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十五章测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
A.种子植物门 B.蔷薇目
C.百合科 D.单子叶植物纲
2.我们经常食用的紫菜属于藻类植物,其特征是( )
A.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B.能通过产生种子繁殖后代
C.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只有茎、叶的分化
3.为保护鸟的多样性,下列哪一项是你不应该做的 ( )
A.制作人工鸟巢 B.搭建饲养台
C.不捉雏鸟 D.把小鸟捉回家精心饲养
4.(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的是( )
A.扬子鳄 B.白鱀豚
C.丹顶鹤 D.金丝猴
5.在学习了植物的分类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玉米、花生、水绵、葫芦藓、肾蕨和马尾松六种植物的特点,按下图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其中②和⑥表示的植物分别是( )
A.玉米和肾蕨 B.花生和水绵
C.马尾松和葫芦藓 D.肾蕨和水绵
6.银杉和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下列有关银杉和水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被子植物 B.都属于蕨类植物
C.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D.胚珠外都没有子房壁包被
7.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春蚕结茧——一丝不苟”“蚂蚁搬家——大家动口”“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是( )
A.生活环境的不同 B.体内有无脊柱
C.运动方式的不同 D.呼吸方式的不同
8.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只能生活在水中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C.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
D.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的功能
9.(2021湖南邵阳中考)生物圈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有多细胞的,有单细胞的,有的没有细胞结构。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变形虫 D.噬菌体
10.病毒很小,观察病毒的形态时通常使用的工具是( )
A.放大镜 B.低倍光学显微镜
C.高倍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1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B.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
D.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
12.科研工作者利用各具特色的寿光大鸡品种,经过杂交培育出了适应现代需求的新品种,这是运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染色体的多样性
13.(2021四川乐山中考)我们的肠道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细菌,其中大肠杆菌对人体不仅无害,还能制造维生素,有益人体健康。大肠杆菌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大肠杆菌的分类分别是( )
A.寄生 原核生物 B.寄生 真核生物
C.共生 原核生物 D.共生 真核生物
14.(2022湖南怀化中考)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4月18日在北京正式揭牌,园内现已迁入保护植物1.5万余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
C.迁地保护 D.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15.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鱼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B.荷的叶柄中空,便于根的呼吸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昆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二、简答题(共55分)
16.(11分)下图是自然界中的五种植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属于 植物。
(2)B植物生活在 环境中,因为它的受精作用需要 。它没有真正的 ,茎、叶内没有 组织。
(3)C具有真正的 ,且体内有 组织,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4)D与E的共同特征是都能产生 ,D是 植物,E是 植物,二者都属于 植物。
17.(12分)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它们属于 门,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体表具有坚硬的 和 的附肢。
18.(16分)新年联欢会上许多同学都积极参加了猜谜语活动,这些谜语都是关于动物的,请你也一起参加,看看你能猜出几个。
谜语1:颜色有白又有灰,经过驯养很聪明,可以当作联络员,飞山越岭把信送。
谜语2: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欢它,捕虫最著名。
谜语3: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谜语4:头上两根须,身穿花衣衫,飞进花朵里,传粉又吃蜜。
谜语5:会飞不是鸟,两翅没羽毛,白天休息晚活动,捕捉蚊子本领高。
(1)五个谜语的谜底依次是 、 、 、 和 。
(2)这五种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属于鸟类的是 ,属于哺乳类的是 。
19.(16分)(1)享有“植物活化石”“绿色大熊猫”美誉的野生蕨类植物是 。
(2)下图是猫、小熊猫、熊、大熊猫的分类等级图解。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猫、小熊猫、熊、大熊猫相同的最小分类等级单位是 。
②在上图的动物中,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哪种 为什么
③若在分类等级图解中增加“脊椎动物亚门”这一分类单位,请你将该单位书写在图解的正确位置上。
参考答案
第十四、十五章测评
一、选择题
1.C 2.C 3.D 4.B
5.B 有种子、种子有果皮包被着、叶脉为网状脉、具有两片子叶的是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如花生;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藻类植物,题中的水绵是藻类植物。
6.D
7.B 蚯蚓、蚕、蚂蚁属于无脊椎动物,长颈鹿、丹顶鹤、鳖属于脊椎动物。
8.A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它们虽然能在陆地上生活,但生殖过程还不能离开水。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潮湿近水的陆地上。
9.D
10.D 病毒是一类比细菌还要小的生物,最小的病毒,几万个拼接在一起,才有1毫米那么长。因此,观察病毒的形态通常使用的工具是电子显微镜。
11.A
12.C 杂交实际上是将不同个体的基因进行重组,属于对遗传多样性的利用。
13.C 14.D
15.D 昆虫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没有防止被天敌吃掉的作用。
二、简答题
16.解析 图中所示A是藻类植物海带;B是苔藓植物葫芦藓;C是蕨类植物卷柏;D是裸子植物;E是被子植物。
答案 (1)藻类 (2)阴湿 水 根 输导 (3)根 输导 (4)种子 裸子 被子 种子
17.解析 图中动物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
答案 节肢动物 外骨骼 分节
18.答案 (1)鸽子 七星瓢虫 蜘蛛 蜜蜂(蝴蝶) 蝙蝠
