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3-2024学年数学七年级开学考试题基础卷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2023-2024学年数学七年级开学考试题基础卷一(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14 21:0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数学七年级开学考试题(沪科版)
基础卷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实数是负数的是( )
A. B.0 C. D.
2.“师生阅读共成长,多彩课程蕴书香”,校团委对全校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收集的相关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若每天课外阅读2小时以上的有120人,则阅读30分钟至1小时的学生比阅读1至2小时的学生多( )
A.120人 B.240人 C.360人 D.480人
3.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摆放,使有刻度的两条边互相平行,则图中的大小为( )

A.100° B.105° C.110° D.120°
4.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三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授课,央视新闻抖音号进行全程直播,某一时刻观看人数达到422万.其中422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5.若是关于x的不等式的一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可以是( )
A. B.0 C.1 D.2
6.已知a是的负的平方根,,,则中最大的实数与最小的实数的差是( )
A.6 B. C. D.
7.若与是同类项,则的值为( )
A. B.9 C. D.
8.已知,且满足,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是的中点,是线段的中点,,,则( )
A. B. C. D.
10.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满足.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若点P、Q同时出发,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时,点P运动的时间t为( )
A.2 B. C.2或 D.2或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11.不等式的解集是,则a的取值范围为 .
12.计算: .
13.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7日14时50分,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9~22星发射升空!调查“天目一号”各零部件的质量,适合采用 .(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14.在,,,,,3,0,,属于非负整数的有 .
15.不等式的解集是 .
16.若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的绝对值等于4,则的值是 .
17.将转化为度的形式,即: .
18.已知,则 .
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
19.计算:
(1); (2).
20.解方程:
(1); (2).
2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2.如图,已知,且点是的中点.
(1)求的长;
(2)若线段上有一点,且,求的长.
23.某景区为了吸引游客,现打算在一空地种植A,B两种品种的牡丹,A、B两种牡丹每棵的价格分别是55元和72元,若购买两种牡丹共90棵,且总价格不超过5460元,求最少要购买A种牡丹多少棵?
24.已知的算术平方根是3,的立方根是2.
(1)求m,n的值;
(2)求的平方根.
25.体育是长沙市中考的必考科目,现随机抽取初二年级部分学生进行“你最想选择哪个考试科日?”的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需从A、B、C、D、E五个选项(A:引体向上;B:仰卧起坐;C:立定跳远;D:实心球:E:跳绳)中任选一项(必选且只选一项).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参加本次调查的一共有_______名学生;在扇形统计图中,“D”所在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
(2)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
(3)已知立信中学初二年级共有750名学生,请你根据调查结果,估计初二年级最想选择“跳绳”的学生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A
【分析】化简绝对值、多重符号后,根据负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此题考查了实数的分类,熟练掌握实数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0,,中是负数的是,
故选:A
2.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从扇形图中获取信息,先求解总人数,再由总人数乘以阅读30分钟至1小时的学生比阅读1至2小时的学生多的百分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每天课外阅读2小时以上的有120人,
∴总人数为:(人),
∴阅读30分钟至1小时的学生比阅读1至2小时的学生多:
(人),
故选:A.
3.B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板中角度计算问题,由题意得,根据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

故选:B
4.D
【分析】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现方法即可解答.
【详解】解:.
故选:D.
5.A
【分析】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整数解,正确解不等式,求出解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不等式应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首先解不等式求得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得到一个关于a的不等式,求得a的值.
【详解】解:解不等式得:,
是不等式的一个正整数解,则,,
故答案为:A.
6.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以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根据题意分别求得,再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作差即可.
【详解】解:∵a是的负的平方根,,,
∴,,,
∴中最大的实数为2与最小的实数的差;
故选:A.
7.B
【分析】本题考查同类项与乘方的应综合用,熟练掌握同类项及乘方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由题意可知题中两项是同类项,根据同类项的意义可以求得m、a的值,从而得到题目解答.
【详解】解:∵与是同类项,
∴,,
∴,
故选:B.
8.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应用,根据题意将变形即可;
【详解】①,②,
② -①得
A项不符合题意;
由①得③,将③代入②得,整理得
∴B项不符合题意;

C项不符合题意;

D项符合题意.
9.C
【分析】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定义,线段的和差计算,熟练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及线段的和差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先求出,再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由此即可求得的长.
【详解】,,

是的中点,是线段的中点,
,,

故选C.
10.D
【分析】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是关键.根据绝对值和偶次方的非负性,得到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进而得出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根据题意列一元一次方程,求出的值即可.
【详解】解:,
,,
,,
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
由题意可知,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
由题意得:,
即,
当,解得:;
当,解得:;
综上可知,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时,点P运动的时间t为2或,
故选:D.
11.
【分析】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关键是掌握不等式的性质,特别是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详解】解:∵不等式的解集是,
∴,
故答案为:.
12.
【分析】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和平方根,熟练掌握其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立方根和平方根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解:
故答案为:.
13.普查
【分析】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解:调查“天目一号”各零部件的质量,涉及安全性,事关重大,适合采用普查,
故答案为:普查.
14.,3,0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非负数包括正整数和零解答即可.
【详解】解:,,,是分数;
是负整数;
,3,0是非负整数.
故答案为:,3,0.
1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先去分母,再移项合并同类项即可.
【详解】解:,
去分母得:,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故答案为:.
16.或65/65或
【分析】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相反数、倒数的性质,绝对值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互为倒数的两数积是1,注意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根据题意可知,,,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
当时,原式,
当时,原式,
故答案为:或65.
17.
【分析】此题考查了角度间的换算,先把分除以,再加上整数部分即可,解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度、分、秒之间是进制,将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时,乘以,反之,将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除以.
【详解】解:,
∴,
故答案为:.
18./
【分析】本题考查等式的性质,理解等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乘以,等式左右两边同时乘以,分析求解.
【详解】解: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乘以可得:
等式变形,可得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乘以可得:
∴,
故答案为:.
19.(1)
(2)
【分析】本题考查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2)先计算倒数,再求解即可.
【详解】(1)解:原式
(2)∵
∴原式.
20.(1);
(2).
【分析】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2)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详解】(1)解:,



(2)解:,




21.,
【分析】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先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化简,再将,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

当,时,原式.
22.(1)10;
(2)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定义,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题关键.
(1)先根据线段的和差得到,再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即可求解.
(2)先求出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和求出的长.
【详解】(1)解:,

点是的中点,

(2)解:如图,



23.最少要购买A种牡丹60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设购买A种牡丹x棵,则购买B种牡丹棵,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购买A种牡丹x棵,则购买B种牡丹棵,
由题意得,,
解得:,
最少要购买A种牡丹60棵.
24.(1),;
(2)的平方根是.
【分析】本题考查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知识.
(1)由于的算术平方根是3,则;的立方根是2,则,联立解方程即可;
(2)根据(1)中、的值,代入可得16,然后求平方根即可.
【详解】(1)解:的算术平方根是3,

解得:;
又的立方根是2,

即,
解得:,
,;
(2)解:由(1),,

的平方根是.
25.(1)150,;
(2)见解析;
(3)225人.
【分析】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理解两个统计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从两个统计图中,可得到选项A的频数为30人,占调查人数的,可求出调查人数,求出D选项所占整体的百分比,即可求出相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2)求出B选项、C选项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3)用750乘样本中E选项所占的百分比可得答案.
【详解】(1)解:(人),.
故答案为:150,;
(2)解:C组人数为(人),
B组人数为(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解:(人),
答:立信中学初二年级750名学生中最想选择“跳绳”的大约有225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