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寒假预习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诗经》二首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寒假预习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4 21:46:50

文档简介

12.《诗经》二首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星期: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蒹葭》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间阻隔千重,诗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关 雎
关关,在河之。淑女,君子好。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姑娘美丽又善良,她真是我的好配偶。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姑娘美丽又善良,我日夜都把她追求。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日夜都把她思念。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我翻来覆去难成眠。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姑娘美丽又善良,我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姑娘美丽又善良,我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全诗可分为三章。首章为第一节,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引出男主人公的一片情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统摄全诗。第二章为第二、三两节,此章以缠绵悱恻之情,直率地写出男子追求心上人未果,日夜不安、苦闷焦灼的相思之苦。男子追求不到心上人,便日夜思念她,心上人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身姿时时浮现在他眼前,使他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这一章既有“悠哉悠哉”的心理描写,表现男子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辗转反侧”的动作描写,突出男子内心状态的不平静,把一个深受相思之苦折磨而不能自已的形象写得非常传神。第三章为第四、五两节,写男子因苦恼而成梦,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于她,欢喜之情溢于言表。情到极处必生幻,第三章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琴瑟友之”,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这无疑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幻想当然并非现实,但幻由情生,也是极自然的。这一爱情心理的描写,极富浪漫情调,也进一步突出了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慕思念之深。
全篇以“求”字为中心,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男子对意中女子由“一见钟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结合”,将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追求爱情中的苦与乐,感情热烈、真挚、率直、淳朴,歌颂了纯真的爱情,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蒹 葭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第一章八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接着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的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着追求,但“伊人”都缥缈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着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惘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缥缈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持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注意“”内的字。
【理解记忆】
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2.《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预习作业
一、基础题
1.下列对《蒹葭》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每章的后两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她仿佛置身于洲岛上,可望而不可即。
C.“伊人”是主人公追寻的对象,是美的化身,主人公在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主人公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D项,这首诗不是叙事诗。
2.下列对诗作《关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采用“比”“兴”的手法,以雎鸠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姑娘的爱慕之情。
B.该诗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悠哉游哉,辗转反侧”连用两个“悠”字,把男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C.以弹琴奏瑟,写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以钟鼓之声,表现结婚时的热闹场面。从这两句可以看出男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D.这首诗感情率真、淳朴、真挚、健康,是一篇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它巧妙运用重章叠句,以一咏三叹的形式,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评价。
C.有误,“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是男子想象中和心中爱恋的女子约会结婚,现实中并没有真实发生,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
故选C。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世界最美的书”。《关雎》传唱着君子对淑女的热切追求;《七月》记叙了人们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蒹葭》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淡淡的凄婉之意……
B.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醉酒驾车要被刑拘的规定在现实执法中能否真正落实?
C.2011年上半年,全国质监系统对乳制品,粮油,酒类,饮料等重点食品,不断加大执法打假工作力度。
D.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答案】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能力。
B项,句末的问号应该为句号;
C项,“乳制品”“粮油”“酒类”后面的逗号全都改为顿号;
D项,句末的句号应删掉;
故选A。
4.学习完本课后,八年级某班拟开展以“读读《诗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读诗句,说成语】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①“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
②“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诗经·郑风·羔裘》)
③“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读名句,说启示】《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已经演化成为名言警句,下面是习近平主席引用过的名句,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诗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典出:《诗经·大雅·荡》
释义: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终。
(3)【读诗句,猜人名】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喜欢从《诗经》中取名字。请根据下面的诗句说出历史上以此取名的人物与某身份。
“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诗经·小雅·楚茨》),“孔明”,完备周详,庄重而有条不紊。
【答案】(1)①成语:兢兢业业 解释:小心谨慎,认真负责。②成语:孔武有力 解释:非常威武有力。③成语:投桃报李 解释:他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他,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2)【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3)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详解】(1)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根据《诗经》名句的理解,再加上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很容易得出句中的成语,第一句是“兢兢业业”,现在用来指一个人工作认真负责;第二句中的成语是“孔武有力”,形容一个人非常威武有力。第三个句子演化成的成语为“投桃报李”,意思是你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你,后用来指二人之间的友好互往的关系。(2)本题考查《诗经》名句的理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意思是说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这句话是提醒人们,善始容易、善终不易,虎头不难、蛇尾常见。(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根据句中的“孔明”二字,可知这是诸葛亮,他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5.《蒹葭》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的环境描写,既渲染气氛,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B.“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C.“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许多使我们执著追寻的美好的东西。
D.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终不可得的绝望之情。
【答案】5.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6.D
【解析】5.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分析。结合“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可知,这里写出了追寻“伊人”路程的艰险、漫长,但是抒情主人公依然“溯回”“溯游”地追寻,没有放弃,“伊人”是理想的象征,故抒情主人公是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6.本题考查诗歌赏析。这首诗歌中的“伊人”没有具体的形体描述,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可以是意中人,也可以是理想,是一切美好向往的事物,结合“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可知,抒情主人公一直在追寻,虽然道路曲折,但是从没有放弃,故“绝望情绪”的表达是错误的,故选D。
