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动物的行为课件 (共2课时 各14张PPT)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8 动物的行为课件 (共2课时 各14张PPT)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15 16:11:22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十八章 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新知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动物的行为
在自然界中,动物的体态、发声和其他所有    可以识别的    ,都是动物行为。动物的多种多样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的   表现。
外部
变化 
适应性
2.动物行为的类型
(1)动物获取           的行为是觅食行为。
(2)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是    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动物个体的    和种群的    。
(3)鸟类的求偶、占区、筑巢、    、    、    及哺乳动物的哺乳育仔等都是生殖行为。动物的生殖行为有利于    后代、
    个体数量。
(4)家燕秋季南飞、春季北迁的行为是    行为。这一行为受
        的影响。
生存所需食物
防御
生存
延续
交配
孵卵 
育雏
繁衍
增加
迁徙
季节变化
知识点二 动物的社会行为
1.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      ,共同维持      的行为,称为社会行为。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群体内的成员都有明确的    。
分工合作
群体生活
分工
重难 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动物的社会行为
【例题】 下列现象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一群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
B.夏天树上很多蝉聚在一起鸣叫
C.蚁群分工合作
D.一窝蜜蜂彼此分工合作
B
树上聚在一起鸣叫的蝉是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没有明确的分工,不具有社会行为。
基础 限时达标
知识点一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母兔生下的小兔有黑兔和白兔
B.变色龙体色由褐色变成绿色
C.猫静伏在老鼠出没的洞口
D.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
A
母兔生下不同毛色的小兔是变异现象,不属于动物行为。
2.“夜行者”蝙蝠的本领可不小,它能在漆黑的夜晚利用超声波来确定物体的方向。但夜蛾体表的绒毛能吸收超声波,使蝙蝠发现不了它,夜蛾的这种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社会行为
D.生殖行为
B
3.“北风吹,雁南飞”,大雁的这种行为属于(  )
A.迁徙行为 B.觅食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
A
鸟类随季节变化变更栖息地的行为属于迁徙行为。
4.下图是一只竹节虫,根据图得到的信息,回答问题。
(1)竹节虫的形状像    ,这种现象叫拟态。
(2)竹节虫静止不动时,    不容易发现它,这有利于
        和    的延续。
(3)竹节虫的拟态属于    行为。
竹节
天敌
个体的生存
种群
防御
解析 竹节虫的身体很像竹节,不易被敌害发现,这叫拟态,有利于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是防御行为。
知识点二 动物的社会行为
5.(2022湖北宜昌中考)2021年12月,“离家出走”的亚洲象回到西双版纳,这是一种社会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象的群体生活有利于防御敌害
B.亚洲象仅通过声音传递信息
C.该象群的迁移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活
D.群体生活的动物都有组织、分工和等级等重要特征
A
象的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象群中其他成员都听从“首领”的指挥统一行动,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群体生活有利于防御敌害,A项正确。亚洲象通过动作、声音传递信息,B项错误。象群行进中所到之处,对农田和庄稼造成了一定的损失,C项错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往往具有社会行为,但有些群体生活的动物如麻雀等,没有组织、分工和等级等重要特征,D项错误。(共14张PPT)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十八章 动物的行为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新知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又称本能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        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蚂蚁觅食、      、      。
2.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积累__________        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提高了适应           的能力。例如,       、
          。
3.学习行为主要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大脑皮层越发达,动物的    能力就越强。
遗传物质
黄蜂筑巢
蜘蛛结网
生活经验
学习
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
海豚表演 
黑猩猩“钓”白蚁
学习
知识点二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1.动物行为都受到    系统和     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控。
2.一般来说,动物的分类等级越高,它们的     和_______________         越完善,通过    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神经
内分泌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学习
适应
重难 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例题】 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就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下列对猫的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C
动物个体发育成熟后,体内的遗传物质会调控内分泌系统分泌与生殖有关的激素,促使动物产生一系列的生殖行为,包括育雏行为。这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基础 限时达标
知识点一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
A.黑猩猩通过堆叠箱子摘下悬挂在高处的香蕉
B.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
C.蜘蛛结网捕捉昆虫
D.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
A
2.下列行为只有在“学习”能力作用下才能完成的是(  )
A.找到食物
B.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C.找到配偶
D.逃避敌害
B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会越复杂,而且学习行为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也越大,它们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强。因此,具有“学习”能力的动物适应各种复杂的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3.下列有关“老马识途”这一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遗传物质所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B.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行为
C.与遗传因素无关,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行为
D.与“小鸟喂鱼”一样,是马的本能
B
由遗传物质所决定,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小鸟喂鱼”是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老马识途”是学习行为,不是马的本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形成的。
4.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的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请回答下列问题。
大山雀喝牛奶
(1)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盖喝到牛奶,这属于     行为。
(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
    行为。
(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这属于    行为。
先天性
学习
学习
知识点二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5.雄蛾逆风飞行也能找到雌蛾,并降落在雌蛾附近。雄蛾的这种行为,主要起调控作用的是(  )
A.激素
B.运动器官
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感觉器官
C
很多蛾类都是靠性信息素来吸引异性的,性信息素是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另外,昆虫的活动还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才能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