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讲-练-结】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预-讲-练-结】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04 20:38:37

文档简介

【结】人教必修3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资料
一、学习探究
《锦瑟》
1.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一是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为曾经有过梦想,曾经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二是用望帝魂化杜鹃的典故,意为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三是用南海鲛人的故事,意在说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所得只是满眼的泪水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四是用传说中蓝田产玉的故事,意在说梦想和思情破灭后的迷惘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都难以知晓,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这恰恰给了人们无穷无尽、异彩纷呈的想象空间。
2.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此诗内容很有争议有人认为“锦瑟”是令孤楚家婢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名,这是首爱情诗;有人认为是追怀他死去的妻子王氏而作,是首悼亡诗;还有人说瑟有适、怨、清、和四种声调,诗的中间四句每句各咏一调,则这又是一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现在认为较为合理的解释是:本诗为李商隐晚年追叙生平,自伤身世之辞如诗人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破灭;或自己卓越才德不为世用的悲哀等。
《马嵬》
3.颈联“此日”和“当时”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 ( http: / / www.21cnjy.com )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
4.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慨叹 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反问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
二、素材挖掘
1.从前中学时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已惘然”、“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用得顺手拈来,用得飞扬爬扈,用得踌躇满志,回头看看,不觉莞尔。那不过是年少时因无知而来的无畏。如今却是再不敢乱用,用尽了那么一点众思众想的产物,我竟于它们有怕亵渎之意了。我以为,李的那些句,那些辞藻与意境,似于张爱玲之,二人又皆擅于述男女情爱并生出人生里婉转的况味和本质的含义来。同样的辞藻华美、意象密集、韵味悠长,同样的意境悠忽恍然,同样的非凡感悟和资质,同样的骨子里透出的天才意味,都是别人想要借用,却怎么借怎么用也生不出辉来的。那些东西,只专属于他们自己,只为他们生辉、发光、绽放。
2.常有小孩巴巴望着别人吃东西而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吃的什么,大人看来完全是空话,因为全知小孩之心思。李义山写诗许多为无题,也有时采用传统标题法,即拈取诗中两个字为题,如《锦瑟》一诗,无题也好,有题也罢,其用意在何?或者本就无意?终是让人不得明悟,便更觉其心思难猜、意蕴深藏。《唐诗观止》里说到:“美感与语言之间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往往不能找出相应的词语来充分表达之,音乐家可能一乐曲表达某种冲动、感受,但难于用文字标明,就用调号及作品号码来代替乐曲题目,正与‘无题’相同,这说明李义山也感到这种难以言传的困难。”李义山以他天才的资质未必就不能找到一个合适而精妙的题目,因而未必是《唐》中所言“困难”。李这人是隐晦的,他的诗也如此,也或者是其惰性使然而生“无题”,发现其更添深远意蕴的妙处,便投机取巧,从此用得得心应手了。一个“困难”岂能轻率解释?“不可言传”某些时候等同于文思枯竭,只属于江郎才尽或本无才之人的自我安慰,而这,不会是李商隐。
