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学习 目 标 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联系
学习、难点 齐国和晋国的称霸;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
一、设疑引读: 以“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导入二、辩疑解难:(分组合作交流) 1.春秋争霸⑴东周开始于 年,周平王迁都 ,分为 和 两个时期。⑵春秋时期著名霸主有 、 、 。其中首霸诸侯的是 _____他任用 为相,有关成语有 。⑶分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经济:政治: 外交:⑷晋楚争霸中最著名的战役是 ,相关成语故事 。吴越争霸中相关的成语故事是 。⑸晋文公称霸的基础是什么:(即晋文公改革的内容)2.战国七雄⑴战国七雄指的是 、 、 、 、 、 、 ,其中 是原春秋时代就有的, 是后来形成的。⑵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和 ,其中秦赵之间的战役发生在 年,有关成语是 。三、释疑反馈: (一)选择(B类)1、“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就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2、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 )A.齐恒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3、战国初期,三国分晋的卿大夫是( )①韩 ②赵 ③楚 ④魏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战国末期,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强大攻势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5、《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6、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7.成语“围魏救赵”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8.以下史实与齐桓公无关的是( )A.任用管仲为相 B.以“尊王攘夷”为旗号 C.与楚国争霸 D.首先称霸9.下列成语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A.纸上谈兵 B.朝秦暮楚 C.卧薪尝胆 D.退避三舍10.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 )A.齐和秦 B.燕和楚 C.韩和赵 D.赵和楚11.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国家是( )A.齐 B.晋 C.楚 D .燕12.下列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①“田氏代齐”②三家分晋③桂陵之战④马陵之战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3.下列即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赵国14.为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一次战争是(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二) 探究(A类)1、为什么把这一时期称作“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2、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示?3、学习了春秋战国这一课,同学们能否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一段历史的特点?战争给整个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三)材料分析(A类)阅读下列材料: “管仲相桓公,霸诸假,一匡天下”——《论语》。请回答:1.桓公霸诸侯成功是在什么时间?2.管仲在齐桓公称霸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四、教学小结春秋诸侯齐霸先,晋楚争锋在中原。七雄桂陵马陵战,长平埋骨秦河山! 五、教学反思: 收获是: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总结: 春秋五霸齐桓公,尊王攘夷有管仲。
齐楚秦燕韩赵魏,桂陵马陵孙膑计。
长平之战秦称雄,封建社会始形成。
课堂检测
( )1、春秋的霸主中,最先称霸的人是
A.秦穆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
( )2、在齐桓公争霸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商鞅 B.孙膑 C.管仲 D.孙武
( )3、晋文公确定霸主地位的标志是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春秋时期的霸主的是
A.秦孝公 B.齐桓公 C.宋襄公 D.晋文公
( )5、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①政治上,改革内政 ②经济上,发展生产 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 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 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 )6、“退避三舍”这一典故来自于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 )7、立志雪耻,卧薪尝胆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A.伍子胥 B.勾践 C.孙武 D.夫差
( )8、战国初期,瓜分晋国的三个国家是
A.齐、楚、燕 B.楚、韩、赵
C.齐、楚、秦 D.韩、赵、魏
( )9、“纸上谈兵”的故事来自于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0、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阅读材料回答: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