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齐国和晋国的称霸。
【难点】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
三、学法指导
1.通过对本课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本课基本知识点。
2.通过探讨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提高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积极搜集、查阅课外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春秋战国争霸的故事,加深对本课的理解。
四、知识链接
1.在公元前771年,西北的少数民族戎族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与周幽王有关)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战争而得名,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五、自主预习(自读课本,发现知识)
(一)基础知识导读(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问题探究(结合课本深入学习,边看书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从基础和措施来考虑)
2.你认为春秋时期战争的特点是什么?(从诸侯的目的考虑)如何评价这些战争?(从影响来考虑)
3.列举战国时期主要战争,及战争双方?
六、目标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
A、晋文公 B、楚庄公 C、齐桓公 D、越王勾践
( http: / / www.21cnjy.com )
5.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 )
A、齐和秦 B、燕和楚 C、韩和赵 D、赵和楚
6.下列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①“田氏代齐” ②三家分晋 ③桂陵之战
④马陵之战(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下列即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赵国
8.齐桓公在争霸过程中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真实目的是( )
A、赢得周天子的信任 B、表白自己无政治企图
C、提高齐国的政治影响 D、维护周天子的地位
9.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管仲相桓公,霸诸假,一匡天下”——《论语》
请回答:
(1)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了那些改革?改革后的结果怎样?
(2)齐桓公在争霸过程中,打的旗号是什么?
(3)齐桓公成为霸主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10.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可吞吴”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七、知识网络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八、作业布置
1.记忆和理解第6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结合导学案前四个板块知识预习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并完成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将第6课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