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欣赏文章美。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
探究盲孩子的心理变化,并理解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学习难点: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快速阅读课文,通过筛选关键信息,感知人物形象。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预习自测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嬉戏( ) 哞哞( ) 潺潺( ) 眨( )巴 红润( ) 孪生( ) 痒酥酥( ) 踉踉跄跄(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孪生: ②踉踉跄跄:
3、给下列各句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叠词。
①、从附近的丛林里飞来一只萤火虫,_______地,闪着_______的光。
②、他_______、_______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
③、人们常常看到他俩在阳光下、月光下,像好朋友似的_______。
④、……带他去牧场听牛儿_______地叫,羊儿_______地叫,……,走过小木桥去听_______的流水声。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本文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情境导入
同学们,有一条河,从古流淌到今;有一片海,从过去喧腾到现在。这河叫爱河,这海叫心海。是爱让痛苦远离,是爱让无助走开,是爱让盲孩子重见光明,今天,我们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质疑探究
一、有感情朗读课文。
1、梳理课文情节发展。
2、体会盲孩子的心情变化。
二、细心来品味
1、美的意境:
课文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试从文章找出有关的描绘,并品味其作用。
(1)、按句排行,句式短小活泼
(2)、大量运用叠词
三、多角度探讨
关于课文的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除了以下两种,你还有别的看法吗?(见课后习题一)
当堂检测
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 、____ 和__ _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2、本文从“影子”“萤火虫”对孩子的关爱、帮助中可概括出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影子”也获得生命,从中又可概括出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美,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爱,________ _ ,______ ____ 。
4、你在生活中有过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自己也感到幸福的经历吗?请简要谈一谈。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练习题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预习自测
1、xī mōu chán zhā rùn luán sū liàngqiàng
2、(两人)同一胎出生。 走路不稳的样子。
3、①飘飘忽忽 幽幽 ②踉踉跄跄 跌跌爬爬 ③说说笑笑 ④哞哞 咩咩 潺潺
质疑探究
一、1、盲孩子很寂寞- 影子 的陪伴使他快乐,给他带来温暖-困境中来自萤火虫、影子以及太阳、月亮的爱,使他得到光明、体会盲孩子的心情变化。
2、很寂寞-很快乐-从来没有这样快乐。
二、 例如: 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 ; 听潺潺的流水声 作用:吸引感染读者,使读者获得美的熏陶。
1、按句排行,句式短小活泼(例句略。作用:适合表现童话内容,适合孩子们的阅读心理)
2、大量运用叠词(例如 静静、轻轻、潺潺、幽幽 作用:不仅使描写情态逼真,而且舒缓语气,琅琅上口)
三、略
当堂检测
1、想象 幻想 夸张
2、略
3、爱是风雨中的一把雨伞,是黑暗中的一支蜡烛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