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6 我的老师导学案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6 我的老师导学案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31 23:1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课《我的老师》
魏巍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重点:
体会真挚的师生感情。
学习难点:
1、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记事写人有主有从、详略得当。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作者对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教材助读
1、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 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2、写作背景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教育是人才的摇篮。因此振兴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1956年9月底,应《教师报》之约,魏巍写了这篇《我的老师》。
预习自测
1、一读课文, 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 ) 卜问( ) 焚香( ) 黑痣( )
(2)辨音、组词。
即( ) 孤( ) 卷( )
既( ) 弧( ) 券( )
蜜( ) 恋( )
密( ) 念( )
2.二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本文共记叙了哪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在下面。
(2)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
情景导入
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
你们也许也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写得好不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的一篇文章,比较一下,有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生动,有真情实感。
质疑探究
(一)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本文记叙的七件小事中,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详写:
略写:
作用:
2、这七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二)二读课文,深入分析
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一例,分析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三)三读课文,仔细品味
1.文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句中“狡猾”一词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你能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吗?
2、“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3、“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我模模糊糊地回答。”加点的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对蔡老师的回忆,表达了 的交融之情。
当堂检测
(一)同步反馈训练
1.根据拼音,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写出正确、规范的汉字。
占(jù) (kē) 头 劝(wèi) (jiū) 纷
2、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B.蔡老师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C.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D.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二)课内阅读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节选文字所写的事件是___ __,表达了“我”对老师的_______之情。
2、指出本段文字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____ _ 地点:_____ 人物:_____
起因:_____ 经过:_____ 结果:_____
3、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中“他”和“孩子”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线的词语似乎都与孩子的天性不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5、前文对蔡老师的称谓一直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一称“你”?
6、如果将文中最后一句改成“我很想再见到我的蔡老师。”行吗?为什么?
7.上文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A.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B.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C.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抒情 D.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抒情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练习题
6、我的老师
预习自测
1.(1) 褪tuì 卜bǔ 焚fén 痣zhì
(2)即jì 立即 孤gū 孤独 卷 juàn 试卷 蜜mì 甜蜜 恋 liàn 留恋
既jì 既然 弧hú 弧度 券 quàn 证券 密mì 细密 念 niàn 思念
2.(1)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蔡老师课外教我们跳舞;③蔡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蔡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蔡老师写字;⑥蔡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我睡梦中去找老师。
(2)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有:“难忘”、“温柔和美丽”、“慈爱”、“公平”、“伟大”、“依恋”、“想念”、“可惜”等等。
质疑探究
(一)1.前五件略写,后两件详写,这样安排,突出老师对我们的爱,有主有从,详略得当。2.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二)1.温柔美丽的老师,从假怒事件中可知;循循善诱的老师,从观蜂吃蜜、教诗中可见;慈爱、公平、伟大的老师,从排除纠纷事件中可知。
2.聪明的学生,从假怒中可见;依恋老师的学生,从模仿写字、梦里寻师的事件中可知。
3.抒情句一:“今天想来,……,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表达了对老师的无比感激。
抒情句二:“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多么伟大的人啊。”表达了对老师的崇敬和赞美。
抒情句三:“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难比啊!”表达了对老师的思念。
(三)1.狡猾在文中是调皮、机灵的意思,是贬词褒用,写出了孩子对老师的喜爱。
2.不行,因为只有孩子才最了解老师、崇拜老师。
3.不能换。迷迷糊糊说的是神志不清,模模糊糊说的是口齿不清。这两个词有着不同是适用对象。
(四)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
当堂检测
(一)1.据、磕、慰、纠2.B
(二)1.“我”梦中寻师 依恋、思念 2.一个夏季的夜里 在家里的当屋 “我”和母亲 想老师 熟睡中,我忽然爬起来,要去找老师,让母亲喊住了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3.“我” 。4.“默默地”一词写出了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漫长”,看似反常,更显得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与挚爱。 5.这是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6.不行,原句感情深沉含蓄,换后感情平直,表达效果较差。 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