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知能提升
1.在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下列条件不直接相关的是( )
A.有广袤的陆地
B.有辽阔的海洋
C.人口众多
D.有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
2.绿色植物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这是生物多样性价值中的( )
A.直接价值 B.潜在价值
C.间接价值 D.经济价值
3.某种生物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 )
A.一种原材料 B.一个营养级
C.一个物种 D.一种有益生物
4.华南虎又称中国虎,在我国野外已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不断地挤占或破坏其栖息环境
B.猫科动物之间的竞争加剧
C.野外近亲繁殖造成生存能力下降
D.人工饲养的华南虎“野化”实验进展缓慢
5.下列属于潜在价值的是( )
A.许多动植物是药物的原材料
B.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C.植物为人类提供了粮食、油料
D.许多野生生物可能是新药开发的原料
6.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栖息地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7.(2021黑龙江中考)牡丹品种繁多,有王冠、白玉、豆绿等一千多个品种,这体现了(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8.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应( )
A.首先保护物种多样性
B.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C.多引进物种以增加多样性
D.多喷洒农药以防治病虫害
9.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鸟类有265种,植物有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这主要体现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遗传的多样性
10.根据所学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狗的品种很多,这指的是生物的 多样性。
(2)在生物分类中,根据生物的“异”把生物分开,根据生物的“同”对生物进行合并。现将大肠杆菌、酵母菌、水螅、蝴蝶、甲藻、水杉进行分类,若“异”是生物的营养方式,则将大肠杆菌、酵母菌、水螅、蝴蝶合并为一类,对它们合并的依据是 。
探究创新
11.下图为原鸡(野生鸡)和几个品种鸡,认真观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显示了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多样性
(2)人类根据各自的爱好,对鸡的形态和价值进行选择,并定向培养出不同品种的鸡,这说明 为动植物的 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D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是巨大的。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A、C两项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项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只有D项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6.A 7.A
8.B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多引进物种会造成物种入侵;多喷洒农药会杀死部分动物,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9.C
10.答案 (1)遗传
(2)异养
11.答案 (1)A
(2)遗传多样性 遗传育种和改良品种第二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知能提升
1.野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与此无关的是( )
A.森林的盲目砍伐 B.开垦草原
C.围湖造田 D.有计划地放牧
2.(2021广西贺州中考)金丝猴、朱鹮、麋鹿、珙桐都是珍稀的动植物,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们,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移入动物园和植物园进行保护和管理
C.建立它们的种质库
D.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物种多样性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C.为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到动物园、植物园是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
4.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恰当的是 ( )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威胁
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人有责
5.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迁地保护
C.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和政策
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6.金丝猴和野骆驼等动物的分布区域明显缩小,个体数量骤减或者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主要是因为( )
A.人类活动破坏了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
B.气候异常
C.人类和动物争夺生存地点
D.人类和动物争夺食物
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
B.水族馆中饲养各种鱼属于就地保护
C.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8.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中筑有一条“万里长城”——动物灭绝年代顺序的石碑(如图所示),这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在( )
A.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B.生物繁殖速度下降
C.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
D.珍稀动植物的死亡
9.下列动物保护中,属于迁地保护的是( )
A.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
B.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
C.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
D.南京红山动物园的狮子
10.白头叶猴曾是最濒危灵长类动物之一,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白头叶猴种群数量稳步提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
11.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高等植物有267科、1 028属、2 466种,野生脊椎动物有5纲、35目、103科、475种,昆虫有两万种以上。
资料二 保护区内被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三港雨蛙、崇安髭蟾、蝾螈、大头平胸龟、白鹇、白背啄木鸟、毛冠鹿、华南虎等。
(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
(3)三港雨蛙和崇安髭蟾属于下图“脊椎动物进化系统树”中的生物类群①,它们是 动物。
脊椎动物进化系统树
(4)生物类群②特有的生殖方式是 。
(5)保护武夷山珍稀动植物资源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12.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
资料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万多公顷(1公顷=10 000 m2),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资料三 一种原产于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超过 13万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1)资料一说明,造成这两种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2)资料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 和 地开发利用。
(3)资料三说明, 的入侵或引种到 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的物种受到威胁。
探究创新
13.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青藏铁路线上的美丽风景
你知道藏羚吗 藏羚属于牛科、藏羚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动物,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体表被毛,丰厚绒密,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体态轻灵,是奔跑能手。
青藏铁路开工建设时,铁路设计、施工的相关单位就高度重视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为藏羚的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等管理措施。经过两年的适应期,可可西里藏羚已完全适应了青藏铁路。从2006年5月中旬开始,已有300多只藏羚安全、顺利地穿越了铁路。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以来,游客们在列车内或铁路沿线设立的观景站台上,观赏到了藏羚、野牦牛、藏野驴等高原珍稀物种。
(1)通过分析以上资料,你认为藏羚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2)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为保护区藏羚的迁徙采取了哪些措施 (至少回答出一点)
(3)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保护藏羚等珍稀生物的做法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出现生命以来,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物种,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平均300年灭绝1种,哺乳动物平均8 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和哺乳动物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
材料二 下表显示了某地区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
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材料三 掩埋法是我国各地采用的主要垃圾处理方法之一。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消失时间,而且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病。
(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 。
(2)由材料二可知,该地区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保护哺乳动物和鸟类最有效的措施是 。
(3)由材料三可知,“垃圾袋装化”难于被分解的原因是 。
(4)结合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如何参与保护环境: (答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1.D 盲目地开发利用资源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威胁生物的多样性。有计划地放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A
3.B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遗传多样性;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4.D
5.B 该地区环境已被改变,只能采取迁地保护的措施。
6.A
7.D 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指物种多样性,还有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水族馆中饲养各种鱼属于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即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如乱砍滥伐、环境污染等。
8.A 9.D
10.A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1.答案 (1)物种
(2)种
(3)两栖类
(4)胎生
(5)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12.解析 野生生物资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对生物的影响最大。这种破坏包括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地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乏天敌的地区等。这些改变都会加快野生物种消失的速度。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答案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改变、破坏 掠夺式
(3)外来物种 缺少天敌
13.解析 青藏铁路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一条著名的生态铁路。在铁路设计施工和建设中首先要考虑的是遵循生态学原理,尽量减少建设对高寒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答案 (1)哺乳
(2)为藏羚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等管理措施。
(3)在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中,应加强规划,采取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植物的措施,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之相关的正面启示均可)
14.答案 (1)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2)栖息地丧失 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3)垃圾袋把垃圾包起来,使其不易被土壤中的分解者分解
(4)做好垃圾分类、节约用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