(2)七星瓢虫、蜜蜂(蝴蝶) 鸽子 蝙蝠
19.解析 (1)桫椤为侏罗纪时期与恐龙处于同一时期的蕨类植物,现仅在世界上少数低纬度生态环境地区残存,被科学界称为“植物活化石”。(2)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小熊猫、大熊猫、熊和猫有共同的祖先,同属食肉目。熊和大熊猫同科不同属,两者与猫、小熊猫都是同目不同科,所以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熊。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在门、纲、目、种中等级最大的是门。门的分类单位以下可再分为亚门。
答案 (1)桫椤
(2)①目 ②由分类等级图可知,熊和大熊猫同科不同属,两者与猫、小熊猫都是同目不同科,所以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熊。
③如下图:第十六章测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河南中考)研究表明,螽斯(一种昆虫)能接收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降低被蝙蝠捕食的风险。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
A.蝙蝠捕食使螽斯祖先中出现能接收超声波的变异
B.能接收超声波的变异对螽斯而言是有利变异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更多
D.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进化过程中容易被淘汰
2.陨石中含有有机物,这说明了( )
A.地球外空间存在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
B.外星球一定有生命存在
C.人类一定来自外星球
D.这块石头只能是地球的
3.生殖过程最先摆脱对水的依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植物类群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4.澳大利亚有一种外形奇特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5.菊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的结果
C.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D.菊花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结果
6.根据科学观察,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慢。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 B.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
C.海洋环境中生存斗争相对缓和 D.海洋环境相对稳定
7.鱼和鲸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但却有着相似的外部形态。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偶然巧合 B.进化方向相同
C.有共同的祖先 D.相同的环境,起到了相同的选择作用
8.随着双手和智能的不断发展,最终进化为现代人类的是( )
A.南方古猿 B.直立人 C.能人 D.智人
9.生物进化经历了漫长的年代,研究认为进化成原始鸟类和哺乳类的是( )
A.古代的两栖类 B.近代的两栖类
C.古代的爬行类 D.近代的爬行类
10.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两地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人类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都不进化
11.(2021山东青岛中考)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结合右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
B.该农药使用初期,害虫的数量明显减少
C.耐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农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害虫产生了耐药性变异
12.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新近的地层中出现。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鱼类比其他三类动物低等
B.鱼类比其他三类动物结构简单
C.动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
D.动物进化的趋势是从小型个体到大型个体
13.如果某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可能会( )
A.进化为另一物种 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
C.退化到低级种类 D.灭绝
14.(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生命起源问题的研究处在模拟实验和推测的阶段。生物进化的研究,科学家则找到了许多证据,提出了进化理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表明生物进化的间接证据
B.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理论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C.科学家推测,从原始生命进化为各类生物经历了化学进化过程
D.米勒模拟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形成了原始生命
15.“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现存的生物都属于高等生物
B.现存的生物一般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C.现存的生物还将继续进化
D.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都被淘汰了
二、简答题(共55分)
16.(12分)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见下表:
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只 154 164 472 496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从上表可以看出,工业污染区 桦尺蛾具有保护色,易存活;非工业区桦尺蛾的保护色为 。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的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A.长期烟熏 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长期自然选择 D.长期人工选择
17.(18分)下图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或叶绿素的A 。
(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 和C ,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始的 ,包括D 和E ,D和E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18.(12分)下图表示几种动物的起源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明现存的哺乳动物(B~G)具有共同的 。
(2)原始哺乳动物(A)向不同方向进化是由于各类哺乳动物的 不同。
(3)如果上述动物的生活环境改变,它们会通过 的积累来适应新的环境,并有一部分在 过程中被淘汰。
(4)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可以解释生物界的 和 。
19.(13分)阅读分析资料。
血清免疫实验是证明动物间亲缘关系远近的十分重要的方法。它是用不同种动物的血清进行免疫反应,从沉淀反应的多少可以看出被测动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例如,用狗的血清作为抗原,注入家兔体内,使家兔产生相应的抗体,再用家兔的含相应抗体的血清检测狗和其他动物的血清反应,即分别与狗、狼、狐、牛等动物的血清混合,得到如下结果:
