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人体的呼吸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构成
B.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②
C.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③
D.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⑥
2.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的
B.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和气管
C.鼻腔中的鼻毛和黏液起阻挡灰尘、病菌的作用
D.气管和支气管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流通畅
3.冬天,外界寒冷的空气经呼吸道到达肺部时,温度可升至37℃,避免对肺造成损伤。这说明呼吸道能( )
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顺畅通气
4.肺是人体主要的呼吸器官,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支气管 B.气管 C.肺泡 D.毛细血管
5.散步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从外界到肺的路线: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泡
B.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吸入的氧气最终在血液中参与呼吸作用
D.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感冒流行期间外出需做好个人防护
6.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上尘肺病,这是因为( )
A.呼吸道对空气没有清洁作用
B.所有的粉尘都能畅通地进入肺
C.粉尘使呼吸道变窄导致呼吸困难
D.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7.沙尘暴曾是20世纪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的强灾害性天气,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强烈的刺激和损伤,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下列呼吸道中与阻挡沙尘进入肺中的结构无显著关系的是( )
①鼻黏膜分泌的黏液 ②鼻毛 ③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 ④会厌软骨 ⑤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
A.①⑤ B.②③ C.③⑤ D.④⑤
8.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鼻腔内壁会分泌黏液,鼻毛会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并且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保证了进入人体的气体是湿润、温暖和清洁的
B.呼吸道内壁有许多纤毛,它们像扫把一样,将吸入气体中的病菌、灰
尘等有害物质清扫出去,维持呼吸道的清洁
C.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咽,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9.下列有关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的途径依次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当人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增大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缠绕着许多的毛细血管,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D.肺泡处气体交换的结果是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0.吸气时,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
A.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B.胸廓扩大
C.膈顶部下降 D.肺内气压增大
11.人由平静状态进入慢跑状态,呼吸不会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
A.呼吸频率加快
B.呼吸深度加强
C.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气含量高
D.组织细胞获得的氧气增多
12.在学校的体质健康检测中,测得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①F点的数值就是该同学肺容量的最大值
②AB段表示吸气过程
③BC段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④D点表示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如图是人体的呼吸全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B.②过程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④过程表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D.③过程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
14.下列对人的呼吸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B.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C.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出肺
15.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此装置还可以反映胸廓内压力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A上升
B.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呼气过程,液面A下降
C.向上推橡皮膜,胸廓容积增大,液面B下降
D.向下拉橡皮膜,肺内气压减小,液面B上升
16.图甲是人体小肠及内表面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表示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B.图甲中的①和图乙中的肺泡均数量多且壁薄,与其功能相适应
C.图乙中的Ⅰ过程与Ⅱ过程发生的气体交换,总是同步进行的
D.图乙中的Ⅲ过程的原理是扩散作用,与Ⅰ过程总是同步进行的
17.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变化情况的是( )
18.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有利于身体健康,下表是几种有氧运动每小时的耗氧量。从有氧运动的角度分析下列最好的运动方式是( )
A.打篮球 B.慢跑
C.游泳 D.散步
19.下列图示中,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的组合示意图,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化时,图甲中a、b、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b<c<a
