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中学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CDACC BDCDC DBCDA DBD
21.(16分)(1)Ⅱ
(2) 被分解者利用 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3)abc
(4)引进其专食性天敌
(16分)
(1) 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2) 将等量无菌水回接到新鲜无腐烂梨上
(3)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
(4)1、4 不能 两段引物的碱基序列没有相关性,既不相同也不互补
23.(16分) (1) Na+通道开放,Na+内流
(2) 大脑皮层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膈肌和腹肌
(3)用化学遗传学技术特异性抑制M神经元;甲、乙
(4)抑制Ca2+通道的活性,减少Ca2+内流;抑制M神经元中的速激肽基因的表达。
24.(16分)(1) 否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Ⅱ-2的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的结果
(3) 小狗2 图3中只有小狗2的核基因序列和线粒体基因序列与Ⅲ-3相同2023-2024学年下学期江夏区第四中学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2月14日上午9:40—10:55 试卷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成砖红色
B. 在厌氧发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蓝色变成灰绿色
C. 将CO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会使其由蓝变绿再变黄
D. 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逐渐变成紫色
2.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AMs)是新发现的一个重要亚显微结构,该结构是线粒体外膜和内质网膜某些区域高度重叠的部位,彼此相互“连接”,但又未发生膜融合,通过MAMs使线粒体和内质网在功能上相互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亚显微结构MAMs中一定含有C、H、O、N、P等大量元素
B. MAMs作为内质网和线粒体间的“连接”可进行信息的交流
C. 线粒体结构异常可能通过MAMs影响内质网中蛋白质的加工过程
D. 线粒体外膜与内质网膜都具有流动性,二者通过囊泡相互转换
3. 科研人员尝试利用人的成熟红细胞运送药物,其操作过程是首先将红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甲溶液中,使红细胞膜上出现孔洞,待药物通过孔洞进入红细胞后,再将携带药物的红细胞转移至等渗溶液中,携带药物的红细胞膜表面孔洞闭合,利用该红细胞可将药物运送至靶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该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胞吞,需要消耗能量
B. 甲溶液使红细胞膜上出现孔洞, 有可能是甲溶液的渗透压低于红细胞
C. 转移至等渗溶液中,膜表面孔洞的闭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 临床使用时要进行严格的血型匹配
4. 芽殖酵母分泌的P酶含量可作为筛选酵母蛋白分泌突变体的指标。与野生型相比,sec1基因突变体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分泌泡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多数神经递质一样,P酶分泌也是胞吐的方式
B. 与溶菌酶一样,P酶的分泌也需膜上蛋白的参与
C. 与醋酸菌一样,酵母分泌胞外酶也需线粒体供能
D. 推测sec1基因的功能是促进分泌泡与细胞膜融合
5.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失水则使气孔关闭,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处理紫鸭跖草的保卫细胞,并进行光照处理,测得气孔的直径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气孔张开时保卫细胞的吸水能力大于气孔关闭时保卫细胞的吸水能力
B. 保卫细胞在0.3 mol·L-1蔗糖和0.4 mol·L-1 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
C. 在0.1~0.2 mol·L-1 KNO3溶液中保卫细胞渗透压的变化与水、K+等物质有关
D. 光照通过直接为保卫细胞主动吸收K+提供能量,增大细胞液渗透压进而促进气孔张开
6. 根据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方式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和C4植物等类型。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测得两类植物CO2的吸收速率随大气CO2浓度变化的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CO2补偿点时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大气CO2浓度达到补偿点后,C3植物和C4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在大气CO2浓度达到饱和点后,限制C4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C. 图中两条曲线的交叉点代表此时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样多
D. 干旱会导致气孔开度减小,在同等程度干旱条件下,C3植物比C4植物生长得会更好
7. 光敏色素是一种接收光信号的蛋白质。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缺失的突变体、光敏色素B缺失的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培养基上,光照下培养8天后,测量幼苗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AC处理对地上部分生长有抑制作用
B. PAC浓度小于10-5mo1/L时,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
C. 赤霉素只能促进细胞伸长,不能促进细胞分裂
D. 在一定PAC浓度范围内,光敏色素B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
8. 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自然存在于烟草中。它是烟草烟雾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辛辣的味道,可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为Na+提供通道
B. 戒烟前,POMC神经元的兴奋程度上升,食欲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多
C. 戒烟后,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体重也随之下降