血清免疫反应实验
狗的血清 狼的血清 狐的血清 牛的血清
沉淀最多 沉淀较多 沉淀较少 无沉淀
请根据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结果可知,狗与 的亲缘关系较近,因为其血清免疫反应实验的现象是 ,说明二者的血清蛋白在结构和性质上相似。
(2)假如分别比较狼、狐、牛与狗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的组成差异程度,可推测与狗的差异最大的是 ,差异最小的是 。
(3)请将狼、狐、牛按照与狗的亲缘关系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 。
参考答案
第十六章测评
一、选择题
1.A 螽斯祖先中存在能接收超声波的变异,而不是蝙蝠捕食使之出现能接收超声波的变异,A项错误。
2.A
3.D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低等的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它们的生殖仍然离不开水。种子植物摆脱了水的限制,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植物类群。
4.C 琴鸟在冬季繁殖,蛇类等变温动物在冬季冬眠,这一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在自然条件下,现存的所有生物,以及各种生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5.C 菊花是一种观赏性的花卉,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菊花。人们根据各自的不同喜好保留并培育了不同的菊花品种,形成了现在多种多样的菊花。因此,菊花的多样性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6.D 海洋环境相对稳定,对生物的选择作用较小,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7.D 环境对生物的进化起着决定性的选择作用,鱼和鲸外部形态相似是相同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8.D 科学家普遍认为,随着双手和智能的不断进化发展,智人最终进化为现代人类。
9.C 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古代的爬行类进化为了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10.B
11.D 害虫原本就存在着耐药性变异,不是农药使害虫产生此变异,D项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
12.D 13.D
14.B 化石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A项错误。从原始生命进化为各类生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项错误。米勒的实验证实了在原始地球环境下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简单有机物),D项错误。
15.A 现存的生物既有高等生物,又有低等生物。
二、简答题
16.答案 (1)深色 浅色
(2)C
17.答案 (1)原始的藻类植物
(2)原始的苔藓植物 原始的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原始的裸子植物 原始的被子植物
18.解析 哺乳动物(B~G)都由原始哺乳动物(A)进化而来,所以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原始哺乳动物由于不同个体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朝不同的方向进化。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它们会通过积累有利的可遗传变异来适应新的环境。不同种类的生物都要适应环境,否则将被淘汰。
答案 (1)祖先
(2)生活环境
(3)有利的可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
(4)适应性 多样性
19.解析 血清免疫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明动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沉淀反应越明显,动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反之,动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
答案 (1)狼 沉淀较多
(2)牛 狼
(3)狼、狐、牛第十七、十八章测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丹顶鹤的跳舞行为属于鸟类生殖行为中的( )
A.求偶 B.交配
C.筑巢 D.育雏
2.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从运动系统的组成看,划龙舟时运动的动力来自( )
A.神经调节 B.骨骼的收缩
C.骨骼肌的收缩 D.关节的活动
3.当你用筷子夹菜往嘴里送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处于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收缩 B.舒张、收缩
C.收缩、舒张 D.舒张、舒张
4.下雨之前,经常可以看到蚂蚁大军有组织地迁往高处,这一现象说明蚂蚁具有 ( )
A.觅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攻击行为 D.生殖行为
5.下列各种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家养的猫会在指定的窝中休息 B.公鸡在黎明时鸣叫
C.猴子表演骑自行车 D.小狗表演算算术
6.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形式是相适应的。青蛙的趾间有蹼,与之相适应的运动形式是( )
A.游泳 B.飞行
C.爬行 D.跳跃
7.下列图示中,骨与骨之间、骨与肌肉之间的连接都正确的是( )
8.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动物生殖行为的是( )
A.杜鹃把卵产在喜鹊巢内
B.两只狗在争夺一块骨头
C.雄蜘蛛给雌蜘蛛献上一份“精美”的食物
D.天冷时老母鸡把小鸡护在翼下
9.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热的主要部位是( )
A.皮肤 B.骨
C.骨骼肌 D.内脏
10.(2022湖南岳阳中考)黑长尾猴发现蛇、豹、鹰时会发出不同叫声,其他猴随之作出不同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猴群具有社会行为
B.不同叫声都是先天性行为
C.不同的叫声起信息交流作用
D.该猴群内部有明确分工
11.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静立不动是一种行为
B.蜘蛛结网是一种学习行为
C.蚯蚓没有学习行为
D.动物行为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
12.下列动物中,具有运动系统的是( )
A.蜗牛 B.蚯蚓
C.家鸽 D.草履虫
13.鸟类在繁殖季节,亲鸟将捉到的小虫带回巢中饲喂雏鸟,这属于( )
A.社会行为 B.生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觅食行为
14.在紧急情况下,螃蟹自切其足,海参抛出内脏。这些属于动物的(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节律行为
D.生殖行为
15.有些蛾初羽化时只靠味觉来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但当它采过无味的花后,最后建立了视觉和食物之间的联系,以后就能采无味的花了。这种行为称为( )
A.学习行为 B.觅食行为
C.本能行为 D.生殖行为
二、简答题(共55分)
16.(12分)将下列各种动物相对应的运动形式填入下表(填字母,多填或少填均不得分)。
运动形式:A.游泳 B.飞行 C.奔跑 D.跳跃 E.行走 F.爬行
动物 蝗虫 蜗牛 野鸭 鳙鱼 壁虎 马
运动形式
