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短文两篇》之《谈读书》课件(共31张PPT)+ 素材+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短文两篇》之《谈读书》课件(共31张PPT)+ 素材+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6 10:19: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短文两篇(第1课时)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1.阅读《谈读书》,理解并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2.梳理《谈读书》的论述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
3.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
向你的同桌推荐一本读过的好书。
一、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主张双重真理说,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认为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认识自然,以便征服自然。指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主张用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的理性方法整理感觉材料,对归纳法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因而被认为是归纳逻辑的创始人。在教育上,强调学校应传授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随笔》等。
2.知识链接。
《谈读书》是培根的代表作《随笔》中较为知名的一篇。培根的《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的推荐书目。
3.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
怡情(   )  统筹(   )  藻饰(   )
狡黠(   )  诘难(   )  涉猎(   )
滞碍(   )  味同嚼蜡(   )
吹毛求疵(   )
文采藻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诘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章摘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味同嚼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吹毛求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理解作者观点,分析结构层次。
(1)自由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围绕读书的话题提出了哪些观点?同时,把文中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研读文中的关键语句。)
(2)划分课文的层次,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2.梳理论证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1)阅读课文第一层,思考本层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先确定第一层的主要观点,再从文中找到围绕观点写了什么内容,梳理论证思路。)
(2)课文中提到了哪些“读书的态度和方法”?(阅读课文第二层,抓住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3)读书的价值有哪些?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阅读课文第三层,思考读书的价值,找出相关语句作答,根据课文内容思考使用的论证方法。)
3.品味语言,学习本文的说理艺术。
课文有很多优美的语句,请从论证方法角度品读语句。
(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2)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可以从论证方法或修辞的角度赏析。)
(3)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可以从论证方法或修辞的角度赏析。)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读书观。
拓展提升: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启发或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
学习目标
课前学习任务
课堂学习任务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语文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短文两篇
弗朗西斯·培根
谈 读 书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将一起开启一段探寻智慧与启迪心灵的旅程。我们将一同走近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一位深邃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他不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更是一位科学革命的先驱。他的《随笔》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开创了英国随笔的独特体裁。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他的《随笔》中的一篇名作——《谈读书》。
学习目标
1.阅读《谈读书》,理解并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2.梳理《谈读书》的论述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
3.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新大西岛》等。
写作背景
培根被弹劾成为平民之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研究学问中。他使用随笔这一体裁,讲述自己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想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字里行间透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谈读书》犹如一位洞察世事人情的饱学之士对世人的谆谆告诫,是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劝学名篇。
知识链接
随  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富有“理趣”。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写法上,往往旁征博引,而不做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怡情(   )  统筹(   ) 藻饰(   )
狡黠(   )  诘难(   ) 涉猎(   )
滞碍(   )  味同嚼蜡(   )  
吹毛求疵(   ) 豁( )然贯通

chóu
xiá
jié
zǎo
shè
jiáo
zhì

huò
预习检查
形近字
心旷神( )
怡 yí
( )笑大方
贻 yí
怡 贻
( )盆
澡 zǎo
文采( )饰
藻 zǎo
藻 澡
( )健
矫 jiǎo
一代天( )
骄 jiāo
骄 矫
( )然失色
黯 àn
狡( )
黠 xiá
黯 黠
更胜一( )
筹 chóu
田( )
畴 chóu
筹 畴
皎( )
洁 jié
( )难
诘 jié
诘 洁
〔文采藻饰〕