D. 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的细胞
9. 卡介苗是新生儿注射的第一支疫苗,用来预防肺结核,随着年龄的增长,陆续会注射或口服一些疫苗, 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最新研究发现, 运动会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 同时成骨细胞分泌的一种生长因子(物质A) 可促使淋巴样祖细胞增殖, 进而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注射的卡介苗是抗体,可直接进入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 淋巴样祖细胞增殖产生的淋巴细胞包括巨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
C. 只有免疫细胞才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物质A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 通过免疫系统清除入侵结核杆菌的过程,体现了机体具有免疫防御的功能
10.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下列关于不同营养级能量来源和去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流经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系统中所有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B. 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级消费者的能量均为摄入的上一营养级的能量
C. 最高营养级同化量最终去向只有2个:呼吸作用散失和分解者分解
D. 次级消费者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只用于呼吸消耗以及流向分解者
11. 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是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入侵后已对我国农林业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美国白蛾的防治措施主要以人工、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为主,以下关于防治措施解释错误的是
A.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特定的光波属于物理信息,能引诱美国白蛾
B. 喷洒高效灭虫剂氯氰菊酯——造成环境污染,会伤害美国白蛾天敌及其它昆虫
C. 释放寄生天敌周氏啮小蜂——降低环境容纳量,将美国白蛾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D. 施用致病性强的苏云金杆菌制剂——产生Bt抗虫蛋白,可杀灭环境中的各类害虫
12. 2018年3月14日物理学家霍金去世,他曾经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渐冻症”。有研究表明该病是由于突变的基因导致神经元合成了某种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也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作前驱细胞,然后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分化实质是基因的程序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的多种细胞中核酸相同,蛋白质却不完全相同
C. 将控制合成破坏运动神经元的毒蛋白基因替换,可以起到良好治疗作用
D. 植入神经干细胞,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病症
13. 已知植物有甲、乙、丙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粉色品种,现进行下面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甲×乙→F1(红色) F2(182红色:136粉色);
实验二:实验一F1(红色)×丙→F2(49红色:151粉色);
实验三:乙×丙→F1(粉色) F2(240粉色)。
根据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实验结果可推测该植物的花色至少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实验一F2的红色植株中与其F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9
C. 若实验二的F2中红色与粉色植株杂交,则后代红色:粉色=1:2
D. 若实验三的F1粉色与甲植株杂交,则产生子代性状全为红色植株
14. 进化论观点的形成经历了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下列关于进化论学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拉马克的进化观点是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D. 生物的进化方向是定向的,根本原因是定向的变异
15. 科学家将4个关键基因移植入已分化的肌肉细胞中并表达,使这个细胞成为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下图为该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应用该技术可大大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B. iPS细胞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与肌肉细胞相同
C. 关键基因表达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降低了细胞的分化程度
D. 图示过程体现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16. 甲品种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另一远缘植物乙的细胞质中存在抗除草剂基因,欲将乙细胞质中的抗性基因引入甲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A中取顶芽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有利于获得脱毒苗
B. 过程B中常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 过程C中只有融合细胞活性部位互补,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可以正常生长
D. 操作过程中生物材料、培养基、培养环境都要严格的灭菌
17. 如图1表示DN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某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作用位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2所示的DNA片段被限制酶切割后获得的末端形式与图1相同
B. 图1中a所示部位即图2中箭头所示部位
C. E co1iDNA连接酶可以将两个图1所示结构连接成为一个DNA片段
D. 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有图2所示的碱基序列