3.读李商隐的诗歌,总有一种恐慌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觉得这个人隐晦得厉害。当你读着刚有了一点不可名状的感动,想要这感动彻底、完全、清晰一点,想在诗里继续追问,他却不给了,隐匿得极深极紧,仿佛在让你明白,感动是你自己的事,与他不相干。想要追问的人可看见他厌恶冷漠的脸与紧闭的唇,便觉得李义山这个人的乖戾和不通人情,刚有的一点感动便也消失了,这样的诗与人,深沉、冷漠、疏离,总是让人难以亲近。
然而一旦你恰巧就被那骇人的禀赋异质所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一旦你一步一步走进深入,一旦你深陷在对那深藏瑰宝的一字一句的解密过程里,一旦某些隐秘的东西深深触动了你的神经与心情,一旦……你才惊觉:那诗,那人,纵便曾经看着如何深沉、如何冷漠、如何疏离,却也深藏如许多的深情、忧郁和脆弱。李义山和他的诗,魅力就在这隐晦曲折、深藏内敛间给人的猜度和探寻、惊喜与回味。那人,那诗,原是可以用来反复嚼的,仿佛难得其味,又似百种滋味,反复间,不知疲倦。
4.枕畔寂寂,那个时刻,你无意中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透过茅屋窗口照射进来的那一缕缕阳光,分明是柱柱闪亮的琴弦,你多想健朗地站立起来,去把阳光静静地弹拨,让远方的友人听见,你还有歌声,多年来从未更改的那种歌声。你还想走出屋去,面朝青天再磕个响头,给天上的高堂老母,给有恩提携的令狐楚师。如果可能,你还想再到汴河边去,独立皋头,看点点致远的渔帆,看汀上翔集的飞鸥,你还要为此焚几页诗稿抛入水中,给江天寄语些什么。
这是公元858年的冬天,你终还是闭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眼睛,脸上带着多年未见的微笑,这微笑令倾斜的王朝生寒,大唐,惊颤了一下。隔了一夜,荥阳旧居屋外的那株石楠,开了满满一树白色的花朵,一只殷勤来归的青鸟从远方飞来,栖在最高的枝头上,叽叽喳喳叫得脆响,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5.是的,你太虚弱,太累了,你只想好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静静地睡上一觉,无牵无挂如一朵出岫的轻云,穿过帐帷穿过帘栊穿过荥阳旧居的天空,作无息无澜地飘游。你说将不带走些什么,一切皆是负累,哪怕一小瓣旧梦的残片也是负累。着一身新裁的素衣,你说携两袖清歌行走于世,是清清净净的,归去亦应如是。你悄然躲过膝下小儿女稚弱的目光,拭去两滴欲溢的泪水,你说不能让他们看见更不能让即将相会的妻看见,她太苦了,没能好好过上一天舒坦的日子,你愧疚弥深啊;你说相逢后定要轻挽着她,一同到巴山去听雨,那嘀嘀嗒嗒的清响,满山满谷萦洄不绝,像琴瑟像樵歌像访山的步音,她定会喜欢的。你说留下来就不走,你要在她的发髻上日日插上新采的山菊花,从此临水而居只种天伦的谷子不展翅,只收藏穿过疏朗的竹叶漏下的阳光,不作诗!可这一生深深浅浅跌跌宕宕起起伏伏的履迹,又岂是一个忘字解得?那些铭刻心肺的往事,不由你的意愿重展于脑际,成为最后珍贵的记忆底片,是抹煞不去的。
6.你犹然记得那个春天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汴州河畔,那时的你正值风华年少早负诗才,望着浩浩荡荡东去之烟波,你挥袖指天立誓,好男儿理当一展鲲鹏志,匡扶社稷造福黎庶,为天地树正纲!你腰间的环佩旋即发出了清越的碰响,在水上飘出很远,而水底的鲤儿也仿佛被感染了,跃出水面,想跳龙门去。你屈沉幕府,汴州、华州、泾源、桂州、徐州、川东、扬州……驿路漫漫,你成了一叶辗转流徙的憔悴的漂萍。在异地寂寞的庭院,你曾多少回怅望着中天上的那一轮明月,你说你何曾不想学学李白携酒邀月作洒脱状,高吟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何曾不想学学庄生梦蝶,忘了浮生如梦幻泡影的去去来来。
那些年你还喜欢抓满把满把隐晦的意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洒于平平仄仄的句子里,让醒醒醉醉的世人去猜,这锦瑟弦断后的余音,这无题之有题,这闺怨之怨归。你说许多事情至今都弄不明白,道得太清又有谁能知会呢?世,知音稀矣。
7.你不会忘了甘露之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个夏天,阉宦到处捕杀异己,四海惶惶,你行步京都郊外,看到农田荒芜人去村空一派萧然,沟渠中流淌的竟是红红的血水。你悲从中来仰天长叹,作诗何用!一介小小儒生,不过是钢锋下一块可有可无的肉垫,还不如作个刚直武夫,为正义击殿赴死活来痛快!