17.(12分)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刚孵化出的鸟类是怎样获得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出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并把它们放在气球周围听母鸭叫的录音;乙组小鸭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声音,发现甲组小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偶然行为
C.觅食行为 D.学习行为
(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A.作为实验模型 B.作为对照组
C.作为实验组 D.作为一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
A.被猫吓得原地不动
B.失去繁殖能力
C.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18.(16分)鹿是山林中常见的动物,也是山林中的弱者。鹿的警惕性很高,在安全的环境中,鹿的尾巴总是不停地摆动;当鹿发现“敌人”时,鹿的尾巴垂直不动,周围的鹿见此信号,立即警觉起来,向四周眺望;一旦狼来了,鹿拔腿就跑,尾巴向上竖起,显示出自己的肛门后盾,其他鹿见到肛门后盾的信号后立即跟着逃跑。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属于鹿的 行为,这种行为是鹿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 (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它是由鹿体内的 所控制的。
(3)鹿的行为是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19.(15分)下图是关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注明各部分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
(2)关节内滑液的作用是 。
A.润滑关节软骨
B.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C.使关节运动灵活自如
D.以上三项全是
(3)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很大,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加强关节的牢固性
B.加强关节的灵活性
C.加强关节的伸展性
D.增加关节周围肌肉的数量
(4)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有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的[ ] 和韧带。
参考答案
第十七、十八章测评
一、选择题
1.A 丹顶鹤跳舞是为了吸引异性,属于求偶行为。
2.C 运动的动力来自骨骼肌的收缩。
3.C 4.B 5.B
6.A 青蛙为两栖类,趾间有蹼有利于在水中游泳;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7.C 8.B
9.C 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消耗能量的部位是骨骼肌,骨骼肌细胞中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一部分用于运动,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10.B 黑长尾猴能发出不同的报警声,告知同类危险的情况,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项错误。
11.A 动物的行为指动物的体态、发声和其他所有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如爬行、奔跑、游泳、飞翔,甚至包括竖起耳朵、注目凝视、改变体色、静止不动等。
12.C
13.B 鸟类的生殖行为包括求偶、占区、筑巢、交配、孵卵、育雏等。
14.B 螃蟹丢足、海参抛出内脏都是为了躲避敌害,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
15.A 经过采食无味的花后,蛾就能够识别无味的花了,说明蛾有了经验,这种经验的积累是一种学习行为。
二、简答题
16.解析 蝗虫是典型的节肢动物,前足和中足适于爬行,发达的后足适于跳跃,有两对翅,能飞行;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有坚硬的外壳,运动形式是爬行;野鸭趾间有蹼,适于游泳,翅膀强健,飞翔能力强,另外野鸭也可以行走;鳙鱼属于鱼类,运动形式是游泳;壁虎属于爬行动物,运动形式是爬行;马有发达的四肢,运动形式是行走、奔跑,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
答案
动物 蝗虫 蜗牛 野鸭 鳙鱼 壁虎 马
运动形式 BDF F ABE A F CE
17.答案 (1)A (2)B (3)D
18.解析 (1)鹿通过尾巴的表现告知同伴敌情,借以逃避敌害的行为,属于防御行为。(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题述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3)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是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共同调节完成的。
答案 (1)防御
(2)先天性行为 遗传物质
(3)神经
19.解析 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的。
答案 (1)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头 关节窝
(2)D
(3)D
(4)① 关节囊第十九、二十章测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蚯蚓在土壤中以植物枯叶、朽根为食,你认为它在生态系统中应该属于(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2.许多自然灾害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灾难性破坏,人类的活动也严重干预着生态平衡。下列人类活动对保持生态平衡是良性影响或没有负面影响的是( )
A.稻田养鱼 B.围湖造田
C.森林中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D.放宽农产品进口免疫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一般都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
B.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
C.“阳光→草→鼠→狐”可称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D.大气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绿色植物体内
4.要想最经济地利用生产者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应选择下列哪一组食物 ( )
A.鱼和鸡蛋 B.谷物和蔬菜 C.兔肉和水果 D.豆腐和牛肉
5.在食物链“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生物依次是( )
A.猫头鹰和食草昆虫 B.青草和猫头鹰
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食草昆虫和青草
6.科学家曾考察过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发现海沟内有鱼、虾生存,但无绿色植物分布,这是因为海沟内( )
A.太冷 B.太热 C.缺二氧化碳 D.无阳光
7.海洋生态系统中绝大部分的植物是( )
A.海带 B.多细胞藻类 C.浮游植物 D.大型海藻
8.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性,其主要原因是( )
A.生物数量较多 B.能量的收支随季节而波动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反复进行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9.下列观点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是( )
A.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
B.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C.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
