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星期: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有所建树。
诚意:真心实意。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治理好家政。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其事。
不知所措cu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有鉴于此:在这个问题上有所警戒。鉴,指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预习作业
一、基础题
1.下列词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
C.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xǐ)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ái)
3.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A.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
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热爱祖国 没有准备
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
D.快乐地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选自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4.读了上面的选段,小新同学有疑惑,“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请你联系选段为他答疑解惑。
5.读了上面的文章,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小华说:“我认为理论比实验重要,因为理论知识为实验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少走许多弯路。”
小新说:“我认为实践比理论重要,因为实践是我们找出真理的一种捷径,实践出真知。”
听了以上两位同学的发言,你同意哪一个观点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加以阐述,不少于100字。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一一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発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顿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6.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7.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加点词“可能”表示作者对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格物致知的原因只是推测、估计,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B.“四书”之一的《大学》,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C.第一段是道理论证,引用《大学》中的话,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D.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儒家在格“物”时,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求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⑤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⑥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⑦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⑧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⑨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⑩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8.从实验精神出发,探讨王阳明“格”竹子最终头痛而宣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9.说说丁肇中希望今天的中国学生怎样做研究。
10.请赏析第⑦段“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句中的加点字。
11.丁肇中为什么对中国学生强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作文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符合文体;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星期: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有所建树。
诚意:真心实意。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治理好家政。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其事。
不知所措cu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有鉴于此:在这个问题上有所警戒。鉴,指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预习作业
一、基础题
1.下列词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
C.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B项改为:毫无选择。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xǐ)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ái)
【答案】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朱熹”读作“xī”;B项“袖手旁观”应读“xiù”;C项“遵照”应读“zūn”。
3.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A.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
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热爱祖国 没有准备
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
D.快乐地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A项,都是偏正短语。B项,“抽象思维”“轻视实验”“没有准备”为偏正短语;“一帆风顺”是主谓短语。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是动宾短语;“显微镜”是偏正短语。D项,“经书里说”“盲目接受”“袖手旁观”是偏正短语;栽种竹子是动宾短语。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选自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4.读了上面的选段,小新同学有疑惑,“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请你联系选段为他答疑解惑。
5.读了上面的文章,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小华说:“我认为理论比实验重要,因为理论知识为实验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少走许多弯路。”
小新说:“我认为实践比理论重要,因为实践是我们找出真理的一种捷径,实践出真知。”
听了以上两位同学的发言,你同意哪一个观点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加以阐述,不少于100字。
【答案】4.实验精神指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真相的态度。 5.示例一:我同意小华的观点,我们应该重视理论学习,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实验,当实验中遇到困难,我们束手无策时,可以用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快速分析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比如中国共产党因为有马克思理论的指导而使中国走出积贫积弱的困境,建立了新中国。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知识,很难取得实验的成功。
示例二:我同意小新的观点,因为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毛泽东曾指出:“你要有理论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和性质,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所以我们要本着严谨求真的态度,积极进行实验和探索,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
【分析】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归纳答案:实验精神指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真相的态度。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生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同意小华的观点。国家为什么重视教育?而为什么学生不直接去社会上实践而来学校上学呢?就是因为国家注意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学习理论知识,它可以帮助一个国家从无到有,从贫弱到富强。学习是实践的基础和基石,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根本就不能够将实践发挥到极限。所以,学习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示例二:同意小新的观点。实践是理论的来源,理论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优秀的辩论手是学习理论知识学出来的呢还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呢?很显然实践更锻炼意志和能力。因此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一一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発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顿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6.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7.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加点词“可能”表示作者对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格物致知的原因只是推测、估计,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B.“四书”之一的《大学》,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C.第一段是道理论证,引用《大学》中的话,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D.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儒家在格“物”时,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求的。
