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思想联系起来,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
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学习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1、看课本P49-50,说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思想:
文化:
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合作探究: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① 你喜欢孔子的哪句名言,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②“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说说你感兴趣的主张或观点。
(三)总结本课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巩固训练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曾子
2.下列关于老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姓李名耳 B.道教创始人 C.他的思想反映在《道德经》中D.春秋楚国人
3.“知已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
A.朝非子 B.墨子 C.孙膑 D.孙武
4. 你认为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如果在现代最有希望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
5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庄子
6. 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担当《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7. 鄙视权贵,批判和嘲笑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不合理现象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8.提出“制命而用之”观点的是战国时期的( )
A.孙武 B.孟子 C.韩非子 D.孙膑
9.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当堂反思】:
本节收获:
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