你还记得,那个清秋时节,一场急雨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暮色正披在你瘦弱的身上,匆匆赶回久别的樊南居家时,万家灯火己渐次亮起了。你看见你那一双可爱的小儿女,在院前耍得正欢,那如铃的笑声深深敲在你的心坎上,而妻王氏唤归的声音远远传来,顿使你有一股热流涌上了眼眶。你走上前去,加快了步伐,曾经的所谓漂泊悲苦慷慨请谒怀才不遇,此刻都如风如烟般散去,惟有数丈之遥的那盏油灯,你悟觉才是此生最温暖的归处。你说从此不走了,留下来俯身给小儿当竹马,让不经事的女儿抚着你的胡子说,父亲,你是一只老山羊;你说与妻将永守这西窗的日日月月,卸下征鞍放走马儿,将时政文章束之高阁只谈柴米油盐,还有陶情山水的酒……
三、素材储备
1.李商隐诗歌名句集萃
(1)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2)阆苑有书皆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碧城三首其一)
(3)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睛云杂雨云。(杜工部蜀中离席)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5)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四首其二)
(6)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四首其二)
(7)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杜司勋)
(8)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9)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1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
(11)何当共剪西窗竹,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12)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
(13)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鹰。(哭刘司户蕡
(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1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16)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马嵬其二)
(17)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马嵬其二)
(18)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
(19)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20)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蝉)
(21)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板桥晓别)
(22)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
(23)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曲江)
(24)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为有)
(25)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楚吟)
(26)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雨未通。(无题二首)
(27)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天涯)
2.古代爱情诗名句集萃
(1)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4)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5)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
(7)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9)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1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1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1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13)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14)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5)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6)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7)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8)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1)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2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2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1.
(1)
(2)
(3)
(4)
(5)
(6)
(7)
(8)
(9)
(10)
2.
(1)
(2)
(3)
(4)
(5)
(6)
(7)
(8)
(9)
(10)
3.(1)
(2)
(3)
(4)
(5)
(6)
(7)
(8)
(9)
(10)【预】人教必修3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资料
一、认识作者
姓名 李商隐 字号 字义山,号玉谿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朝代 唐代 籍贯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生平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 ( http: / / www.21cnjy.com ),晚唐诗人。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主要作品 代表作为咏史诗《马嵬二首》,爱情诗“无题”诗。
作品风格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二、文本知识
1.无题诗和咏史诗
我国古代诗歌中,常常有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题”为题的诗篇。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古代无题诗代表人物李商隐,现代无题诗代表人物叶千华等。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是以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咏史诗发端于秦汉时期,而唐代是咏史诗创作的成熟与繁荣期。咏史怀古诗借古讽今,写出了人是变化的,而自然景物时亘古不变的。
2.背景资料
三、字词归纳
3.请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锦瑟无端五十弦( )
(2)望帝春心托杜鹃( )
(3)只是当时已惘然( )
(4)空闻虎旅传宵柝( )
(5)无复鸡人报晓筹( )
(6)如何四纪为天子( )
四、内容探究
2.不看课本,凭课堂记忆填全下列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2)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5)海外徒闻更九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复鸡人报晓筹。 〔李商隐《马嵬(其二)》〕
(6)此日六军同驻马,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马嵬(其二)》〕[:]
《锦瑟》
3.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马嵬》
4.《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
