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20 虽有佳肴导学案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20 虽有佳肴导学案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01 11: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十课《虽有佳肴》
《礼记》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重点:
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学习难点:
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课文,并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教材助读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预习自测
1、《虽有嘉肴》节选自 ,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论著的选集,共 篇。《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的专著。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
情境导入
在《论语》中孔圣人曾经告诉我们一些让我们终生都可以运用的学习方法,比如(学生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今天,我们再一次聆听有关学习的至理名言。可以毫不谦虚地说,这些有关学习的教诲,会让我们一生受益。那么究竟是什么至理名言呢?
质疑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熟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二、合作交流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 ② 弗食 ③不知其旨也
④不知其善也 ⑤然后能自强也 ⑥虽有至道
⑦教学相长 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⑨教然后知困
2、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 古义: 今义: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 今义:
教然后知困 古义 : 今义:
学学半 古义: 今义:
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练习题
20、虽有佳肴
预习自测
1、《学记》 《小戴礼记》 儒 礼仪 49 《礼记》 教育学 教学相长
2、jiá yáo qiǎng yuè xiào
质疑探究
一、略
二、1、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
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
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2、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本文先以“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3、(1)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2)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
当堂检测
1、即使 不 甘美 好,妙 自我勉励 达到极点 促进 因此 不通,理解不了
2、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旨 古义: 甘美 今义:主旨
困 古义 :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学 古义:教 今义:学习
3、(1)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