18.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为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任意结合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应用限制酶Ⅰ、Ⅱ同时切割二者
B. 限制酶、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
C. 与启动子结合的是RNA聚合酶
D. 能够检测到标记基因表达产物的受体细胞中,也一定会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4分)
21.(16分)入侵植物通过3种途径影响食物网:Ⅰ是入侵植物能够直接被土著草食者取食,通过上行效应按照原有的路径进入土著食物网;Ⅱ是入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引入新的消费者或者转变流通路径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Ⅲ是入侵植物通过非营养作用造成食物网中各级消费者的种群密度和行为活动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著生物群落和食物网结构。如图灰色部分表示入侵前土著食物网的物种组成,空心部分表示植物入侵后食物网的物种组成。
(1)三种途径中表示入侵植物不能被土著草食者摄食,而是通过引入新的草食者而产生新的食物网结构的是 ______途径。
(2)途径Ⅲ中C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和 、 。
(3)以下案例是通过途径Ⅲ影响食物网的有 ______。
a.裂稃燕麦入侵美国加利福尼亚沿岸半干旱草原后产生的碎屑能够增加土壤的湿度,从而促进土著植物的生长,导致食物网结构发生改变。
b.林下入侵植物葱芥能够通过根系向土壤中分泌植物毒素芥子油苷抑制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从而影响到土著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变森林群落组成。
c.穗状狐尾藻入侵河口湿地后,为一些无脊椎动物和幼鱼提供了觅食和庇护场所,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水生食物网结构。
d.澳大利亚北部的入侵植物大含羞草可被当地多种植食性昆虫可以利用,其叶片能够被57种昆虫取食,茎被49种昆虫取食,花和根各被2种昆虫取食。
(4)空心莲子草凭借其特殊的克隆特性,快速生长繁殖并且入侵多种生境。空心莲子草入侵某地区后,其生长迅速,导致当地动物多样性降低,如果要控制空心莲子草种群密度,除了人工除草外,还可采取的生物防治措施有 (写出一点)。
22.(16分)梨是我国原产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梨清脆爽口,在市场上的需求较大,具有极强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梨采摘后在常温下容易腐烂,严重影响生产发展。某实验小组欲对梨的主要致腐菌进行分离鉴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梨致腐微生物菌株分离与纯化
实验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主要致腐菌并培养后,其中某个平板的第一划线区域长满了菌落,而其他区域均无菌落,原因可能是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致腐菌回接梨实验将不同的致腐菌依次制成菌液,将其分别回接到生长状况及大小均相同的新鲜无腐烂梨上,同时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对照组,晾干后置于室温条件下储藏,每隔3d进行观察和记录,最终选取致腐能力强的致腐菌,并培养成菌落。
(3)致腐菌鉴定
实验小组对筛选得到的致腐菌从菌落特征如 ______________(答出2点)等方面进行初步鉴定,再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分析方法进行鉴定后,发现主要致腐菌中的一类是扩展青霉。
(4)生产实践中的快速检验
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PCR反应快速检测梨中的扩展青霉以达到防治梨腐烂的目的。在检测过程中,要根据扩展青霉特殊基因两端的碱基序列设计引物,如图为扩展青霉特殊基因的结构示意图,与之对应的引物结合的部位是 ______(用图中数字作答)。若已知该基因的引物Ⅰ,能否依据其碱基序列设计出另一种引物Ⅱ?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6分)研究发现,当胃肠道遭受毒素入侵后,分布在肠嗜铬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被激活,并释放大量5-羟色胺(5-HT),其周围的迷走神经感觉末梢能接收5-HT并将信号传送到脑干孤束核,脑干孤束核内的神经元一方面激活“厌恶中枢”,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另一方面激活脑干的呼吸中枢,通过调节负责膈肌和腹肌同时收缩的神经元,引发呕吐行为。我国科学家首次详细绘制出了小鼠从肠道到大脑的防御反应神经通路,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1)迷走神经感觉末梢的特异性受体与5-HT结合后,产生兴奋,引发膜电位发生变化的机制是_______。
(2)食源性细菌被机体摄入后,会在宿主体内产生毒素,刺激机体的“厌恶中枢”,在______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引发的呕吐行为可将摄入的有毒食物排出消化道。结合上述信息可知,由变质食物引发呕吐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
(3)研究发现,脑干孤束核中有多种神经元,其中只有表达速激肽基因的神经元(M)能接收到迷走神经传来的信息,并通过释放速激肽来传导信息。已知化学遗传学技术可特异性抑制M神经元,现以正常小鼠为实验材料验证该问题,请完善实验思路: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作为对照组;用毒素刺激________(填“甲”或“乙”“甲、乙”)组小鼠,观察小鼠的呕吐行为。
(4)临床研究发现,化疗药物会激活癌症患者与上述相同的神经通路。科研人员研发出针对化疗患者的抗恶心药物,结合问题(3)的信息,试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______。(答出2点即可)
24.(16分)1.安纳托利亚牧羊犬的两种稀有性状的遗传模式,分别以垂直线和水平线表示。如图1是某安纳托利亚牧羊犬的遗传系谱图,已知Ⅱ-1不带有两种稀有性状突变基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依据系谱图分析,认为两种性状的遗传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_____(填“是”或“否”),若不同意,则这两种性状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
(2)Ⅲ-2表现两种稀有性状最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Ⅲ-3怀孕后走失一段时间,主人不久后找回3只幼犬和Ⅲ-3,乙同学通过提取DNA,对所有提取物进行核基因与线粒体基因PCR扩增并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此外还利用HindⅢ限制酶进行了处理,结果如图3所示。据此判断小狗_____是由Ⅲ-3所生,请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