7.赏析《蒹葭》按要求回答问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篇都写了蒹葭茂盛,这是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D
(2)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抒发了主人公欲见伊人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D.“这是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有误,应为:这是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故选D。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感。结合《蒹葭》的内容可知,诗中写主人公追寻所怀念的人,但终于可望而不可即。全诗抒发了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表达出了一种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心情。
三、作文
8.朝霞落日、小草树木,本是寻常之物,可是,如果换一种眼光来观察,它们就会变得像人一样具有很多美好的精神品格。描写你喜欢的一物,让人感受到该物的象征意义。150字左右。提示:描写要细致、传神,不要用议论代替描写。
【答案】示例:数九隆冬,地冻三尺,北风肆虐。在百花凋零之时,唯有腊梅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铜铸铁打般的枝干,有的举着花蕾,于风雪中昂着头,像一面高擎的旗帜;有的枝条已半埋在雪中,却还将身子拱作劲弓,似要将一统的冰雪掀翻。那满布全身的钉头样的刺疙瘩,似乎是隐隐跳动的脉搏,带来了春的讯息。
【详解】本题考查片断写作。题干“描写你喜欢的一物,让人感受到该物的象征意义”。首先要有对事物的细致刻画,通过各种描写刻画出与人的类似的品质。描写要细致传神,能表现其精神品格。示例:荷花开了,露出了嫩黄的小莲蓬,像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正向着行人微笑。微风习习,荷池泛起徽微波,荷叶和花朵也轻轻地摇起来,好像在翩翩起舞,引来几只蜻蜓在荷池上空飞舞嬉戏,这真是一幅高雅素洁的风景图画啊。荷花的美代表着一种正能量,正如人们对荷花的赞扬,出污泥而不染。我成长在现代的社会里,我要像荷花一样,我要做政治、纯洁、善良的人。12.《诗经》二首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星期: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蒹葭》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间阻隔千重,诗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关 雎
关关,在河之。淑女,君子好。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姑娘美丽又善良,她真是我的好配偶。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姑娘美丽又善良,我日夜都把她追求。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日夜都把她思念。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我翻来覆去难成眠。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姑娘美丽又善良,我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姑娘美丽又善良,我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全诗可分为三章。首章为第一节,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引出男主人公的一片情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统摄全诗。第二章为第二、三两节,此章以缠绵悱恻之情,直率地写出男子追求心上人未果,日夜不安、苦闷焦灼的相思之苦。男子追求不到心上人,便日夜思念她,心上人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身姿时时浮现在他眼前,使他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这一章既有“悠哉悠哉”的心理描写,表现男子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辗转反侧”的动作描写,突出男子内心状态的不平静,把一个深受相思之苦折磨而不能自已的形象写得非常传神。第三章为第四、五两节,写男子因苦恼而成梦,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于她,欢喜之情溢于言表。情到极处必生幻,第三章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琴瑟友之”,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这无疑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幻想当然并非现实,但幻由情生,也是极自然的。这一爱情心理的描写,极富浪漫情调,也进一步突出了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慕思念之深。
全篇以“求”字为中心,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男子对意中女子由“一见钟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结合”,将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追求爱情中的苦与乐,感情热烈、真挚、率直、淳朴,歌颂了纯真的爱情,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蒹 葭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第一章八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接着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的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着追求,但“伊人”都缥缈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着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惘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缥缈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持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注意“”内的字。
【理解记忆】
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2.《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预习作业
一、基础题
1.下列对《蒹葭》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每章的后两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她仿佛置身于洲岛上,可望而不可即。
C.“伊人”是主人公追寻的对象,是美的化身,主人公在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主人公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下列对诗作《关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采用“比”“兴”的手法,以雎鸠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姑娘的爱慕之情。
B.该诗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悠哉游哉,辗转反侧”连用两个“悠”字,把男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C.以弹琴奏瑟,写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以钟鼓之声,表现结婚时的热闹场面。从这两句可以看出男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D.这首诗感情率真、淳朴、真挚、健康,是一篇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它巧妙运用重章叠句,以一咏三叹的形式,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世界最美的书”。《关雎》传唱着君子对淑女的热切追求;《七月》记叙了人们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蒹葭》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淡淡的凄婉之意……
B.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醉酒驾车要被刑拘的规定在现实执法中能否真正落实?
C.2011年上半年,全国质监系统对乳制品,粮油,酒类,饮料等重点食品,不断加大执法打假工作力度。
D.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4.学习完本课后,八年级某班拟开展以“读读《诗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读诗句,说成语】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①“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
②“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诗经·郑风·羔裘》)
③“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读名句,说启示】《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已经演化成为名言警句,下面是习近平主席引用过的名句,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诗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典出:《诗经·大雅·荡》
释义: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终。
(3)【读诗句,猜人名】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喜欢从《诗经》中取名字。请根据下面的诗句说出历史上以此取名的人物与某身份。
“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诗经·小雅·楚茨》),“孔明”,完备周详,庄重而有条不紊。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5.《蒹葭》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的环境描写,既渲染气氛,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B.“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C.“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许多使我们执著追寻的美好的东西。
D.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终不可得的绝望之情。
7.赏析《蒹葭》按要求回答问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篇都写了蒹葭茂盛,这是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作文
8.朝霞落日、小草树木,本是寻常之物,可是,如果换一种眼光来观察,它们就会变得像人一样具有很多美好的精神品格。描写你喜欢的一物,让人感受到该物的象征意义。150字左右。提示:描写要细致、传神,不要用议论代替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