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教材 人民音乐 出版社 1 册 第4 课 第 1 课时
课 题 可爱的动物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袋鼠》是作曲家圣桑为巴黎友人所主持的音乐会而写成的作品《动物狂欢节》中的一首。这趣味横生的管弦乐组曲具有十分感人的魅力。乐曲通过两架钢琴快速的带有装饰性的跳动的音型,表现出了前腿短后腿长的袋鼠灵活机警、跳动不安的神态。 《动物说话》是一首歌谣风的创作歌曲。歌曲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拍,五声降E羽调式,一段体结构。全曲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紧密结合了语言特点,表现小动物稚嫩的叫声和可爱的神态。
教学内容 欣赏《袋鼠》 学唱《动物说话》
教 学 目 标 1、学生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2、能够用拍手、跺脚把歌曲间奏的X X│XX X节奏准确的表现出来。初步感受二拍子节奏强弱的特点。 3、通过体验法、律动教学法,唱准歌曲中的节奏律动。初步感受《袋鼠》的强弱变化,能够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动物形象。
重 点 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动物说话》 难点 身体的节奏律动与歌曲的配合 教具 电子琴、多媒体、音乐书
教学流程 师 生 互 动 设计意图及 核心素养落实点
聆听感知 聆听体会 感知表现 演唱实践 示范演唱 互动学唱 拓展升华 拓展延伸 综合展示 导入:模仿不同小动物的叫声做发声练习 今天的音乐课,我们请到了小动物一起来参加。老师伴随音乐来分别模仿小猫和小狗的叫声,接下来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注意控制声音的力度,要轻柔些。下面又来了一只小动物,同学们听一听,它是谁呢? 一、欣赏乐曲《袋鼠》 请学生听《袋鼠》音乐,引导学生随音乐律动,感受乐曲形象及情绪。 初听:说一说音乐听起来是连贯的还是跳跃的?(介绍歌曲背景) 复听:再次聆听乐曲,学生起立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模仿袋鼠的动作跳一跳。根据乐曲的强弱变化,利用PPT动画展示不同大小的袋鼠。乐曲渐强时是由小到大的袋鼠形象;乐曲渐弱时是由大到小的袋鼠形象。师生模仿袋鼠的动作幅度,要随乐曲强弱的变化而变化。进一步感受袋鼠的形象。 二、学唱《动物说话》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歌曲《动物说话》中,请同学仔细听听歌曲中是哪些小动物在说话呢?(播放歌曲《动物说话》) 初听: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师:提问:谁记得老师刚才提的什么问题?小动物出场的顺序是什么? (检查学生是否听清老师的问题) 生:回答问题------小鸡、小鸭 师:它们是怎样说话乐吗?它们说的是什么呀? 生: 小鸡:叽叽 叽 小鸭说话:嘎嘎 嘎 师:大家聆听的真仔细。小动物们说话之后,歌曲就有停顿,就好像小动物们说累了,休息一下再说,这些地方是用伴奏的形式出现的.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 复听:再次感受作品. 学唱歌曲(阶段目标:指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1.学习第一段歌词 师:歌曲中有停顿,我们加上拍手 x x| xx x| 生:尝试用拍手的方式进行伴奏. 师:我用这样的动作代表小鸡在说话,停顿的地方大家进行拍手伴奏 2.合作学习 师生合作(教师唱歌词,学生拍手) 生生合作(学生分成两组,学生唱词,学生拍手) 师:小鸡说话声音很好听,很短,小鸭唱歌跟它一样吗? 还是那样短吗?(播放第二段歌词) 生:自主表现. 3.学习第二段歌词 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段歌词 师:我们用跺脚伴奏的方式,为小鸭说话来伴奏。 4.完整演唱歌曲 5.分组创编歌词 师: 生活中一定还有其他可爱的小动物,请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编进这首歌曲里,使歌曲更加丰富. 生:分组进行创编 三.展示活动(阶段目标: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师:把你们创编的歌词唱给大家听,好不好? 生:上台展示 师:给大家评价的机会(或拍照片给大家看) 四.教学检测(阶段目标:检查教学效果) 可以放在教学之中进行。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 师: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与大自然中的小动物们和谐共生。同学们和小动物们玩的开心嘛,以后老师还会请更多的小动物加入进来,让同学们更加喜欢音乐课,也更加喜欢小动物。 我们今天学过的歌曲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要引导刚入学的孩子懂得在音乐课上学会聆听、学会关注教师和他人的举动、学会进行有效的学习。 在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方面,通过PPT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不同大小袋鼠的形象代表了乐曲的强弱变化。图、声并茂。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乐曲中的强弱变化。 完整充分聆听乐曲,引导学生抒发对音乐的感受、表现音乐的形式。用体态表现出来。 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将节奏动作和声音有效的结合。引导学生在听、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可爱的小动物的形象。 将节奏的学习有效渗透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在感知聆听中实践。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能够自主进行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和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创作歌词是学生创造性表达心中的情感及对音乐的理解的思维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发挥丰富的想象来创作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课 后 反 思 在这节课上,我尝试变换各种音乐活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学会聆听教师的问题、聆听歌曲中出现的节奏;聆听歌曲中出现的小动物的顺序。同时将律动教学融在其中,动作就是对歌词最好的解释,容易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另外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已经开始渗透分组合作教学了,这样学生的视野就会有转变,合作的对象就会有变化,追求变化会给学生带来新奇的感受。在拓展环节给学生做即兴表现的机会。这样,使我的音乐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在学生即将要进行即兴表演环节时,我还应该提前给到更多的引导方向,帮助低年级学生明确表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