10.如右图所示,下列做法可能会降低该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 )
A.用蒸馏水代替池塘水 B.添加一些河泥
C.给予一定的光照 D.通入一定的空气
11.下列哪项是维持生态平衡所采取的积极方法 ( )
A.任意采伐 B.完全采伐后再种植
C.不采伐 D.边采伐边种植,对林木进行更新
12.(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改编)右图表示某平衡状态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所有生物可组成一个草原生态系统
B.能量沿着图中的食物链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C.太阳能→草→兔→鹰可表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D.图中只有3条食物链,鹰与蛇仅是竞争关系
13.下列对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渠道
B.食物链中草食动物越多,肉食动物获得的能量越少
C.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D.食物链越短,可提供给食物链顶端的消费者的能量越多
14.下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
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食物链可以准确地表述为( )
A.蝉→螳螂→黄雀 B.黄雀→螳螂→蝉
C.植物→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植物
二、简答题(共55分)
16.(15分)下图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
(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3种),消费者是 (2种)。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能量沿食物链和 传递。
(3)如果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 。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某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该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会是 。
(4)投放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 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5)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产者的 作用。
17.(10分)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种类 体内食物成分
小鱼 蜻蜓的幼虫
小球藻 —
蜻蜓的幼虫 水蚤
水蚤 小球藻
(1)表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2)根据表中的信息,请写出一条食物链: 。
(3)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由生产者通过 制造的。
(4)该池塘受到了汞污染,表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5)该系统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 能力。
18.(12分)雄安新区中的白洋淀景色宜人、物产丰饶,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有重要作用。下图为白洋淀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包含摇蚊幼虫的食物链有 条。
(2)该生态系统中被称为生命能量源泉的是 。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3)白洋淀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4)若工业废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铅、铝、汞等重金属进入白洋淀,则体内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是图中的乌鳢和 ,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非常必要。
19.(18分)“限塑令”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某厂家声称,他们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符合环保要求,能够代替现行塑料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政府“限塑”是因为现行塑料袋进入生态系统后不能被 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
(2)请你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鉴别该厂家说法的真实性。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 ,分别加入大小相等的甲、乙两个水槽中;
②取同样大小、同样质量的现行塑料袋和 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③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验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
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 ;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明 。
参考答案
第十九、二十章测评
一、选择题
1.B 2.A
3.C 食物链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4.B 随着食物链中营养级别的升高,能量会逐渐减少。
5.B
6.D 绿色植物必须生活在有阳光的环境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影响植物在海水中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7.C 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
8.D 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9.A 10.A 11.D
12.B 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所以图中的所有生物不能组成一个草原生态系统,A项错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并逐级减少,B项正确。太阳能属于非生物成分,食物链不含非生物成分,C项错误。图中有4条食物链,其中鹰以蛇为食,所以它们是捕食关系,蛇和鹰都以鼠、兔为食,所以它们之间又有竞争关系,D项错误。
13.B
14.A 图中有三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水稻→鸭,杂草→鸭;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争夺光照及土壤中的养分等,存在竞争关系;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生产者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图中微生物可以分解鸭的粪便,增加土壤肥力,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15.C 在生物学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动物之间的一种捕食关系,它们和生产者(植物)共同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即C项。
二、简答题