B.a<b<c
C.a<c<b
D.c<a<b
20.在测量肺活量时,一般测量三次。如果这三次的测量值分别是3 600mL、3 400mL、3 500mL,那么这个人的肺活量应该是( )
A.平均数3 500mL
B.中间数3 500mL
C.最大数3 600mL
D.最小数3 400mL
21.某工人被压埋在大量沙土下,尽管他的头颈部露在空气中,若不能及时将他救出,工人也会因窒息而死。造成工人呼吸困难的原因是( )
A.鼻腔被沙土堵塞
B.口腔被塞住许多沙土
C.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
D.沙土挤压使工人呼吸运动受阻
22. ECMO就是我们说的“人工肺”,也就是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肺手术时能给病人进行体外呼吸和循环。因此被称为ICU的终极武器(见下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通过
C.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
23.ECMO的原理是模拟了肺的工作,让患者可以及时排出体内的( )等废物,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尿素 D.氧气
24.煤气中毒者需在医院通过高压氧舱治疗,使血液中的含氧量逐渐恢复。氧气可以进入人体的血液中,原理是( )
A.渗透作用 B.蒸腾作用
C.气体扩散 D.光合作用
25.哮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肺泡弹性减弱,此种情况将直接影响(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C.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D.胸廓的扩张与回缩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每空2分,共20分)阅读《灰尘历险记》,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我是一粒灰尘,正当我在空气中旅行的时候,突然有一股强大的气流将我吸入了一个很深的洞里。四周黑漆漆的,洞的壁上有很多毛,洞中很热。突然,洞的壁收缩了一下,把我带到了一个更长的洞中,洞壁四周有许多不停向上摆动的毛,一股很黏的液体把我紧紧吸住,我的许多同伴和病毒等也被这些黏液粘在了一起,被那些摆动的毛清扫。连同那些黏液一起向上滚动,随着一声巨响,我又看见了久违的光明。
(1)灰尘第一次所见到的洞是图中的[___]_________。
(2)洞中很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内的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_________,可以使吸入的干冷的空气变得_________。
(3)洞壁收缩的原因是使吸入的气体经鼻腔进入④_________;文中描述的“很黏的液体”是由_________分泌的。
(4)由鼻腔、咽、喉、气管和⑤_________构成的呼吸道中含有许多_________,它们像扫把一样,将吸入气体中的病菌、灰尘等有害物质清扫出去,维持呼吸道的清洁。
27.(每空2分,共12分)肺活量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测试指标之一。
(1)肺活量能体现肺与外界进行_________的能力。测量肺活量时应尽力吸气后再_________,取三次测量的_________(填“最大值”或“平均值”)。
(2)研究者采用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对中学生进行体育训练,一周两次,持续12周后,测算肺活量的提升率。
训练方式2:一组训练后,心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时,即开始下一组训练。
①运动时,人体的呼吸频率和深度相应增加,使如图所示的a肋间肌和[b]_________功能加强,胸廓扩大和缩小的幅度_________。训练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均可以提高肺活量。
②与训练方式1相比,训练方式2的肺活量的提升率更高,这主要是由于该方式训练过程中,两组训练间_________。
28.(每空2分,共4分)为响应“全民全运”的号召,小秦尽可能跑步去学校。下面的是小秦体内的部分结构或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秦吃过早餐后去上学。早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图甲中的_________(填序号)进行消化和吸收。
(2)小秦在跑步过程中吸入的氧气,在图乙中的②_________内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29.(每空2分,共10分)侵入式呼吸机是严重感染肺炎病毒的患者所使用的辅助呼吸仪器之一。请根据下图所示,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据图回答问题。
(1)严重感染肺炎病毒的患者会因⑥_________部严重受损等原因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呼吸衰竭会导致进入人体的氧气含量降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无法正常排出体外,此时便需要呼吸机帮助患者进行呼吸。
(2)使用侵入式呼吸机时,需要将一根软管通过口腔或①_________插入人体内,使软管的前端位于人体④________的下部,而软管的外部端口则连接呼吸机。
(3)呼吸机是通过仪器的力量,直接将空气“泵”入人体中,这与正常呼吸有所不同。正常吸气时,⑧________和肋骨间的肌肉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使得胸腔容积扩大,肺部扩张,使外界气体被吸入人体。
30.(每空2分,共4分)二氧化碳对人体无毒无害,但是室内过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人体存在影响,教室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发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中指出: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日平均值应小于0.1%。某校生物小组对教室里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了测量实验,实验分三组进行,1组测量课间教室里没人时二氧化碳的浓度,2组测量教室里人数为25人时二氧化碳的浓度,3组测量教室里全班同学都在时二氧化碳的浓度。
(1)如果选择在初一1班和3班两个教室进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不需要在两个教室保持一致的因素有( )
A.摆放绿植的种类和数量 B.教室内的人数
C.检测时长 D.桌椅的数量
(2)记录检测数据如下:
(实验小组同学根据数据提出建议:课间休息时尽量到教室外面活动,这样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提高精神,又可以让教室进行一次彻底地换气,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请你根据该实验数据,给出一条可以降低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C 2.B 3.A 4.C 5.D 6.D 7.D 8.C 9.B 10.D 11.C
12.C 13.D 14.C 15.D 16.B 17 D 18B 19A
20C 21D 22D 23B 24C 25A
二、26(1)①鼻腔 (2)①鼻腔 毛细血管 温暖
(3)气管 气管
(4)支气管 纤毛
27(1)气体交换 尽力呼气 最大值
(2)①膈肌 增大
②恢复时间较短
28(1)④
(2)肺泡
29(1)肺
(2)鼻 气管
(3)膈肌 收缩
30(1)D
(2)适当多种绿植;按照教育部规定严格控制班人数;经常开窗通风(合理即可)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