〔诘难〕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
诘问,为难。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预习检查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提出了哪些观点?把文中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
点我放课文朗读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认真品味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将这些句子分类,说说这些句子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读书”的。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4)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5)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论述读书的目的
论述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论述读书的作用
整体感知
划分课文的层次,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的作用——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整体感知
根据上面的分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全文脉络。
读书的目的
怡情
傅彩
长才
读书的态度、方法
纠正三种不当态度
读书的
作用
塑造性格
弥补精神缺陷
书不同,读法不同
合作探究
1.阅读课文第一层,思考本层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正面阐述读书价值
反面阐述读书的负面影响
正反对比
对待读书的态度
足以长才
足以怡情
足以傅彩
明智者—用
狡黠者—鄙
无知者—羡
凭条断事—学究
费时过多—易惰
藻饰过多—则矫
对比论证
合作探究
2.课文中提到了哪些“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不同的书用不同的方法
可浅尝——读其部分
可吞食——大体涉猎
须咀嚼消化——须全读
推敲细思
不可存心诘难作者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摘要
浏览
精读
合作探究
3.读书的价值有哪些?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塑造人的性格
弥补人的才智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和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说明了不同的学科知识对人的性格培养有不同作用,气势充沛,文气贯通,使得论述斩截有力。
先分后总
合作探究
3.读书的价值有哪些?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本段采用类比说理的手法,将读书能够弥补才智与借助运动解除相应疾病作比;又采用举例论证,具体说明读不同书可医治对应的滞碍,显得通俗易懂。
合作探究
品味语言
天生才干
自然花草
读书学习
修剪移接
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形象地阐述了读书和经验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这样的论证通俗易懂,语言表达具体形象。
合作探究
品味语言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对比论证
用“鄙”“羡”“用”三个字,极为准确而又深刻地分析了不同人对读书的不同态度,通过对比突出了正确的读书目的——用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合作探究
品味语言
  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形象地说明了“代读”的弊端。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比喻论证
合作探究
下面两段文字的核心观点各是什么?作者分别是怎样论述的?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核心观点
以类比的方式进行论述的。
不同的书会塑造人不同的性格特质。作者先分别论述史书、诗歌、数学、科学、伦理学和逻辑修辞之学的价值,然后做出总结归纳。
合作探究
读书的目的
正面阐述读书的价值
反面阐述读书的负面影响
读书的态度方法
主张
提倡
读书的价值
皆成性格
弥补缺陷
正反对比
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合作探究
根据全文内容,说说其论证思路。
阐述不同的阅读策略
读书态度和方法
纠正不当态度
读书价值
使人充实
塑造性格
弥补缺陷
读书目的
傅彩
长才
怡情
全文是按照层层深入的逻辑顺序来论证观点的。
合作探究
《谈读书》一文体现出怎样的说理艺术?
观点明确。谈到读书态度问题,作者用三个“不可”,明确指出读书不可抱三种错误态度,直截了当提出观点,支持或反对的意见都明确提出,不遮遮掩掩。
持论严谨。本文说理严谨,持论公允。如文章突出读书的价值和功用,但也辩证分析了不会读书可能带来的弊端:“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从正反两面申述,对事物一分为二看待,自然结论也会全面、完善。
善用多种说理方法。文章多采用比喻、对比、举例子等说理方法,一方面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通俗易懂;一方面增强文采,使语言生动有趣,避免枯燥乏味。
自我反思
不可存心诘难作者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不可只为寻章摘句,应推敲细思。
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作者提到读书的方法有哪些?运用了什么手法?怎样论述的?
选读
精读
浏览
摘要
与讨论、作文结合起来
你还知道哪些读书方法?试参考上文举例说明
苏轼
“八面受敌”读书法
每次读书要有一个侧重点,每一次读书都集中精力解决一个问题
朱熹
“24字”读书法
循序渐进、虚心涵泳、切记体察、熟读精思、 著紧用力、须教有疑
曾国藩
1.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2.读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3.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4.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极理多寡,养气之盛否。
自我反思
拓展延伸
书犹药也,
善读者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有三种态度,一是绝对信从,二是批判的态度,一种是随随便的态度,从书上学到什么,用来装点自己。
——叶圣陶《读书》
读书要有选择,这是第一点,去粗取精;第二点由博返约,首先读历史,其次读文学;第三点是厚今博古。怎样读书?首先应读书的序例,即序文和凡例;其次要摘要作笔记;第三是应考虑试着批眉;另外要写读书报告,如果你作了笔记,又作了批眉以后,读书报告就很好写了。好的读书报告简直就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
——王力《谈谈怎样读书》
文章主旨
这篇随笔围绕读书的话题,采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及读书的价值,引导人们通过认真读书完善自我。
课堂小结
读书,是心灵的旅行,是思想的激荡,更是人生的启迪。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将读书融入生活,让书香伴随成长。记住,每一页翻过的都是智慧,每一次思考都是对未来的投资。在书的海洋中,愿你们扬帆远航,探索无限可能,让读书点亮人生,照亮前行的路。
板书设计
读书的目的
读书的态度、方法
读书的作用
怡情、傅彩、长才
纠正三种不当态度
书不同,读法不同
正确读书
善于用书
谈读书
使人充实
塑造性格
弥补缺陷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