16.解析 有毒物质性质稳定、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又不易从生物体排出,进而沿着食物链逐渐富集。越是处在较高营养级别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越高。所以黑鱼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答案 (1)水草、浮萍、水绵 鱼、虾 分解者(细菌、真菌) (2)太阳能 食物网 (3)减少 黑鱼 (4)相对稳定 自我调节 (5)光合
17.答案 (1)小球藻 (2)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 (3)光合作用 (4)小鱼 (5)自我调节
18.答案 (1)5 (2)D (3)生物圈 (4)鲶鱼
19.答案 (1)细菌、真菌(分解者)
(2)分成相同的两份 新型材料购物袋 新型材料购物袋能被细菌、真菌分解,符合环保要求 新型材料购物袋不能被细菌、真菌分解,不符合环保要求期末测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由于高强度的训练,运动员膝关节的软骨组织容易损伤,软骨组织附着在( )
A.关节头 B.关节腔
C.关节头和关节窝 D.关节囊
2.下列动物的主要运动形式相同的一组是( )
A.河蟹、野鸭 B.袋鼠、鸵鸟
C.企鹅、麻雀 D.鳄鱼、蜥蜴
3.人和动物的各种运动需要( )
A.运动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D.以上三项的密切配合
4.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往往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一块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C.当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哺乳动物的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5.飞机是人类模仿哪种动物的运动制造的 ( )
A.鸟类的飞翔 B.蝙蝠的飞翔
C.鸟类的回声定位 D.蝙蝠的回声定位
6.马尾松属于裸子植物,其不同于被子植物的特征是( )
A.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B.种子外果皮较薄
C.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D.体内有输导组织
7.(2022重庆中考)重庆被观鸟爱好者誉为“鹰飞之城”,每年五月、十月都有大量鹰、隼等猛禽从重庆上空飞过,这是猛禽的迁徙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猛禽的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
B.研究鸟类迁徙行为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法
C.猛禽的迁徙行为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
D.猛禽的迁徙行为是经过人们训练后获得的后天学习行为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固定的能量可以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传递
B.能量全部用于生物的呼吸
C.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应是最凶猛的动物
D.能量在流动中逐渐消失掉
9.下图表示几种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丁的结构比丙复杂 D.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10.我国明令禁止野生动物经营活动,但在某些地方乱吃野生动物的恶习依然存在。对于这种情况,你认为应该( )
A.坚决取缔非法经营场所,处罚责任人 B.尽量打击危害社会的现象
C.开“特色餐饮”,精加工野生动物 D.保护地方经营活动
11.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铅、汞等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下列各项中,能够表示某食物链中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多少关系的图示是( )
12.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C.植物和动物的数量相等
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13.(2021山东潍坊中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对繁殖季节雎鸠鸣叫场景的描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繁殖季节,雎鸠的鸣叫属于求偶行为
B.从获得的途径判断,雎鸠的鸣叫是学习行为
C.求偶、交配和产卵是雎鸠必不可少的繁殖行为
D.雎鸠的鸣叫行为由遗传因素决定
14.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猫头鹰
C.蛇与猫头鹰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蛇体内汞的含量最高
15.在自然界中有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这个大“工厂”主要指( )
A.绿色植物 B.细菌和真菌
C.动物 D.微生物
二、简答题(共55分)
16.(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螳螂在昆虫界享有“温柔杀手”的美誉。由于螳螂平时总是把两个前臂收于胸前,像是在祈祷,因此法布尔等昆虫学家把螳螂称为“祈祷者”。其实,螳螂这种虔诚姿态的背后却暗藏杀机,这是它捕虫前做准备的标准姿势。螳螂捕食的大多是害虫,对庄稼有益,是人类的好朋友。
材料二 白鱀豚是长江流域的特有物种。2006年科研工作者曾对长江白鱀豚进行过一次全江调查,结果却没有发现一只活的白鱀豚。这预示着一个令人悲伤的结果。或许人类将永别“长江女神”——白鱀豚。
(1)螳螂有 对足和 对翅,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2)白鱀豚虽然生活在水中,但它属于 动物;和螳螂不同,白鱀豚又因为体内有脊柱,故称 动物。
17.(10分)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黑猩猩这种行为属于 。
(2)刚出生不久的黑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 。
(3)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 。
(4)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 决定的,而学习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
18.(12分)我国南方某地区建立了“蚕桑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获得了鱼、猪、蚕的全面丰收。下图是该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
(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 等生物作为 。
(4)在该生态系统内,物质经过多次重复利用,其物质利用率得到 。
(5)该生态系统是根据 的原理建立的。
19.(18分)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A组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某种农药处理,B组的家蝇不使用该农药。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抗药性强。(实验证明,家蝇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
(1)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 。
(2)在实验中,家蝇群体中个体抗药性的 ,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3)A组中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家蝇与农药之间的 来实现的。
(4)A、B两组分别只用一对家蝇做实验,可行吗 。为什么 。
参考答案
期末测评
一、选择题
1.C