5.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6. “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7.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8.《马嵬》这首诗先有“马嵬之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1.(1)没有来由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缘无故地。(2)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3)迷惘,茫然。(4)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5)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6)古代以木星绕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2.(1)夕阳无限好(2)何当共剪西窗烛(3)望帝春心托杜鹃(4)蓝田日暖玉生烟(5)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
(6)当时七夕笑牵牛、不及卢家有莫愁
3.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美好的青年时期。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4.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5.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6.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7.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8.倒叙,从整体上倒叙使尺幅之间,一波三折;从局部上看倒叙突出因果。【讲】人教必修3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资料
【背景资料】
一、关于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山,号玉豁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早年受知于令狐楚,登进士第后娶王茂元女。令狐楚和王茂元是政 敌,党于令狐的人认为商隐亲近王氏是背恩负德的行为。后来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长期执政,排抑商隐。商隐对政治本来很热心,却始终不能得志,这和他得罪令狐 氏,处在朋党倾轧的峡谷里不无关系,虽然他自己并不屑于攀附这两个政治集团中的任何一个。他先后依托在几个大官的幕下,曾随桂管观察使郑亚到过广西,又随 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到过四川。最后客死在荥阳。有《玉谿生诗》,注本颇多,以流行的冯浩《玉谿生诗详注》较为详备。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政治雄心,也有蔑视“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圣先贤”的进步思想。他称颂汉高祖、唐太宗,也称颂张良、诸葛亮。他同情“不师孔氏”的元 结,更同情“言皆在中兴”的刘蕡。他反对藩镇割据,又反对宦官擅权。可惜他“运与愿违”,由于遭遇谗毁,横被排抑,“一生襟抱未尝开”。这就是他的诗常带 感伤情调的原因。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有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的一个诗家。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有独特的风格。他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 密,意境朦胧。常常因为有声、有色、有新语、有巧对而吸引人去注意,又因为能含蓄和多比兴而吸引人去玩索。后代学他的人,例如北宋的西昆体作者,专门讲究 典故和词藻,在语言的色泽上用工夫,形式主义的倾向非常显著。李商隐自己的诗也不免晦涩和浓得化不开的缺点。有时因用典深僻而遭到“语工而意不及”的批 评。不过他也能够不依赖典故而达到很高的表现效果,例如“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有情调,有色彩,有气氛,却并不靠典故来烘托 牵引。他的咏物诗如《赠柳》的“堤远意相随”和《蝉》诗的“一树碧无情”,除表现事物的特征还写出它在诗人头脑里引起的特殊感觉,绝非寻常的刻画,这不是 堆砌典故所能办得到的。至于《夜雨寄北》那样述情如话的诗,虽然为数不多,也表明作者并不缺乏白描的本领。
同时,李商隐的优秀作品都是言之有物,并非专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面的涂饰。由于他的身世经历,他对于生活的感受和世情的认识都不是浮浅的。在他的诗里感 慨讽谕都有一定的深度。他的政治诗如《有感》《重有感》《哭刘蕡》和《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都有深切的忧愤,攻击宦官、藩镇,更表现出识见和胆量。他的 咏史诗往往有讽有叹,以古喻今。咏物诗往往借慨身世,如《蝉》和《扶风界见梅花》,在写物的同时也写出了作者自己。他的爱情诗(不包括写爱情而别有寄托的 诗)常常写相思失望,其中较好的几首能给人情深语挚的印象,也有一些免不了一般艳情绮语中的浮薄气息。这一类的诗虽然有特色,却并不能代表他的艺术成就。 如果说李商隐善于言情,却有一定的理由,他的寄内、悼亡的作品就可以作证。
李商隐从过去诗人接受多方面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庾信、李贺的色调,杜甫、韩愈的句格,在《玉谿生诗》里都不难发现。李商隐的七律往往在秾丽之中时露 沉郁,流美之中不失厚重,使读者容易联想到杜甫的一些优秀作品。长篇《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写法受杜甫《北征》的影响,虽然比较质直,艺术上似不及《北 征》,但更多写国家大事,政治性更强,更多地表现了“诗史”精神。
李商隐的绝句,和他的律诗一样,讲求精工,巧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笔,构思细密,唱叹有情。论艺术成就也不在他的律诗之下。在当时的作家中,杜牧的绝句非常突出,他们是并驾齐驱的。
由于李商隐一生中许多遭遇不称心,他的诗里恬愉散朗的境界少,哀伤抑郁的表现多。他的近体诗因为有吐韵铿锵,工于唱叹等艺术特点,感染力往往很强。
(选自《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二、有关评述
1.(《锦瑟》)此悼亡诗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 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 岂待今日追忆乎?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清·朱彝尊《李义山诗集》评语)
2.诗以锦瑟起兴,“无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字便有自讶自怜之意,此锦瑟之弦遂五十耶?瑟之柱如其弦,而人之年已历历如其柱矣,即孔北海所谓五十之年忽 忽至也。庄生梦醒,化蝶无踪,望帝不归,啼鹃长托,以比华年之难再也。感激而明珠欲泪,绸缪而暖玉生烟,华年之情尔尔。不但今日追忆无从,而在当日已成虚 负,故曰“惘然”。(清·杜诏、杜庭珠《唐诗叩弹集》评语)
3。此义山有托而咏也。首言锦瑟之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弦五十,其柱如之,以人之华年而移于其数。乐随时去,事与境迁,故于是乎可思耳。若乃华年所历, 适如庄生之晓梦,怨如望帝之春心,清而为沧海之珠泪,和而为蓝田之玉烟。不特锦瑟之音有此四者之情已。夫以如此情绪,事往悲生,不堪回首,固不可待之他日 而成追忆也。然而流光荏苒,韶华不再,遥溯当时,则已惘然矣。此情终何极哉!此诗说者纷纷,谓锦瑟为贵人爱姬者,刘贡父也;谓为令狐楚之妾者,计敏夫也。 自东坡谓咏锦瑟之声,则有“适怨清和”之解,说诗家多奉为指南。然以分配中两联,固自相合。如“无端五十弦柱”、“思华年”则又何解以处此?详玩“无端” 二字,“锦瑟弦柱”当属借语,其大旨则取五十之义,“无端”者犹言岁月忽已晚也,观下句自见。顾其意言所指,或忆少年之艳冶,而伤美人之迟暮;或感身世之 阅历,而悼壮夫之晼晚,则未可以一辞定也。(清·王清臣、陆贻典《唐诗鼓吹笺注》,评语)
4.此言贵妃殁后,徒闻在海外蓬莱之上,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玄宗他生之夫妇未卜,而此生则已休矣。所以清宫长夜,无与为娱,徒闻卫士之鸣柝,无复鸡人之 唱筹,盖形其萧条寂寞之情也。因思此日,六军衔愤而同驻马,当时七夕信誓而笑牵牛,其为哀乐何如矣。而余所惜者,四十四年之天子不能保一贵妃,反不如卢家 夫妇犹能百年相守也,是不重可叹哉?(同上)
