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景阳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倚、箸”等16个生字,读准“绰、呵”等3个多音字,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半夜三更、寻思”等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3.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二、教学重难点
1.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2.能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念快板: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山东好汉武二郎!
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到八年上。
这一天,思念亲人回家乡。
中途经过景阳冈,那山上,斑斓猛虎把人伤,
赤手空拳打老虎,为民除害把名扬!
——老师表演的快板是哪个故事?就是武松打虎的故事,这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经典故事。
2.学生畅所欲言:你还知道《水浒传》中的哪些故事和人物?人物的绰号你知道几个?小组内交流。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梁山好汉——武松,通过梳理情节图感受他打虎的精彩过程。
任务一:默读课文,结合预习单,巩固生字新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对照预习单,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倚靠 举箸 碟子 斤两 俺们 绰起 擒捉 切勿
肋下 踉踉跄跄 腰胯 霹雳 咆哮 铁锤 血泊
半夜三更 寻思 耻笑 胸膛 武艺
2.猜一猜下面词语的意思,并交流理解方法。
(1)店家叫道:“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榜文。”( )
(2)武松抬头看时,上面写道:“近因景阳冈大虫( )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就醉了。( )
(4)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 )
3.快速默读课文,重点关注武松的行为,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梳理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4.借助情节图,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不听酒家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他上了景阳冈,见到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本想返回又怕被酒家耻笑,最终决定继续上冈。一番恶斗之后,他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他精疲力竭,一步步挨下冈来。
5.说说武松给你的初步印象。
——勇敢、豪放、倔强……
6.文中有不少带有古代白话文色彩的词语,可能会对理解故事造成一定障碍,我们可以根据词语特点,用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等方法来猜测词语的意思,从而帮助我们理解故事内容。
词语 词义 理解方法
箸 筷子 结合语境理解
筛酒 倒酒 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
大虫 猛虎 联系上下文理解
请勿自误 请不要自己误了自己 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
各宜知悉 每个人都应知道 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
【思考】“筛”这个字在课文里反复出现,店家前前后后给武松筛了几碗酒?找出相关语句,数一数。
●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
●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酒。
●又筛下一碗……
●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
●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
●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
●酒家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
——武松前前后后共喝了十八碗酒。武松既能喝酒,又能吃肉,是一个活脱脱的壮汉形象,这些描写也为后文武松打虎有力气作了铺垫。
【提示】
(1)除了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猜测以外,还可以借助资料、结合影视剧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些词语只是大概理解,不明白确切的意思,如果不影响故事的整体理解,就可以跳过去,不用反复琢磨。
任务二:阅读丛书文章《智取生辰纲》《林冲棒打洪教头》,借助情节图梳理主要情节。
默读这两篇文章,借助情节图梳理主要情节。
交流:
《智取生辰纲》——
开端:杨志慎押生辰纲
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白胜设计诱军汉
高潮:杨志无奈买酒喝
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
《林冲棒打洪教头》——
开端:林冲来到柴家庄
经过:洪教头傲慢紧逼,柴进安排比武
高潮:林冲棒打洪教头
结尾:洪教头羞愧离开
课堂总结:
本节课借助情节图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故事中,近距离感受武松打虎的精彩场面。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利用情节图,抓住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武松的勇敢、豪放和倔强。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从武松打虎的细节描写中,感受情节的精彩和人物的栩栩如生。
任务三:细读武松打虎的段落,运用工具图,感受精彩情节和人物形象。
1.默读“武松打虎”的部分,用“_______”画出描写老虎凶猛的句子,用“ ”
画出武松打虎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关键词填写在工具图中。
2.交流讨论,朗读感悟。
片段1: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老虎出现时,先是风,再是声,然后见形,这样写突出了老虎的威猛。
——武松虽然喝了酒,但面对危险,动作却一点儿也不含糊。一个“闪”字写出了他的机智、敏捷。
片段2: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躲”,这既是他的本能反应,又是他的防御手段,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机警敏捷。
——“一扑、一掀、一剪”,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表现了出来。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加了不得了,这是衬托的手法。
片段3: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武松的“闪”“躲”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由此可见武松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片段4: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从“尽平生气力”“劈将下来”“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梢棒折做两截”,可以看出武松十分勇猛、力大无穷。
片段5: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这一部分将武松赤手空拳对付老虎的经过描写得很详细,着力反映了武松打虎靠的全是拳脚功夫,所以抓住“揪、按、踢、提、打”几个动作来描写。这一部分生动地凸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刻画出他勇武过人、力大无穷的高大形象。
片段6: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这句描写体现了武松的小心谨慎,思虑周全,不留后患。
3.借助工具图,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1)再次浏览第6、7自然段,找出描写老虎和武松动作的词语,梳理打虎的过程及老虎、武松的特点。
打虎过程 老虎 武松
老虎出现,躲过三招 跳、按、扑、撺、搭、掀、吼、竖、剪 闪、躲
梢棒劈断 吼、兜、翻身 轮(棒)、(棒)劈
脚踢拳打 咆哮、翻身、扑、搭、挣扎、扒 跳、退、丢、揪、按、踢、提、(拳)打
用棒橛打 无 (棒)打
角色形象 凶猛 勇武、机敏
(2)借助上面的表格,讲讲武松打虎的片段。
【方法点拨】用“入情入境”法,把自己当作武松来讲述打虎故事;用“添油加醋”法,讲述的时候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注意用上丰富的动词,可以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4.阅读描写武松“喝酒”“上冈”的段落,感受人物形象,辩证思考,多元评价人物。
(1)默读1~2自然段,感受武松人物形象。
①这部分主要围绕武松和店家的对话来展开,他们主要在讨论哪两件事?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
——谈论酒与老虎。
——对待酒:武松畅饮,店家建议少喝。
对待老虎:武松准备上冈,店家留宿。
②从武松和店家的对话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武松?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不要你贴钱,只将酒来筛。”
——从这里可以看出武松为人倔强、豪爽。
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汉。”
绰了梢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
——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武松十分要强。
“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武松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倔强固执,勇敢而又多疑。
(2)默读3~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武松因为多疑执意上冈,他难道真的不怕老虎吗?
