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
深圳市 南山区 学府小学
罗于扬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之后,学习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又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因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都要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创设“精打细算”的情境,贴近现实生活,提出了数学问题“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在交流时,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使学生了解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刚开办的学校,地属商业文化中心区。学生有来自内地各大城市,由于毗邻桂庙新村,还有一批暂住桂庙新村的打工人员的孩子,因此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所教班级学生流动性大。南山区是第一年就开始课改的试验区,因此新插班生以前都没有接受过新课改的教育。内地过来学习的孩子一般是基本功扎实,而打工人员子弟和当地居民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的关系,父母一般都很少管孩子的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有一定难度。既要考虑到如何培养转学的孩子合作学习与解题策略多样化的能力,还要考虑到培养基础差的孩子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上周末罗老师到人人乐购物广场去购物!
【电脑放课件】
–
师:我想买些牛奶,这里的酸奶买六送一要14.70元。
师:老师突然记起岁宝百货的同样的酸奶是六盒装13.5元,我站在货架前思考,你知道我在想什么?猜猜看。
生:老师肯定在想买哪种酸奶便宜。
师:你真聪明了解老师的心思,日常生活中我们是要学会精打细算,合理用钱。那你觉得我该怎么办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
(二)精打细算
1.从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1)人人乐的牛奶每盒需要多少钱?
14.7÷7=
(2)岁宝百货的牛奶每盒需要多少钱?
13.5÷6=
2.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求新知:
14.7÷7= 13.5÷6=
师:先独立思考怎样计算14.7÷7和13.5÷6,然后再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并将结果记在记录卡上。
课题:精打细算 第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卡问题:列式: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3.全班反馈。
生1:: 14.7元=147角 147÷7=21角=2.1元
13.5元=135角 135÷6=225角=2.25元
结论:买人人乐的酸奶便宜。
生2:: 14.7元=1470分 147÷7=210分=2.1元
13.5元=135分 135÷6=225分=2.25元
结论:买人人乐的酸奶便宜。
生3:直接用竖式计算。
补上14.7÷7的竖式请出版社注意 补上13.5÷6 的竖式请出版社注意
14.7÷7= 元
13.5÷6= 元
结论:买人人乐的酸奶便宜。
4.师生共同研究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说一说有余数怎么办?
生1: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对齐。
生2:在余数后面补0继续除。
生3: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所以不影响计算的结果。
5.小结小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方法:
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在余数后面补0继续除。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7.42÷7 1.2÷5 13.8÷15
2.老师买了一包水笔,每包 5支共6.5元钱,每支笔多少钱?
3.老师买了3条毛巾共花了23.64元,平均每条毛巾要花多少钱?
(四)课外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可以用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和乘法之后,学习小数除法的第一课时,教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创设了真实的情境。接着让孩子们猜老师在想什么问题,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引出课题——精打细算。很好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此环节中孩子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良好的开端吸引住孩子,是成功的一半。
有了研究的数学问题,自然就想要解决它。学生通过以往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列出算式。这时必然面临如何计算出得数的问题。小数除以整数从来没有计算过,该怎么办?顺着学生的思路我及时启发他们,怎么样的两个数相除我们以前学习过,能否把现在不会的知识变成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言即出,孩子们立刻有了方向。于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的方法层出不穷。有的孩子通过元、角、分将小数变为整数来计算;有的则说,先不看被除数的小数点。然后再把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的孩子还提出可以把14.7元拆成14元和0.7元,这样分别除以7就很容易计算,再将商合并…… 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方法计算,尊重孩子的选择,是课改所提倡的。通过这个环节虽然孩子们最终还是觉得用竖式计算方便,但是它可以提高大部分孩子的思维水平。
研究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师生共同参与。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推向高潮。可以防止今后学生出现某些不必要的错漏问题。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他们的伙伴。在这节课里,学生的思维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形式上还需要更加丰富一些,尽量将计算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六、案例点评
整体把握不错,创设的情境符合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提倡探究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需要。算法多样化,再进行算法优化,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整个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安排得当,也体现了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作用。练习适量,巩固本课所学内容。课外拓展,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注重学生生活实践,并且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体现课改精神。
点评人:陈清容(深圳市南山区 数学教研室)
14.70元
13.50元
岁宝百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