【答案】6.第二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或:阐明了传统的儒家对实验的态度往往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 7.B
【解析】6.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1)论证方法判断。第二段有人物王阳明,有事件: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故可判断是举例论证。
(2)作用分析。寻找本段发表观点的句子,“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本段举出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例子生动具体地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或:阐明了传统的儒家对实验的态度往往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
7.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第一段“《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一一平天下”,B选项的表述不完整,没有提到“平天下”这个最高理想,故B错误,选B。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⑤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⑥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⑦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⑧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⑨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⑩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8.从实验精神出发,探讨王阳明“格”竹子最终头痛而宣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9.说说丁肇中希望今天的中国学生怎样做研究。
10.请赏析第⑦段“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句中的加点字。
11.丁肇中为什么对中国学生强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答案】8.他只是消极的观察,而没有积极的探测(或者答“他只是消极的对着竹子硬想,没有动手实验”);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9.要重视实验精神(或者积极的探测);制定细致具体的计划,为实验选定适当的目标(或者实验中有眼光,勇气,判断力和灵感);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10.“新”给“知识”起了限制作用,并不是指所有的知识,“只能”强调了唯一性,科学知识必须通过实验来得到,强调了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1.①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②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或者传统文化背景使得中国的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而轻实验);③格物致知精神是研究学术不可缺少的;④格物致知精神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⑤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解析】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通过第④段中“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内容可概括为: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通过第⑤段中“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的内容可概括为: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通过第 段中“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内容可概括为:他只是消极的对着竹子硬想,没有动手实验。
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通过第⑨段中“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的内容可概括为:制定细致具体的计划,为实验选定适当的目标;
通过 段中“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的内容可概括为:要重视实验精神,积极探测,同时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10.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
联系第⑦段中“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的内容,“新”字给“知识”的范围上起了限制作用,说明并不是指所有的知识,而是“新”知识。“只能”在句中强调了途径的唯一性,说明科学知识必须通过实验来得到,突出了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谨。
1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通过第③段中“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的内容可概括为: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通过第 段中“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内容可概括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或者传统文化背景使得中国的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而轻实验;
通过第 段中“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的内容可概括为:格物致知精神是研究学术不可缺少的,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通过第 段中“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的内容可概括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三、作文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符合文体;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答案】范文:
每个站点都有风景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在乎何时上车,哪里到站,在乎的是沿路的风景和欣赏风景时的心情。
无论是鲜花拥簇,还是满目荒芜,这都是人生,我们必须走过的路。那些疼痛与微笑只会是某个车站的指向标,它会指引着我们到达目的地。
我在生命的起点,仓促地踏上了车,就知道了沿途的风景未必都是美好的,所以连我的仓皇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坎坷。通向成功的道路并不是鲜花铺就的,在奋斗中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并不可怕,它能考验人、磨砺人,使人生有价值。如果你能够坚强不屈的奋斗,从痛苦中走出,你将信心倍增,前进的步伐将更加坚定。
生活是不能等别人来安排的,它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一辈子有耐心去做一件事,这个世界诱惑太多,这也想做那也想做,多路出击,最后一事无成。能沉下心来耐住寂寞做好一件事,这么简单的道理,也是很多人不懂的。人脉要远些,人际要近些,所有利益驱使的并非深交,心神相映的方是至友。
“趁你现在还有时间,尽你最大的努力。完成你最想做的那件事,成为你最想做的那种人,过着你最想过的那种生活。也许你始终只是一个小人物,但这并不妨碍你用什么方式活下去,这个世界永远比你想的更加精彩。”
我一直以来都有着一个梦想,虽然我知道努力并不一定会达到目的,但努力一定会有一个努力的结果,无论结果怎么样,和不努力肯定是不一样的。没有人可以决定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但那些积累在身体上的感觉,决定了当我可以站起来的那一刻,我会是怎样的站立姿势,也决定了我未来站立的地方!
只要我活着,它一定要等着我,就在那里,我不会停下追寻梦想的脚步,永远。
我们都是站点的过客,辽远的天空留下飞过的痕迹。带走的更不过是些轻微的记忆。生命会前行在历史的脉络上,沿途拾起一枝一叶,留待回忆,这便是站点的风景。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审材料,材料是一段富有内涵的话,主要围绕“站点”来展开思考,并且要我们写出自己关于这段话的联想和感悟;审题干及要求,这篇文章明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所以绝对不能够将文章体裁写错。议论文必须坚持三要素齐全: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要注意的是,文章必须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不能更改。
其次,立意。这篇文章给出的材料富有内涵,在立意上我们可以从“站点”本身入手。“站点”既可以是指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也可以是我们做遭遇的一次挫折、磨难,还可以是一个让人难忘的事情。无论是什么,都要能够体现出这个“站点”的“风景”,“风景”可以理解为美好的东西,如回忆、感悟、经验等等。
第三,选材。需要选择一些能够表现论点的相关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还应该有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如此才能显得文章论据充分。我们如果把“站点”理解为磨难,那么则可以找那些经历磨难却更加坚强,把磨难当做垫脚石的事例名言;如果把“站点”当做人生的某一重要时刻,那么可以找一些名人事例在面对生命重要时刻的做法和表现,以此作为文章的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