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
学习目标:
1.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呢喃细语”、 “雄伟”;通过情境读、对比读、想象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生动的语言,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2. 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积累喜欢的语句,尝试背诵课文2、3自然段。
学习重点:感受生动的语言,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积累喜欢的语句。
学习难点:积累喜欢的语句,尝试背诵课文2、3自然段。
教学活动:
一、谈话导入
师:刚才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刮风、下雨、打雷……)
师:这些声音在大自然中组成了一场交响乐,就藏在课文里,想去听听吗?
二、初读感悟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理清课文脉络。(板书:风、水、动物,引出“美妙”)
小结: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借助关键语句就能帮助我们理解整段话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巩固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语文素养,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
三、精读分析
1、默读,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美妙的声音
让你有了美妙的感受,请你圈画出相关的词或句,写下你的感受。
预设句①: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读懂信息:风是音乐家,擅长手风琴。
预设句②: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想象:森林中有哪些树,在不同的季节里会发出哪些不同的声音。想象会有哪些音乐。
预设句③: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用联系生活经验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呢喃细语”。
预设句④: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激动和雄伟的乐曲,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课文。
(2)教学策略:
①交流时抓住“轻轻柔柔”、“呢喃细语”感受微风的轻柔美妙;“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感受狂风的威力。
②多种方法理解呢喃细语。预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
③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女男生对比读感受微风与狂风带给我们的不同。
尝试背诵(师生配合读)
【设计意图:多种方式理解难懂的词语,巩固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想象,感受风声的变化和美妙,再通过多种方式地朗读达到积累语句的目标。】
不一样的( ),有不一样的( );不一样的( ),有不一样的(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 ),好像( ),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 );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 )起来,合奏出一首( ),那声音充满( ),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 )。
2、视频出示小雨滴落下(猜猜这位音乐家擅长什么乐器?)
出示句子:“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不发不同的声音。”
(1)读句子,你听到了哪些声音?预设: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2)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还会发出哪些声音?预设:噼里啪啦、淅淅沥沥、沙沙沙、叮叮当当
师: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来读读句子。
读出小雨滴的节奏感。
师: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自由读,他们的歌声里在唱什么?
感受声音的变化:淙淙——潺潺——哗哗
感受水的变化:从小溪——河流——大海
【设计意图:抓住描写声音的关键词“淙淙、潺潺、哗啦啦”等,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自由朗读、生生评价、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感受声音的美妙和句子的生动。】
3、大自然里不仅有音乐厅家,还有歌手,看看是谁在唱歌?
画面出示小动物,想象它们的歌声。
预设句: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
句式练习:在( ),听听( )。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拟声词感受动物声音的美妙,展开想象仿说,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落实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
板书:
21大自然的声音
风 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美妙 水 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动物 是大自然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