2.D 河蟹的主要运动形式是爬行,野鸭的运动形式主要是行走、飞行、游泳;袋鼠有四肢,能跳跃,鸵鸟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奔跑和行走;企鹅在水中能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能行走,而麻雀有双翼,适于飞行;鳄鱼和蜥蜴的主要运动形式都是爬行。
3.D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及能量的供应,此外,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4.A 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5.A 飞机是人类模仿鸟类的飞翔运动原理制造的飞行设备,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制作的是雷达。
6.A 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能发育成果皮,因此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不能发育成果皮,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马尾松属于裸子植物,其不同于被子植物的特征是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7.D “猛禽的迁徙行为”是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不是“经过人们训练后获得的后天学习行为”。
8.A 9.D 10.A
11.B 有毒物质在沿着食物链传递时会发生富集现象。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低,有毒物质越少;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越多。狐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有毒物质最多,草所处的营养级别最低,有毒物质最少。
12.C 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称为生态平衡。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种类和数量上能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但并不是植物和动物的数量相等。
13.B 雎鸠的鸣叫是先天性行为。
14.C 图中的食物链:草→鼠→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鸟→猫头鹰,因此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鸟和猫头鹰是鸟类,蛇是爬行动物,食草昆虫是节肢动物,鼠是哺乳动物,因此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鼠。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是猫头鹰,因此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猫头鹰体内汞的含量最高。
15.A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简答题
16.答案 (1)三 两 节肢
(2)哺乳 脊椎
17.答案 (1)学习行为 (2)不能 (3)强 (4)遗传物质 学习
18.解析 (1)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因此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桑树。
(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细菌、真菌等生物作为分解者。
(4)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减少了浪费,因此物质的综合利用提高了物质利用率。
(5)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平衡的原理建立的。
答案 (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桑树
(3)细菌、真菌 分解者
(4)提高
(5)生态平衡
19.答案 (1)A组使用某种农药处理,对该农药不具有抗药性的家蝇被淘汰,对该农药具有抗药性的家蝇则存活下来,存活的家蝇将这种有利变异遗传给子代;而B组没有使用该农药,有抗药性和没有抗药性的家蝇都存活下来。所以子代中,A组家蝇比B组家蝇的抗药性强
(2)差异
(3)生存斗争
(4)不可行 因为如果只用一对家蝇做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为减小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误差,实验材料不能太少期中测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一个老鼠的种群,最初都生活在一个地域,后来,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将其分成A和B两个种群。如果A种群生活的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而B种群生活的地区环境没有变化,则A种群进化的速度很可能( )
A.比B种群慢 B.比B种群快
C.与B种群相同 D.开始比B种群慢,后来比B种群快
2.(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水绵、葫芦藓、贯众、马尾松依次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下列关于它们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绵由许多结构相同的正方形细胞连接而成
B.葫芦藓植株较高,有根、茎、叶的分化
C.贯众的叶有许多小叶,茎很短,用孢子繁殖
D.马尾松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3.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昆士兰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景色最美的珊瑚礁群。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堡礁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珊瑚礁是由下列哪种动物的分泌物形成的 ( )
A.海蜇 B.海葵 C.珊瑚 D.水母
4.一年生草本植物到秋天会死亡,但它们能利用种子过冬,就像许多昆虫利用卵过冬一样,这都是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这种现象用达尔文的观点来解释,是( )
A.适者生存的结果 B.遗传变异的结果
C.生存斗争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5.比较法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从科学家对马的足的进化历程的研究中,你不可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C.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D.遗传物质基本相同
6.(2022四川广安中考)小凡在公园中发现树木挂有标牌,这是专家依据一定的特征对树木进行的分类。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类时一般把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等作为依据
B.在被子植物的分类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C.“界”是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7.某类植物提供了空气中大部分的氧气,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分布在占地球表面约71%的水域环境中。这类植物是(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8.下列各项中能表明禽流感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在动物体内繁殖 D.能使人体患病
9.一艘巨大的石油运输船由于某种原因失事了,石油污染了海水。下列动物的生存直接受到威胁的是( )
A.水螅 B.衣藻 C.青蛙 D.海星
