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
【教材内容解析】
《琥珀》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科技”说明文,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是基于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阅读策略上的进一步发展,旨在增强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养成阅读时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这也是继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之后再次走进说明文,这一单元的学习将为五年级上册五单元说明文的学习奠定基础。《琥珀》这篇课文属于科学小品文从琥珀的形成过程、被发现过程、科学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全文语言生动易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松脂”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琥珀的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琥珀的形成过程。
3.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引出课题
1.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蓝天、森林、大海,蕴藏着自然的奥秘;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科技的精彩!”哦,原来这个单元讲述的是与自然和科技有关的知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启有趣的探索之旅吧!
2.观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回顾提问题的方法。
3.学习第5课之前,请你先仔细观察课题“琥珀”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是形声字,有着相同的偏旁——王字旁。再读读这一组带王字旁的字(课件出示“珍珠”等),你发现了什么?“王”字旁,又称斜玉旁,表示美玉,大多表示珍贵的宝石。可见琥珀也是比较珍贵、稀奇的宝石。
4.你见过琥珀吗?欣赏图片。介绍:琥珀,树脂化石,似脂似玉,似胶似石,温润晶莹,光彩夺目;呈透明的黄褐色,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5.看到课题,你想了解有关琥珀的哪些知识呢?带着这些期待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总结识记形声字的方法,利用图片、资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阅读时提出不懂的的问题,自己尝试着解决。
2.读过课文,相信你课前提出的部分问题找到了答案,如果还有问题未解决也不要着急,可以把问题记录下来,我们一边学习一边进行梳理。
3.快速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
4.按照内容可将课文分为三部分:(课件出示)形成过程、被发现的经过、科学价值。我们先来学习最后一部分。
【设计意图:与学生交流初读感受,在师生互动中,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三、研读课文,感悟理解
1.科学价值。
(1)这块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呢?画出文中句子,再读一读。(出示“我们可以推测……”一句)
(2)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科学家是亲眼所见吗?不是亲眼所见,那就只能是——(想象)这个故事确实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那为什么作者在这句话里不用“想象”而要用“推测”这个词呢?让我们到具体语境中去寻找答案。(选词填空练习,具体情境中比较不同,理解“推测”的意思:根据已知的来想象未知的。
(3)你认为作者推测的依据是什么?(预设:那块琥珀的样子。)请同学们齐读琥珀样子的句子。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读句子“两个小东西……”,知道琥珀是透明的且保存非常完好。)过渡:琥珀的样子是科学家真实所见,科学家就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了几万年前的详细情形。几万年前的详细情形,就是琥珀的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抓住描写琥珀的样子和价值的句子,比较“想象”和“推测”两个词语,通过理解词意,明白科学家是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测了故事的详细情形。抓住课文的关键点,变序教学,从篇末入手,既训练了学生语感,又调动起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2.琥珀的形成。
(1)默读课文1-12段,看看琥珀形成需要哪些必要条件?批注在旁边。
(2)读第一自然段。讨论:“约莫”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来说吗?(大约、大概)“约莫”这个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显然不行,去掉就不准确了。)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小品文——说明文的语言十分严谨、准确。这个时间推测是否准确呢?从后文中可以看出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上几千年,后来地壳发生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沉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这样合起来肯定超过一万年了。因此,科学家的推测是有根据的。
(3)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你是如何批注的?
①首要条件:天气炎热。课文中有几处写到天气炎热?读一读。“热辣辣”这个ABB式词语你能换个词来说吗?有的同学要提出疑问了:这样的推测是否合理呢?喜欢读科普类书籍的同学一定知道,松树只有在夏季中午阳光曝晒下才能渗出松脂,所以这个推测是合理的。
②批注:松树。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松树的句子读一读。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另一个条件就是松柏树。
③你还批注了什么?(两只昆虫)松脂包住两只昆虫,这也是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刚好”一词独具匠心,可以看出这是难得一见的巧合,生动地写出了琥珀形成的机缘巧合。就在蜘蛛还没来得及扑住苍蝇,而苍蝇也没来得及飞走的一刹那,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把它们一齐包在里头,促成了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
(4)“餐”字笔画较多,和老师一起按笔顺书空。指导书写:上下要紧凑,上边要扁小,中间人字舒展,末笔“点”要长、有力。
(5)松脂越积越多,形成了松脂球。松脂球又是如何成为化石的?请你边读边批注。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时间漫长——陆沉海漫——泥沙掩埋。
3.说话练习:请用自己的话说出琥珀的形成过程,试着用上“因为……所以……”或“如果……就……”等关联词语。
【设计意图:“淡化分析,重在感悟”。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内在联系,然后重组语言,运用关联词语说出琥珀的形成过程,是对学习内容和语言的综合训练。】
四、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1.请你把琥珀的形成过程讲给家人听。
2.把本课的生字写下来,注意观察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位置,把字写得工整、美观。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的方式,巩固课上知识,延伸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