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学案
【学习目标】
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重点)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难点)
【自主学习】
一、秦王扫六合
1.战国晚期, 成为大势所趋,秦王嬴政先后吞并六国,完成统一,于公元前 年建立秦朝,定都 。21cnjy.com
2.秦的统一,结束了 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 的局面。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国家。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目的: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 ,建立了一整套 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www.21-cn-jy.com
2.表现:
(1)秦王嬴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 、太尉和 ,合称“ ”。
(2)在地方,推行 制。
(3)中央和郡县的主要官员都由 任免,并绝对 皇帝的命令。
3.影响:这样,皇帝就把从 到 的权利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秦朝的这套制度对 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书同文、车同轨
1.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各不相同。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 、货币、 ,还修筑驰道,统一车轨。2·1·c·n·j·y
2.这些措施促进了各地区 、 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 。
四、焚书坑儒
1.为了加强 控制,秦始皇实行了“ ”,给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www-2-1-cnjy-com
五、修筑万里长城
1.为解除 的威胁,秦派大将 率大军出击,收复被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
2.为防止北方匈奴的入侵,秦始皇下令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 多华里的 。 21*cnjy*com
3.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是当时世界上 的国家之一。【来源:21cnj*y.co*m】
【能力突破】
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例1.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 他姓(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秦 B.夏 C.宋 D.唐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秦统一全国的掌握和了解。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因此正确答案为A。
【深化拓展】
为什么秦能灭六国?
例2.“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这段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历史情况?( )
A.秦以前 B.秦朝 C.西汉 D. 东汉21·cn·jy·com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巩固统一的措施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了解和掌握。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差别很大,影响到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因此正确答案为A。
【随堂演练】
1. 李白曾有诗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反映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
A.长平之战 B. 楚汉之争 C. 陈胜吴广起义 D. 秦统一全国
2.小明同学想上网了解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情况,他应搜索的关键词是 ( ) 2-1-c-n-j-y
A.夏朝 B.战国时期 C.周朝 D.秦朝
3.战国秦汉时期修筑的长城,当时主要是为了抵御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 ( )
A.匈奴 B.蒙古人 C.满族 D.犬戎
4. 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开始于 ( )
A. 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 公元220年 D.公元221年
5. 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你认为这里的“制”指的是 ( )
A. 世袭制 B. 行省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郭沫若所说的是什么事件?
②这件事是秦始皇接受了谁的建议?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些书不烧?
③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件事?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参考答案
【能力突破】
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⑴文字 小篆 隶书
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规定小篆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日常文书来往通用的是隶书。
影响:文字的统一,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状况,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后世各种汉字字体都能溯源于秦。
⑵货币 圆形方孔钱
圆形方孔钱与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我国历史都依照秦钱的样式铸行,它通用了两千多年。
影响:货币统一,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货币,解决了拾、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
⑶度量衡 影响: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
⑷车道――驰道,意为奔驰车马之道。直道意谓路线直、距离近、行驰快的道路。
影响:解决了交通不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5)“焚书坑儒”
(6)修建万里长城
【深化拓展】
⑴客观条件——人民渴望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国七雄”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不断进行战争,使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给人民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灾难;封建割据严重阻碍各地区间的经济交往。因此,人民渴望统一,结束分裂割据。“战国七雄”中谁能承担“统一”的历史重任呢?
⑵主观条件——“战国七雄”秦国实力最强。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它是各诸侯国“变法”中比较彻底的,变法后秦国的旧制度废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都得到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因此,灭六国实现统一的重任就落在秦国的肩上了。
⑶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21教育网
【随堂演练】
1.D2.D3.A4.B 5.C
6.(1)焚书坑儒
(2)李斯 控制人们的思想 秦国的史书、医药、占卜和种植方面的书籍
(3)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