10.“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母兽给幼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就像人类在哺乳。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鱼类 B.软体动物
C.哺乳类 D.两栖类
11.下列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
B.以肺辅助气囊呼吸
C.发达的胸肌可以驱动双翼上下扇动
D.前肢变成了翼,骨骼薄而轻
12.保护青蛙的意义在于( )
A.青蛙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B.青蛙能大量捕食农业害虫
C.青蛙体色具斑纹,适于观赏 D.青蛙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13.分类学上,将抹香鲸归类为哺乳类的主要原因是( )
A.用肺呼吸 B.体温恒定
C.心脏四腔 D.胎生、哺乳
14.(2021湖南永州中考)下表为某同学对四种生物主要特征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生物名称 主要特征
A 酵母菌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腺病毒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营养物质组成
C 蕨 有根、茎、叶和种子
D 人蛔虫 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
15.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 ( )
A.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 B.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
C.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D.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二、简答题(共55分)
16.(14分)请观察、比较衣藻和海带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衣藻是 细胞植物,生活在 (填“淡水”或“海洋”)中,长有两条 ,能够在水中运动。
(2)海带是 细胞植物,图中①的作用是 ,②中有叶绿素,能进行 并从水中吸收 。
17.(12分)右图是酵母菌和细菌的结构示意图。
(1)其中图A是 ,图B是 。你的判断依据是 。
(2)二者所共有的结构是 、 、 。
(3)图中的细菌从形态上看属于 菌。除此之外还有 菌和 菌。
(4)细菌的 有助于运动。
(5)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微生物是 。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大多数真菌的繁殖方式是 。
18.(11分)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使用抗生素时,致病菌和包括有益菌在内的多种细菌被一起杀死。
资料2 有些细菌由于体内含有抗药基因而不受抗生素影响。如果滥用抗生素,会对细菌的抗药性不断选择,从而催生出对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
资料3 在自然界中,噬菌体是细菌的天然“敌人”,一种噬菌体只攻击特定的细菌。科学家正在研发噬菌体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1)病毒性疾病能否用抗生素治疗 (填“是”或“否”)。
(2)遗传物质的改变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是一种 现象。“超级细菌”的产生可以用达尔文的 学说解释。
(3)噬菌体的外壳由 组成,可以识别特定细菌,使得它的攻击具有特异性。
(4)综合以上资料,提出一个减少“超级细菌”的办法: 。
19.(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上和教室中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分别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 min,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设计3号的目的是 ,它最适合与 号实验组形成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
(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 ,理由是 。
参考答案
期中测评
一、选择题
1.B
2.C 水绵细胞呈长筒状而不是正方形,A项错误。葫芦藓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主要起固着植物体的作用;另外它的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因此,植株长得矮小,B项错误。贯众的叶有粗壮的叶柄,上面长有许多小叶,茎很短,在地下生长,茎上长有许多须状的根,用孢子繁殖,C项正确。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马尾松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D项错误。
3.C 4.D 5.D
6.D 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D项错误。
7.B
8.C 病毒能够繁殖,表现出了生命现象。
9.D 水螅、衣藻、青蛙都是生活在淡水中的生物,而海星是生活在海水中的,所以生存直接受到威胁的是海星。
10.C
11.B 鸟类的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呼吸,可以供给鸟类飞行时充足的氧气,适于飞行,而不是肺辅助气囊呼吸。
12.B 13.D
14.D 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腺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蕨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是属于孢子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人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
15.A A项做法能很好地保护亲鱼和幼鱼,B项做法会使珍稀物种减少,C、D两项做法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
二、简答题
16.答案 (1)单 淡水 鞭毛
(2)多 固定植物体 光合作用 水和无机盐
17.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B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大液泡,而图A只有核区,因此图A是细菌,图B是酵母菌。(2)二者所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3)图中的细菌从形态上看属于杆菌(如结核杆菌),除此之外还有球菌(如葡萄球菌)和螺旋菌(如幽门螺杆菌)。(4)细菌的鞭毛有助于细菌运动。(5)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微生物是细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大多数真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答案 (1)细菌 酵母菌 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2)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3)杆 球 螺旋
(4)鞭毛
(5)细菌 孢子生殖
18.答案 (1)否
(2)变异 自然选择
(3)蛋白质
(4)不滥用抗生素
19.解析 本实验检测的是手上和教室空气两种环境中细菌的多少,因此1号、2号是实验组,3号是对照组。设计对照实验变量要唯一,2号和3号可以形成对照。打开1号培养皿时,空气中的细菌也可能进入,因此,科学地讲,1号培养皿的设计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
答案 (1)手上和教室空气中的细菌数量是否一样多
(2)形成对照 2 是否接种细菌
(3)不可以 打开1号培养皿,用擦取过手心的棉棒接种时,空气中的细菌也可能进入,因此有两个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