5.海外九州,事属虚诞,帝乃求妃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于方外乎?他生未必可期,此生已不可作,何复废寝思之耶?虎旅鸡人,几于虚设矣。吾想六军皆驻,徒 然七夕私盟,五十年天子,求保一妇人而不可得,堪为色荒之戒矣。(唐汝询)言相传太真在蓬莱而其实就死。此时帝在军中,有刁斗之声,无朝廷之乐,然则笑牵 牛之常隔,反不如卢妇之白头矣。(清·唐汝询《唐诗解》唐汝询、吴昌祺评语)
6.玉妃既缢之后,上皇悲不自胜,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谬托方士家言,言方士排神驭气,至于海外仙山,抽簪轻叩院门,果有太真出现,授以钿盒半扇,仍约生 生夫妇,此无非欲聊自解释者也。今先生特又劈手夺去其说,言他生则我不能知,至于今生,则眼见休矣!因急以三四实之,言既是他生尚愿夫妇,何不今生久住宫 帏,而乃自致马嵬宵柝,永辞上阳晓漏耶?便令方士饰说更无以得申也。此六军、七夕、驻马、牵牛,随手所合,不费雕饰,而当时陈玄礼侃侃之请,与长生殿密密 之誓,一时匆匆相逼,遂成草草不顾,写来真如小儿木马,鬼伯蒺藜,既复可笑,又复可悯也。末言四十余年天子,而不能保一妇人,以为痛戒也。(清·金圣叹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评语)
【示范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通过写“我所知道的李商隐”等训练,提高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2.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背诵这两首诗。
(2)标出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
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 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 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 作。
2.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 (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 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 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3.关于《锦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 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 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 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4.关于《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 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 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如何理解《锦瑟》的意境。
【明确】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 ( http: / / www.21cnjy.com )。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 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 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 态是真实的自我了。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托杜 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 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在《有感》一 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 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 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2.【提问】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所以,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 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 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否则,李商隐那些 写爱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类的,都可以当做政治诗来读了。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 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3.【提问】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人间的桥 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 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人五里云雾了。不敢说 李商隐开启了中国当代朦胧诗的先河,也不敢说他影响了十九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派(有受中国诗歌影响的因素),但他确实是一位古典时期的“先锋派”,他的 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连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对都他推崇之至。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 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4.【提问】如何理解《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
【明确】《马嵬(其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首绝句:“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本课 所选的第二首继承了前一首的基调,却更胜一筹,写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深长。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 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 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此语如当头 棒喝,发人深省。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 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诗的最后 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 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5.【提问】《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 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 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6.《马嵬(其二)》的巧对
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 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 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漫成》),以“清” (青)对“白”。这一点,李商隐也是学杜甫,但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唐宋以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因为不容易,且富于幽默情趣。对于这 首诗的对句,古人有不同的看法。金元时期的方回认为“六军、七夕、驻马、牵牛,巧甚”(《瀛奎律髓》),清代的吴乔更是大加赞赏:“叙天下事而六、七、 马、牛为对,恰似儿戏,扛鼎之笔也。”(《围炉诗话》)。但也有不同意见,明代的吴昌祺认为“虎鸡马牛同用,亦一病”(唐汝询《唐诗解》吴昌祺评语),清 代的屈复认为“空闻、无复,熟套语,七八轻薄”(《唐诗成法》)。我们认为,后面的否定意见过于拘执传统,只要出语自然恰切,何者不可以人诗呢?