“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
——从中可以看出武松艺高胆大。
“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从中能体会到武松自尊心很强,虽有犹豫,但又好面子,更多的是勇往直前的豪气。
(3)质疑思辨: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着不同的评价。读一读下面的两种评价,你有什么看法?和同学交流你的理由。
◇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
——这两种评价都有道理。武松明知山有老虎,却无惧无畏,而且最终打死了老虎,这是他勇敢、无畏的一面;另外他不听店家劝阻,有些固执,而且看到官府的榜文后,不肯返回,说明他很要面子。
——每个人物都有多面性,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作品中的人物。
任务四:阅读丛书文章《智取生辰纲》,了解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1.默读丛书文章《智取生辰纲》,根据情节图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时,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设计让白胜用欲擒故纵法在酒中下蒙汗药,晁盖等七人扮作枣贩子在黄泥冈埋伏。杨志等全被蒙汗药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2.交流讨论。
(1)为取得生辰纲,吴用等人做了哪些周密的准备工作?
——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天时方面,杨志一行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天气,一路疲惫不堪,而晁盖等人却以逸待劳;地利方面,晁盖等人选择树林茂密的山冈作为劫取生辰纲的地点,隐蔽而少有人行。
——吴用利用杨志一行的内部矛盾,巧设计谋。七人扮作卖枣子的客人,白胜扮作卖酒小贩,在黄泥冈“巧遇”杨志;七人与白胜唱双簧,讨价还价,麻痹杨志等人;晁盖等先吃掉一桶,以示无毒,进一步麻痹杨志一行;借舀酒、下毒的同时,完全解除了杨志等人的戒心。杨志等最终上当,被麻翻在地,晁盖等人乘机劫取生辰纲逃跑。
(2)杨志丢失生辰纲的原因是什么?
——杨志的性格: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急功近利。
——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军士、虞候、老都管对他无不怨恨。杨志深知押送生辰纲干系重大,为确保其安全不惜得罪众人,这种粗暴野蛮的行事方式、急功近利的心理导他大失人心。“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杨志一行人内部矛盾重重,这就为失败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吴用计高一筹,料事如神。杨志虽百般猜测、处处提防,吴用却能做到知己知彼、随机应变,使杨志一步步放松了警惕。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之智的高明。
任务五:回顾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读课后“资料袋”,拓展阅读《水浒传》。
1.回顾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猜测;借助资料;大概理解,不反复琢磨;结合影视剧……
2.读读“资料袋”内容,说说你还知道《水浒传》的哪些人物和故事,和同学交流。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天王、夜看小鳌山、浔阳楼吟反诗、三打祝家庄。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单打
二龙山。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双用连环计、使时迁盗甲、赚金铃吊挂。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
……
3.推荐阅读《水浒传》。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地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水浒传》最精彩之处就是英雄人物众多,但都个个不同,写外貌、写动作、写心理、写神态、写语言,作者抓住各个人物的显著特点娓娓道来,虽都粗豪、侠义,却同中求异,异中存同,人物极具代表性,绝不脸谱化。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景阳冈》一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个性鲜明的打虎英雄——武松。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就曾这样评价他:“‘武松,天人也。’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水浒传》中关于武松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果你对武松这一人物感兴趣,请你继续阅读《水浒传》的其他内容。
大家阅读的时候,还可以选择喜欢的故事,梳理制作情节图,等单元结束后和大家分享、展示。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