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立定跳远”
水平二(三年级)
指导思想
本课以立定跳远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锻炼身体为手段,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宗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对体育跳跃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比赛中提高技能,在学中练,在活动中体验、享受成功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学用书里---跳跃教学。本次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跳跃单元的立定跳远,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通过跳跃活动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等体能,它的锻炼性强,但是趣味性较少,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环节中应多加入趣味性游戏。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方法和练习顺序。跳跃运动对发展和提高腿部力量以及灵敏、速度和协调能力等都有良好作用,并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目测力和时空感。又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果断、敏捷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三年级学生,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但又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了模仿,创新,游戏等教学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的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学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由易到难、不断递进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90%左右的学生能够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使80%左右的学生能够掌握“立定跳远”的跳跃方法,初步具有跳得远、跳得高的意识。
2、体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灵敏性、协调性及判断力、弹跳力和控制身体的能力。
3、品德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敏捷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弹性屈伸与快速有力起跳相结合;
难点:上下肢体动作协调配合。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等方法;
学法:情景教学法、体验法、对比法、展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评价学习法等方法。
七、预计运动负荷
全课练习时间:23分;练习密度:57%;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水平二“跳跃”专项单元计划
教 学 目 标 1、技能目标:了解跳跃的基本健身作用,掌握用单双脚跳跃和立定跳远的方法,体验急行跳远、侧向助跑跳高的动作方法。 2、体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灵敏性、协调性及判断力、弹跳力和控制身体的能力。 3、品德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敏捷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课次 教学内容 实现目标的教法与措施 重难点
1 一、立定跳远 二、游戏: 1. 勇往直前 2.“高人、矮人、超人、木头人” 1、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90%左右的学生能够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使80%左右的学生能够掌握“立定跳远”的跳跃方法,初步具有跳得远、跳得高的意识。 2、体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灵敏性、协调性及判断力、弹跳力和控制身体的能力。 3、品德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敏捷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重点:弹性屈伸与快速有力起跳相结合; 难点:上下肢体动作协调配合。
2 一、急行跳远 二、游戏:希望就在前方。 1、改进跳跃的动作技术,解决立定跳远与急行跳远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3、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重点:助跑与踏跳的结合; 难点:准确有力的踏跳。
3 侧向助跑跳高。 游戏:快快跳起来 掌握侧向助跑跳高的动作技能,能够用跳高来发展自己的体能,懂得侧向助跑跳高的锻炼方法。 充分鼓励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勇于克服困难,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克服心理障碍。 激发学生热爱体育,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相互合作与协作的精神,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 重点:助跑和起跳技术; 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4 一、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二、游戏:立定跳远比赛; 跳台阶 通过立定跳远、急行跳远及侧向助跑跳高的练习,进一步掌握此项运动的动作方法,提高学生时间与空间的感觉。 发展跳跃能力,协调、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兴趣,增强群力意识、创新意识、发挥潜能。 重点:注意安全。 难点:听从指挥。
教 学 设 计
年级:三年 人数:40
教学 内容 一、立定跳远 二、游戏:1. 勇往直前 2.“高人、矮人、超人、木头人” 教具:铁圈20个,体操垫10个。
安全隐患预防: 1、准备活动充分活动各关节,预防运动损伤; 2、分组练习时,保持间距,注意安全。 3、游戏“勇往直前”小心扭伤脚踝。
教学 目标 1、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90%左右的学生能够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使80%左右的学生能够掌握“立定跳远”的跳跃方法,初步具有跳得远、跳得高的意识。 2、体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灵敏性、协调性及判断力、弹跳力和控制身体的能力。 3、品德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敏捷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结构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措施 设计意图 运动量
次数 时间 强度
准 备 部 分 9’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 2、安排见习生。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二、慢跑 三、热身活动 1、专门性准备活动 2、游戏“勇往直前” 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跳铁圈比赛,学生通过单双脚跳跃教师摆好的铁圈,小组成员全部通过后即为获胜方。 四、课课练: 跳跃徒手操 组织:四列横队(图一)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教法: 1、教师发令,学生慢跑。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组织:图二 教法: 1、教师语言引导。 要求: 充分热身,活动各关节。 2、遵守游戏规则,保持间距。 2、动作规范、到位。 组织:四列横队(图一)。 教法: 1、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注意保持立定跳远练习间距。 2、动作协调连贯。 巩固常规,身体力行,统一规范。 充分活动开,防止运动损伤; 为基本部分主教材的学习做好技能铺垫。 1 1-2 2-3 4-8 2-3 1’ 2’ 2’ 2’ 110 125 120 130
基 本 部 分 28’ 一、立定跳远 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上体稍前倾,两腿屈膝,两臂后举;两臂自然前后预摆,同时两腿随着协调弹性屈伸;起跳时两臂由后向前上方有力摆动,两脚迅速蹬地,充分蹬伸髋、膝、踝关节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后挺胸、展体、伸髋,使身体尽量伸展;落地前收腹、屈膝,小腿尽量前伸;落地时脚跟先着地,并立刻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 重点:弹性屈伸与快速有力起跳相结合; 难点:上下肢体动作协调配合。 二、游戏:“高人、矮人、超人、木头人” 规则:学生原地模仿教师的动作,高人,手臂上举,身体舒展。矮人,屈膝下蹲,身体稍前倾,两臂后摆。超人,双脚起跳,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手臂迅速前摆。木头人:双脚要站稳。 庆功会:放烟花 组织:图三 X X X 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O O O 教法: 1、学生站队准备。(如图三) 2、教师讲解示范。(如图三) 3、学生尝试练习。(如图三) 4、分组练习。(跳垫子) 要求: 积极参与练习,大胆尝试。 积极合作研究。 认真听讲,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根据自己技能水平尽力去完成练习任务。 组织:四列横队(图一)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教法: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要求,并组织游戏。 2、学生游戏,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纠错、评价。 要求: 1、注意安全。 2、听从指挥。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习的动作,并能够按照规范动作完成。 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协调性等素质,培养与同伴合作的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精神。 培养学生善学善思以及自主学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1-2 1-2 3-5 2-3 3-4 3-4 1’ 2’ 4’ 4’ 3’ 1’ 125 125 130 130 125
结 束 部 分 3’ 一、放松: 太极操。 二、小结。 三、归还器材 四、宣布下课。 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 1、教师带领学生做太极操。 2、师生同议,共同小结。 3、组长归还器材。 身心充分放松,能较客观的评价他人和自己。 1 1’ 110
全课练习时间 : 23分钟 全课练习密度:57%
教学反思: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不喜欢机械重复的动作技术练习,如果想让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参与兴趣,才能牢牢地“拴”住学生。在本课教学活动的实施中,我特别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在课的开始我选择了游戏“勇往直前”,通过单双脚跳铁圈,不仅复习了水平一跳跃单元的技术动作,又为新授的立定跳远的学习做了铺垫。练习过程中为了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利用跳垫子进行分组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很快地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突破重难点,但由于分组的次数也影响了学生练习的密度,所以强度上差了一些。最后的游戏“高人、矮人、超人、木头人”又生动形象的将本堂课所学习的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进行了巩固,庆功会不仅让学生身体、心理得到了放松,还让学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达到学生爱体育,想学好体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