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和文艺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文艺和科技成就: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伟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离骚》、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中医鼻祖扁鹊和战国编钟。
学习重点:都江堰的修建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文学艺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现实社会的关系。
※预习案:(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1、科学技术(战国)
(1)都江堰
位置:在 西北
主要修建者: ,组成:由“分水堤”“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特点:是一项综合性的 工程
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批田地。成都平原因此受益,成为富饶的“ ”。
(2)鲁班—土木建筑工匠祖师
(3)扁鹊—“四诊法”(望、闻、问、切)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断法。
2、文学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 (历史地位),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收集了从 到 时期的诗歌(内容),共305篇。
(2)诗歌新体裁—楚辞,战国时期 运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代表作《 》
3、艺术
(1)音乐起源:远古时代已有原始歌舞,传说舜时的《 》已非常优美。
②西周时形成了音乐教育制度
③战国—钟鼓之乐盛行,湖北 出土的 ,是当时最珍贵的乐器。
2、绘画
时期,绘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 》《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
我的疑问、我的补充:
——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你知道的精彩东西补充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究分享。
( http: / / www.21cnjy.com )
※检测案:(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
A.李冰父子 B.扁鹊 C.诸葛亮 D.商鞅
2.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过节时有吃粽子和划龙舟的风俗,这些都是为了纪念( )
A、屈原 B、孔子 C、黄帝 D、刘邦
3.我国盛行钟鼓之乐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时期
4. 屈原的名句是( )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后反思及感悟 ※
知识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