涂,并以之作为耻于从师理由的三方面。
就年龄之少长看,众人以为年岁相似,不该相师。对此,韩愈强调的是不仅年相似者可师,即便年纪小于我的,只要他闻道在先,也该以他为师。
从身份之贵贱的角度看,众人认为师从卑于己者,便失却脸面,师从高于己者,则近于恭维。针对这种错误认识,作者认为官位高低跟存道与否无关。道存师存,唯道是师,“无长无少,无贵无贱”,此乃“古之学者所以异于今时”之“师道”。
从德性之贤愚的角度看,人非生知,哪怕是圣人,也会有惑,更何况是常人,更定然有惑,有惑就须辩惑,解惑则应从师,而不能“拘于时”,以从师解惑为耻。
至于引用“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针对“道相似也”的错误认识进行的回应。不仅道相似的可以相师,就是对不如己者,只要他身怀长技,也可以认他为师、学他技艺。从而显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符合圣人之道,亦即符合师道,而今之学者以从师为可耻则是错误的。
②上述内容论证的时候,作者最主要运用了比较论证的方法,请予以梳理概括并说明作用。括号内填空。
古之学者与(今之众人),(巫医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孔子(圣人)与(今之众人),(年十七李氏子)与今之“年长而自贤者”,前四者皆不耻于师,后者则(耻于从师)。
“以古今之不同”的对比,表明不耻于师者,合于师道;耻于从师者,背离圣人之道。
③本文的引用论证也很突出,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本所列举并说明作用。
PPT展示相关原文。
“我非生而知之者”(《论语 述而》)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里仁》)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 子张》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尚书 咸有一德》
“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吕氏春秋 劝学》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便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言解惑从师的必要。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便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言传道从师的必要。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便说“圣人无常师”。
此外似意本“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以上这些引文,或明引,或暗引,其作用为:一是行文错综,驱遣得体,避免了单调重复;二是旨在展示“古道”的具体体现,即“古之学者”在从师闻道上的榜样意义。用孔子这个圣人及其他先贤的话来做证据,在传统文化体系里,其权威性和证明力不言而喻。
3.《劝学》《师说》思想和写法的比较
(1)两篇文章都谈论了学习问题。前者主要讨论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如何改变人的生性,由士君子而成为圣人;后者主要讨论师道之重要性,反复申述从师学习之必要。
(2)两篇文章所持观点的差异及其原因。
两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前者着重谈学习的反复和途径,对学的内涵做了富有创建性的揭示:轻知崇德、轻思重学、轻内(内省)重外(外铄);后者重点讨论了师道建设的重要性,剖析并抨击了时人的一些糊涂认识。
它们之立论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于所面对的现实状态不一样。它们都是针对当时的现实情况所发的议论和主张。
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如下:
《劝学》:
子思及孟子学派(思孟学派)与荀子学说的比较:
在性善与性恶的主张上,如前一课所述,孟子与荀子差异更明显;
在德与善的关系上,子思持“善”在于“为”,“德”则更在于“志”的观点;
(荀子接受子思“善”为达成“德”的要件的观点,也强调为“善”的重要性,更突出了由“积善不息”终至成“圣”的可能,故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他把那些合乎先王遗教、顺乎礼义的言论归为“圣心”。从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到“圣心备焉”的至境,昭示了从学以成人,到积以成圣的过程。)
在思与学的关系上,思孟学派,便过分强调“思”的重要性,改变了《论语》中关于学思关系之思学并重,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主张;孟子“心之官则思”“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等主张,所示的是反身内省的观念,意指生命内涵向内开发。
而荀子针对思孟学派过分强调“思”的偏向,针锋相对地提出善假于物的观点。他认为仅对内开发生命内涵于事无补;这种闭门之思,哪怕是冥思苦想,无法企及向外学习探索所得;自我之外有一个广大的世界,此世界不是通过闭门之思可以抵达的。
一定程度上看,荀子《劝学》中所持的学说,对思孟学派具有针对性甚至反动性。虽然,荀子在批判思孟学说之余,某些方面对于思孟思想仍有所传承,但是,其依违之处,方见荀学“崇礼劝学”“化性起伪”的独特品格。荀子认为学应实现德性超越,而善假于物、不断积累则是达成这种超越的必由之路。
《师说》:
就全文立论来看,作者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论点,具有时代的针对性。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儒衰佛盛,缁衣之学遍于天下,士大夫之耻于相师成为普遍现象。他痛感儒家道统的失落,基于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身体力行,收招后学,对学有所成或出仕为官的成年人的思想晓谕,对人们在道、业、惑问题上的错误认识,予以提诲,旨在以圣人之化,对抗泛滥的佛教文化,力倡恢复古道。
