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峰、冒”等9个字,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指导朗读,能读出问答的语气和反复的句式。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看图写话课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近期我们班要评选“关爱小使者”,怎样做才能当选“关爱小使者”?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学一学如何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爱。
第1课时
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大家猜一猜这首歌曲唱的是谁的故事。(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生回答,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活动一:借助拼音读课文,自主识字。
1.出示初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1)标出小节序号。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初读情况,难读的小节多读几遍。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活动二:读课文提取信息,积累词语。
1.读文章,标画出我们到哪里去寻找雷锋的足迹。
——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2.积累带“的”字的词组。
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长长的( ) 弯弯的( )
( )的( )
3.课文中还有一个这样的词语:蒙蒙的细雨。认读“蒙”字。
活动三:读课文,想象画面,理解词语。
1.第1~2小节:学习方法。
(1)读第1~2小节,思考:雷锋叔叔在哪里?做了什么事情?遇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朗读诗歌,交流明确:
——在哪里?沿着长长的小溪。
什么事?抱着迷路的孩子,把他送回家。
哪些困难?蒙蒙的细雨、泥泞的道路。
(2)随文识字学词。
识记“曾”,组词“曾经”。
理解“蒙蒙、泥泞”的意思:用联系上下文(下文中“细雨”)、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理解词语意思。在理解中识记“蒙、泞”。
2.第3~4小节:用法自学。
(1)自学第3~4小节,思考:雷锋叔叔又在哪里?做了什么事情?遇到了哪些困难?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在哪里?顺着弯弯的小路。
什么事?背着年迈的大娘。
哪些困难?踏着路上的荆棘。
(2)随文识字学词。
识记“顺、踏、瓣、莹”,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理解“年迈、荆棘”,学生交流,可运用上面用到的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等方法,在理解中识记“迈、荆、棘”。
3.发现特点。
借助第1、3小节后面的问号和第2、4小节后面的句号,说一说第1、2小节,第3、4小节之间的关系。
——问答关系,利用问答的方式朗读诗歌。
4.感悟雷锋形象。
——雷锋是一个助人为乐、有爱心的人。
5.谈一谈身边的“雷锋”。
总结:是啊,我们到任何地方都能找到雷锋的足迹,所以,课文最后一个小节是这样说的,我们一起来读。
6.出示课文最后一个小节,齐读。
随文识记“觅、需、献”,可用近义词、组词等方法识记。
活动四:拓展阅读,拓展运用。
整合阅读丛书《彩色的梦》第1册中的《小溪流》《谁来过》。
1.复习学过的阅读方法:第一步正字音,读正确;第二步猜词义,说画面;第三步想画面,读诗歌。
2.自读童谣《小溪流》《谁来过》,出示自读要求:
(1)用你学到的方法理解“学雷锋”的意思。
(2)说一说,读出了什么样的画面?再想象着画面读一读。
3.诗歌朗诵会。
学生练读自己喜欢的诗歌,全班交流展示,并评价。
评价内容 星级评价
能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
能把诗歌读出感情 ☆
能加上合适的表情和动作 ☆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读诗歌了解了雷锋的事迹,在生活中学雷锋,学习了边读句子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还学习了运用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同学们,多去寻找身边的“雷锋”,向他们学习,争做“关爱小使者”。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同学们,汉字像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各部分之间紧紧相连,这节课我们来挑战,看看谁能把生字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活动一:认读字词。
1.请正确朗读下面的词语。
雷锋 昨天 冒着 留下 弯弯 后背 洒水 温暖
2.请正确朗读下面的字。
锋 昨 冒 留 弯 背 洒 温 暖
活动二:观察字形,按结构分类。
请认真观察下面的字,按结构进行分类。
锋 昨 冒 留 弯 背 洒 温 暖
——左右结构:锋 昨 洒 温 暖
——上下结构:冒 留弯 背
活动三:读帖学法,规范练写。
1.指导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1)读帖、学法。
观察一下左右结构的字,说一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锋 昨 洒 温 暖
——这5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出示儿歌:
左右不等窄让宽,
短的在右往下落,
短的在左往上挪。
(2)教师范写指导。
“锋”的竖提要提得干脆;右下部分“丰”的第2横稍短,第3横略长。
“昨”的“日”要写得瘦小一些,“乍”的第3笔是竖,应写在第2笔横的起笔往右一点的位置。
“洒”的右边是“西”,不是“酉”。
“温”右边部分的“日”要写得稍窄,下面的“皿”要写得稍宽。
“暖”的右边是“爰”,不要写成“爱”。
(3)学生在课本上描红,然后在练习本上练写两个。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
2.指导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1)读帖、学法。
观察一下上下结构的字,说一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冒 留 弯 背
——这4个字都是上宽下窄。
——出示上宽下窄字的书写提示:
上部伸展向左右,
全面覆盖下部分。
下部居中对中心,
整体结构要平稳。
(2)教师范写指导。
“冒”上半部分要写得扁而宽,两横不能与左右两边相连。
“留”前三笔的笔顺是:撇、竖提、点。第3笔“、”要写对位置和方向,下面的“田”整体要写得匀称,略小于上面部分。
“弯”注意3个点画的朝向,第2个点画和第3个点画应呈八字形相对,“弓”最后一笔竖折折钩要写得稍大一点儿,让整个字显得稳重。
“背”“北”应写得正而大气,中间的空隙要留出来。“月”要注意撇的形态变化,在这里变成竖。
(3)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后在练习本上练写两个。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
活动四:师生评价,修改练写。
借助下面的评价表格,师生进行评价,书写不理想的,重新练写。
姿势正确 书写正确 注意笔顺笔画 注意结构和占格 纸面整洁
☆ ☆ ☆ ☆ ☆
教师小结:汉字会说话,写字如做人。希望同学们多观察,勤练写,写一手漂亮的汉字。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顺着弯弯的小路,乘着温暖的春风……多美的句子啊!让我们根据画面中的内容,用“……着……的……”试着写几句话吧!
活动一: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
1.仔细观察图画,选择一幅图画,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说一说。
2.学生借助表格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教室里 六一儿童节 彩旗 鲜花
公园里
活动二:回顾课文内容,仿说看到的和想到的。
1.出示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句子,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
冒着蒙蒙的细雨 顺着弯弯的小路 踏着路上的荆棘 乘着温暖的春风
2.引导学生仿照句式,说说自己图上看到的。
——穿着整洁的衣服 脸上洋溢着笑容
3.班级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活动三:仿照句式,写一写图片上的内容。
用上“……着……的……”,把你观察的画面说一说,然后写出来吧!
1.教师引导。
我们穿着整洁的衣服,脸上洋溢着笑容,欢度六一儿童节。
2.学生试着说一说,全班交流。
3.学生根据图片,练习写话。
4.写完之后对照评价标准自己评一评。看看自己能得几颗星。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棒,我们不仅会读优美的诗歌,自己也会仿照课文写句子,课余时间大家可以多用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在讲“关爱”小故事的时候也可以试着用一用,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