7.李商隐诗的用典
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 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以《锦瑟》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又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 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 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总结、扩展
当诗人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诗境熔铸在一起时,我们体悟的就不只是意境之美,更是诗人的生命。
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深入体会作品情韵。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练】人教必修3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资料
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琴弦(xuán) 宵柝(tuò) 未卜(bǔ)
B.晓梦(xiǎo) 惘然(mǎnɡ) 虎旅(lǚ)
C.晓筹(chóu) 马嵬(wéi) 杜鹃(juān)
D.沧海(cānɡ) 锦瑟(jǐn) 贵妃(fǐ)
2.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C.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D.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品味下面诗句,选出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C.海外徒闻更九州 徒:空
D.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四十年
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一弦一柱思华年 B.只是当时已惘然
C.望帝春心托杜鹃 D.不及卢家有莫愁
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千载谁堪伯仲间 B.山围故国周遭在
C.沧海月明珠有泪 D.犹及清明可到家
7.下列对诗句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用典)
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
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
8.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9.把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补充完整。(8分,任选4句,每句2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复鸡人报晓筹。
(4)此日六军同驻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外徒闻更九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及卢家有莫愁。
课内精读
10.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题。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坡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中又何人。
(1)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__ _诗,且都是以___ ___事件为题材。
(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军队发生哗变,而在这五年前的七月七日曾海誓山盟永为夫妇。言沉溺声色之当年,何尝料及不能保其宠爱至今日。极具讽刺意味。
B.“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两句在对比中嘲讽了唐玄宗的“七夕笑牵牛”,还不如普通百姓长相厮守。
C.《马嵬坡》一诗后两句以议论作结,不言陈后主而言“何人”有不屑之意,直抒胸臆,盛赞唐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
D.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讽刺意味处处隐在。
(3)有人评论说《马嵬坡》一诗虽嘲讽了唐玄宗,但也表现了对他的同情。说说看哪些诗句表现了同情。
课外提升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马嵬(其一)
李商隐
冀马燕犀[注]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注]冀马,出自《左传》:“冀之北土,马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生。”燕犀,出自郑玄的《〈周礼〉注》:“燕近强胡,习于甲胄。”此处“冀马燕犀”是用典,暗指安禄山起兵。
(1)本诗中“自埋红粉自成灰”一句,有人称两个“自”字凄然。结合有关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2)李商隐的这两首诗都以李隆基、杨玉环的故事为抒情对象,抒发的情感和采用的手法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这首诗作于会昌六年(846)诗人闲居永乐期间。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
(1)颔联是从哪两个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的?请作简要分析。
(2)刘熙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离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的。
高考链接
(2014·江苏卷)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⑴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⑵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
⑶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
1.C【解析】A项,“弦”读xián;B项,“惘”读wǎnɡ;D项,“妃”读fēi。
2.A【解析】B项,“枉”应为“惘”;C项,“霄”应为“宵”;D项,“季”应为“纪”。