就行文过程而论,“传道受业解惑”三者,“传道”为修己治人之道,“授业”为古文六艺之业,“解惑”为解此二者之惑。(曾国藩语)。为什么在道与业之外,还要专门强调“解惑”?‘解惑’,是针对当时人以从师为可耻来说的。要驳斥当时人以从师为可耻的错误认识,所以提出解惑。
就全文论证过程看,文章第一、二两部分只讨论了“解惑”和“传道”,而没有涉及“受业”;可是文章第三部分总结时,也只提到“闻道”和“术业”,却不再提“解惑”,何以如此?其原因涉及议论的针对性问题。
先看前面不提“受业”的原因。如前所述,“受业”的一层意思指“童子之师”所为——“授之书而习其句读”;韩愈明确表示,此“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其实,从《师说》文中内容来看,当时的人们并未轻视这样的从师“受业”——“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没有展开讨论的必要。故此,只须有针对性地谈“传道”“解惑”这两个存在的根本问题。
再看后面为何不提“解惑”。“受业”之“业”的另一层含义是术业,指那些专门知识和技能;“受业”则含有向专家学习专门学问和技术之义。“要向这些专家请教,说明孔子在这些专业知识上有惑,要请他们解惑,解惑已含在受业之中,所以只用‘术业有专攻’来承接‘受业’,可以不提‘解惑’了”。如此看来,这样的错综照应,还是体现了说理的针对性。
4.课后思考题
(1)《师说》开头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处“受业”写作“受”,而文中“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写作“授”。那么,“传道受业解惑”之“受业”到底是写作“受”,还是“授”?如果是“受”,这句话怎么翻译?
(补充材料:《古文眉诠》清乾隆年间成书,《唐宋文醇》为清代乾隆皇帝所编,均写作“授”;宋代世彩堂本《韩集》以下诸本所载的“受”、“授”二字皆前后不同的。)
如果主张是“授”,理由是什么呢?一是,受与“授”可通,教材注释便是:“受,同‘授’,传授。”二是,《古文眉诠》《唐宋文醇》等选本“受”均写作“授”。
如果决定选“受”,理由又是什么呢?一者,此句承首句“古之学者必有师”而来,主体是“学者”,是说学者从师,不是师教学者;二者是,下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仍从学者受业的角度来说的,上下文的陈述主语保持了一致;第三,下文“授之书习其句读”作“授”,说明当时“授”“受”已经分为两个不同的意义,不应如教材所言“受,同‘授’”。第四点,《古文眉诠》清乾隆年间成书,《唐宋文醇》为清代乾隆皇帝所编,那么,相比宋代世彩堂本《韩集》以下诸本所载的“受”、“授”二字皆前后不同的情况,它们是晚出者,证据力显然弱于后者。
如果决定选“受”,句子可以翻译为“所以承先哲之道,受古人之业,而解己之惑也”(吴小如语)。
(2)本单元学习任务要求:“《劝学》是2000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1000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此处书名号似宜为双引号——笔者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再拟一题:《‘劝学’评说》,允许在“新说”与“评说”中任选其一。《‘劝学’评说》要求结合《劝学》《师说》等经典文本,进行分析性写作,即“对他人文章的问题和论证进行批判性阅读之后,将分析和评估有条理、清晰地写出来”。
(3)思想拓展
了解前人与学习有关一些观点。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尽信《书》,则 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 ;今之学者为人,但能 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 ;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 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 能虑,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君子……处心有道, 行己有方。”( 韩愈《 答李翊书》)
“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韩愈《答李翊书》)
“ 切己第一,读书乃学者第二事。”(《朱子语类·卷10》)
“学者须是切己,方有所得。”(《朱子语类· 卷116》)
“夫君子之行,静以 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曾国藩《养心篇》)
“人做文章,若是子细看得一般文字熟,少间做出文字,意思语脉自是相似。读得韩文熟,便做出韩文底文字 ;读得苏文熟, 便做出苏文底文字。若不曾子细看,少间却不得用。……意思语脉,皆要似他底,只换却字。某后来依如此做得二三十首诗,便觉得长进。”“今日要做好文者,但读《史》《汉》韩柳 而不能,便请斫取老僧头去!”(《朱子语类·卷139》)
“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大半都偏在模 仿。米开朗琪罗费过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 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 作前人的剧本,这是最显著的例子。中国诗人 中最不象用过功夫的莫过于李太白,但是他的 集中摹拟古人的作品也极多。”(朱光潜《谈美》)
“ ……故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顾炎武《日知录·诗体代降》)
“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吴昌硕)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