3.B【解析】B项,应为“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4.D【解析】“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
5.D【解析】D项,不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如。A项,古义:青春年华,此指一生;今义:青少年时代。B项,古义:迷惘,茫然;今义:失意的样子或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C项,古义:指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今义:爱慕异性的心情。
6.B【解析】“故国”古义为“过去的都城”,而现在指:①历史悠久的国家;②祖国;③故乡。
7. B【解析】运用了对偶和借喻的修辞格。
8.B【解析】B项,这两句虽有史实,但这是本诗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9.(1)望帝春心托杜鹃(2)沧海月明珠有泪(3)空闻虎旅传宵柝(4)当时七夕笑牵牛(5)他生未卜此生休(6)如何四纪为天子
10.(1)咏史 马嵬之变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诗歌的内容。按照题材,诗歌分为咏史诗、这两首诗都属于咏史诗,都是以“马嵬之变”为题材,抒发诗人对历史的见解。
(2)C【解析】C.“《马嵬坡》一诗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句以议论作结,不言陈后主而言‘何人’有不屑之意”,玄宗能当机立断,终属“圣明”,但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扬得很高,却以昏昧的陈后主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这不是“直抒胸臆”,也不是“盛赞唐玄宗”。
(3)诗中也包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同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前两句暗示了玄宗迫不得已赐死杨贵妃,但仍不忘云雨旧情,所以后两句“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唐玄宗当日的处境。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人的思想感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两句暗示马嵬赐死杨贵妃,事出不得已,虽时过境迁,玄宗仍未忘怀云雨旧情。所以后两句“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唐玄宗当日的处境。
11.(1)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亲手埋葬了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的红颜知己,任其在马嵬驿成灰。两个“自”字,准确地表现了唐玄宗的无奈和杨贵妃的悲惨命运,也暗指这一悲剧是玄宗自己一手造成的。“凄然”二字是对两个“自”字的最好概括。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言,具体考查炼字。应该将一、二句结合起来理解这两个“自”字的含义。首句的意思是安禄山以惊天动地的气势起兵反唐,玄宗仓皇出逃,至马嵬驿,卫兵哗变,玄宗无奈下令赐死贵妃。“红粉”是女子的代称,这里指贵妃。“自”字在这句诗中两次出现,有无奈之意,凄凉之感。
(2)抒发的情感大致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表现了对唐玄宗李隆基沉溺女色、荒淫误国的嘲讽。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是绝句,采用了反问的方式,相对含蓄;第二首是律诗,采用了对比的方式,表现得相对明显。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价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读懂诗歌大意。抒情的手法,可从句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上分析。如对比、烘托等表现手法和设问、反问、倒装、复沓等句式,还可从表达方式(如抒情方式中的直抒胸臆与间接抒情)上分析。
12.(1)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描写。“参差”句从空间角度,写落花四处纷飞,连接曲陌;“迢递”句从时间角度,写落花连绵不断,无休无止。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诗歌的内容,赏析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的表达技巧。描写的角度有感官(视、听、嗅、味、触),顺序(时间、空间)等。颔联描写的两个角度分别体现在“连曲陌”和“送斜晖”两个词上。“连曲陌”是空间,“送斜晖”是时间。
(2)作者借花喻己,花用生命装点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天,却落得个凋零、沾衣的凄凉结局;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也落得个悲苦失望、泪落沾衣的结局。全诗咏花伤己,既切合于物,又表现出作者无尽的感伤。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歌的思想内容。题目就咏物诗中的“物”与“情志”之间的关系作了提示,即回答此题时需结合诗句内容,从以上两点作答。
13.(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解析】“九日驱驰”是欣然前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寻君不遇又空还”是怅恼的,友人“诗思清人骨”是值得欣赏的。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情感的体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解析】“城郭休过识者稀”,是言不要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此句有点深)“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也,亦隐也。
(3)第一首诗的结句,友人的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前寒风阵阵,正对家门的山满覆白雪,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友人住处清冷的环境,一是揭示前句友人诗风的成因,二是象征友人清廉高洁的品性;第二首诗的结句,傍晚回来,山雨打湿了所有的衣衫,想像(或虚写)友人整天与山为伍、与自然相融的隐逸情趣,(或者从作者角度作答亦可)表达作者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